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地不仁
- 心之密林
- 松餅紅茶
- 1292字
- 2019-10-01 14:58:18
但對亮亮還是擺出一副正經的面孔,說:“亮亮知道牛頓的名言啊,好厲害!其實亮亮做個能照顧好自己和家庭的快樂的普通人就好啦,萬一成為巨人,媽媽也會比較高興的。現階段,你還是小學生,還被很多人當成孩子,如果說希望,就是媽媽現在不希望你做單純‘聽話’的孩子,要努力做‘懂事’和逐漸‘懂世’的孩子,分析理解大人給與的意見或獨立思考怎么恰當處理事務,了解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當然,媽媽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要成為你自己’,雖然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成長自己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別著急,慢慢來。不為任何人,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的人生承擔各種相關責任,個人的、家庭的、事業工作的、社會和國家各種責任,成熟理智地管理規劃人生發展方向,把個人的人生意愿和意志與外界客觀現實環境的關系協調處理好,度過充實有意義的一生。不被外界的陰暗負面所影響,但是對待外界需要報以真誠的尊重和禮貌,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和自己重要的人。”
“媽媽,為什么我們要學英語啊?為什么外國人不學中文啊?”
“英國經歷漫長的戰爭動蕩和艱難波折發展起來,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和工業革命的進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海上戰斗力特強很能打,全球范圍搶了好多地盤做殖民地,稱霸世界三百余年,與此同時自然要持續進行強勢文化輸出。那時候沒有手機翻譯軟件,我猜測可能是為了方便英國人出門做生意、旅游吧,就強迫其他地區的人民學英語啦!逐漸導致現在這個樣子。咱們國家近代也是歷經列強欺凌,很多英烈抗爭犧牲換來今日和平,隨著不斷發展,現在我們國家綜合國力強大,受到我國影響和文化吸引,世界上很多人都在學習中文哦。中文深入學進去,很有意思的。”
“媽媽,有一次周末去姥姥家,跟姥爺去買菜,聽路邊有個老爺爺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問姥爺來著,他不太清楚,怎么回事啊?”
“其實媽媽也不十分懂。這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概就是老子認為天地自然對生活其間的萬物、圣人對待普通老百姓都是一視同仁,沒有區別出喜歡的或者厭惡的,順其自然發展,袖手旁觀任期自生自滅。直白一些就是,自然界有猛獸,人類社會有壞人,但是他們還是照常能呼吸氧氣,沒因為是猛獸或惡人就把氧氣給他們斷供。我覺得圣人不仁,是因為過去圣人數量稀少,科技落后文化傳播嚴重受限,百姓太多,思想封建,說了可能很多人也聽不懂、理解不了,萬一教化百姓碰到性格執拗的,還有可能發生點肢體沖突,磕磕碰碰,威脅人生安全,圣人管不過來也管不了啊,干脆就不管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地球上能理解的人也是少數,這其中自然——不包括我啦。
再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人也不是造物主,所說也是自身的感悟。可能造物主看一切都是好的呢。自然界‘優勝劣汰’警醒人們要奮進發展不懈怠,‘弱肉強食’是告誡人類不要像動物這樣,要具有道德良知,彼此尊重、互助。‘生物多樣性’是提醒人類社會對人類每一個個體應該在合理尺度范圍內給予包容,接受個體間的差異化,讓社會豐富精彩,充滿多元性。
另外,人應該尊重動物植物,一切生靈,別因為虛榮貪婪,肆無忌憚地掠奪殺戮,把它們作為生活的裝飾。除了滿足基本生存所需,別只是為了滿足獵奇之心和口腹之欲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