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醉風(fēng)樓筆記(12)—乘涼舊事

  • 醉風(fēng)樓筆記連載
  • 醉風(fēng)樓主人
  • 1331字
  • 2019-09-19 14:09:15

從七月中旬入伏就進(jìn)入了傳統(tǒng)的三伏天,大江南北開始了“燒烤模式”。江南大地旭日高照、碧空萬里,加上河流湖泊眾多,更是濕熱難耐,一座座城市像個巨大的蒸籠,渾身汗水淋漓,居民是苦不堪言,偶有跑暴,也是解不了多大的涼。遂早早的避暑,涼蝦、西瓜是必不可少的,空調(diào)從早到晚不停歇,非有緊急事務(wù)才會出外辦事,否則可以呆一整天。余女兒整個暑假就呆在空調(diào)房里,也不出門,不是玩玩平板,就是看看電視、做做游戲,感慨正值太平盛世,卻不由得懷念起小時候乘涼度夏的經(jīng)歷。

在人們的記憶中,江南是個草長鶯飛、如詩如畫的地方,那里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小橋流水、煙柳畫廊、紫燕低飛、蜂蝶狂舞,風(fēng)景更是美不勝收。其實那是江南最美的春天景色,到了夏天也跟全國人民一樣,忍受高溫酷熱,而且江南水鄉(xiāng)多,濕度大,更讓人無法忍受。但困難面前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智慧是無窮的,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總結(jié)出很多好辦法出來,夜半乘涼即為其中一種。

余小時所住的地方稱為老禮堂大院,今已不存,建成小區(qū)矣。其時城鎮(zhèn)人口尚不多,和那個年代大多數(shù)的家屬院不同,老禮堂大院由歌舞團、教研室、廣電局三個家屬區(qū)共同組成,歌舞團家屬樓和平房在左,教研室大樓在右,廣電局宿舍樓在后,門口有大鐵門把守,總共有四五棟樓、十幾座平房,大概住了七八百人,在宜都算比較大型的家屬大院了。

余10歲左右時已經(jīng)是八十年代中期,空調(diào)除了縣招待所裝有幾臺外,誰也沒見過,家里解暑就靠一把電扇,聊勝于無吧。每到日落時分,暑氣蒸騰,濕熱難奈之時,辛苦了一天的人們會先到清江和長江游泳解涼,一橋下面是人山人海,江面上到處是戲水的人群。

到了月芽初上之時,院子里的男女老少就開始忙碌起來,早早占一空位,大小涼床、拖椅都搬出來洗刷,待晾干后,鋪上枕頭、床單,而小孩子們早已等不及蹦上去跳躍玩耍。正吃晚飯的也會把飯桌搬出來,擱上飯菜幾個人圍在一起喝著啤酒,說著醉話,指點江山,慷慨激昂,別是一番風(fēng)景。記得院子里有一口水井,沒有冰箱的年代,此時冰鎮(zhèn)西瓜和涼粉就會取出來眾人分享,冰爽至極。

院子里擺滿了涼床和拖椅,那時男女老少乘涼基本一個模子,男同志穿著大褲衩,打一赤膊,女同志好點兒,穿著襯衣,但也露著胳膊腿,放現(xiàn)在早就被批上天了,當(dāng)時可沒人管這個,涼快就行。三個一群五個一團聚在一起,搖著蒲扇,有聊天的,有講鬼故事的,誰家談了對象,誰家小孩考上大學(xué),真是家長里短,無所不講,更有條件好的,就搬一黑白電視機出來,擺弄著天線,大伙兒圍坐在一起,看著永遠(yuǎn)也不清晰的電視節(jié)目,而我們小孩子卻總是好動,瘋趕打鬧,捉蛐蛐、打彈珠。

吹著涼爽的風(fēng),眼望著滿天的星辰,聽著蛐蛐和青蛙的鳴叫,很容易人就靜下來進(jìn)入夢鄉(xiāng),院子一片寂靜,偶爾傳來陣陣輕微的鼾聲。待到午夜氣溫降下來感覺到冷意時,人們又趕緊喚醒小孩子,收拾好床椅,進(jìn)屋睡覺,院子又空曠如先。

到了90年代后,隨著許多企業(yè)破產(chǎn)、行政單位搬遷新址,加上房屋私有化的推進(jìn),很多家屬大院開始拆除建新小區(qū),住進(jìn)高樓大廈的人們少了一份親熱,人際關(guān)系變得愈加冷漠,出來乘涼的遂越來越少。空調(diào)逐漸進(jìn)入千家萬戶,涼床、拖椅作為家庭必需品淡出視線,夜半乘涼也成為一道歷史,只留存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不過每到天熱的時候仍會時常想起,撥動人們心中的那根心弦,去懷念那個時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桃园县| 电白县| 察隅县| 北流市| 繁峙县| 舟曲县| 海丰县| 沈丘县| 伊宁县| 凤庆县| 来安县| 旺苍县| 广水市| 杨浦区| 年辖:市辖区| 中山市| 彭泽县| 宕昌县| 鄂托克旗| 福贡县| 梁平县| 山阳县| 武功县| 重庆市| 襄垣县| 横山县| 全州县| 浦东新区| 迭部县| 遵义市| 育儿| 高雄市| 泾川县| 奉新县| 广东省| 永春县| 蚌埠市| 阿尔山市| 林口县|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