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嶄露頭角3
- 明月照笙歌
- 汪汪汪
- 1205字
- 2019-09-16 17:40:07
元宵節過后,全國出現返城潮,外出務工的和在外求學的基本都是那幾天離家。
余笙家住農村,需要先坐車到縣城,再從縣城坐車到市里,然后才有到云城的車。
交通高峰期,一票難求。
好在余笙是學生,可以走專門的學生窗口。
在縣城轉車的時候,余笙碰見了猴子。
余笙:“你也今天走啊。”
猴子:“對啊,基本上大家都是這幾天吧。”
縣城里有直接到京都的火車,相比余笙,猴子就省了倒車的麻煩。
猴子看看余笙提的大皮箱,開玩笑問:“里面裝的什么呀,你們女孩子走哪里就是累贅,行李多的要命。”
余笙反擊他,“我們生活精致不可以嗎?都像你們這樣的,還怎么拉動內需啊。”
猴子悲天憫人道:“哎,余笙,你好可憐啊,你說你干嘛一個人跑云城去上學啊,想當初要是跟我一樣去京都不就好了,一路上我們保你無憂。”
余笙:“你們?”
猴子:“那不是還有昭巖呢嘛!”
余笙想了想,才裝作不經意的問:“你們倆怎么沒有約一起走啊?”
猴子:“他說那邊有點兒事,得提前過去,初六就走了。”
余笙:“什么?初六?”
猴子:“對啊,初六,他現在跟我們不一樣了,人一旦踏入社會就有了很多的身不由己了。”
余笙:“……”
在余笙的記憶中,村里的外出務工人員,一般都是過完元宵節才走,特別是他們這種干建筑的。
這王昭巖果然跟一般人不一樣啊。
可憐她還在家里抱著他會去找她的幻想。
其實王昭巖提前去京都跟地產商那邊簽合同接活去了。雖然工地沒有開工,但是正規房產公司都已經開始上班了。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王昭巖就是那樣的人,決定干一件事,必然會盡全力將之做好。
接到活后,他又去了專門的勞務市場招工。
王昭巖打聽到,京都城東有個勞務市場,不是那種高級的人才招聘市場,主要是那種從老家出來做零工的,也有好多會干一些技術活。比如建筑方面的架子工,鋼筋工以及砌墻的泥瓦工等。
雖然,年前返鄉前,王昭巖已經跟之前的隊友都說過,今年會繼續在這里干,但是,他們到底能來多少人,他心里并沒有十分的把握。
未雨綢繆,總不會錯。
這是他開始的第一年,即將開工的項目也是他的第一單生意,意義重大,不能有任何差錯。
雖然很多地產商愿意給他機會,說到底還是他們對李國柱的信任,相信他帶領的那個建筑隊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而對于,王昭巖這個人,大家還是陌生的。
正所謂信任不是憑空而來的,對不熟悉的人,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信任。
所以,開年第一個項目,做的好了,可以立牌子樹口碑,這對以后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剛過完年,勞務市場上找活的人并不是很多,王昭巖也沒指望一去了就能招到多少人,他只是先去打探一下市場,熟悉招人的流程和訣竅。
正月二十左右,之前在工地上干活的鄉鄰基本上都已經去了,只有少部分沒去。
可能是覺得王昭巖太年輕,有些信不過;也可能是,人家找到了更好的去處。
對于一去了就有活干,大家都很意外,他們知道是王昭巖攬的活,心里佩服他年紀輕輕做事卻靠譜之外,也打消了心里僅有的那點疑慮。
這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但是,有一點兒,還是需要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