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敲門聲傳來,“高工程師呼叫助理,急需支援!”亮亮邊敲門邊說,瞬間把陳曉琪從層層疊疊的回憶中帶回現實當下,時間是否可以穿越不得而知,但是記憶的時空是可以穿越的,可就算穿越了也只是一個看客,修改不了什么。
陳曉琪心情已經平復,打開門,心知肚明,亮亮日事日畢,學業完成,準備進入游戲時間,回答道:“高大工程師又開始做項目了?陳助理立刻上崗,聽從調遣!”
男孩子大多對機械玩具情有獨鐘,亮亮自然也很喜歡,貴一些的自然是奶奶贊助,如果學習、生活自理方面積極進取、表現良好,會定期給他撥款采購。亮亮早熟懂事,每次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家都積極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很會說話,特別討人喜愛。陳曉琪不難想象,公婆在事業發展期一定繁忙,對高遠照顧不會太周全,所以對亮亮格外疼愛,她能感受得到。但是好在都是明事理的人,再愛也是深藏于心,有所克制,正確引導,不盲目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只是理性地給與其合理所需,要想獲得超出合理范圍的那部分,還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譬如干點家務、進一步提高成績、讀完一些課外書或看看經典電影并談談體會、所說近階段生活各種感悟什么的。
說真的,陳曉琪一開始對機械這類東西毫無興趣,但是,無論如何把孩子生下來就要承擔責任,陪伴很重要,而且孩子需要的愛是多方面的,不太成熟的時候,需要精神思想層面的指引,一點點指導如何經營人生,心理情感上予以關懷鼓勵,關注照顧身體健康,提供物質基礎層面的安全感,指導日常生活事務的自理和規劃、以及處理社會關系和對待外界環境對自身的影響等等……等等……長大了可能還要根據家長自身能力范圍,在成家立業、教養后代各個方面給點各個方面的支持……就是嘔心瀝血地陪伴引導孩子不斷健康成長,逐漸心智成熟、人格健全、獨立自主,構建積極正向的“三觀”……成熟和進步沒有盡頭,人在有生之年可以朝著正確方向不斷前行。
等到孩子高度成熟,獨立自主,能力超越了家長,你所能給的應該就只有純粹的恰到好處的情感,在情感上親子之間彼此給與愛的能量和勇氣。陳曉琪對孩子的種種付出自然是不圖回報,如果孩子日后給與她物質、精神、情感的回報自然更好。
此外,內在精神教導和指引是理智的愛,給予物質支持是現實的愛,日常照料、鼓勵關心是感性的愛,理智的愛、現實的愛、感性的愛至少都要能給到孩子基礎分——60分,也沒有國際或國家具體行業標準,只能家長們自行把握。家長孩子也最好都調整好各方面心理閾值,清楚彼此基礎能力邊界和努力可提升程度以及極限,誰也別過分為難誰,60分萬歲,再接再厲,及格線之上還有無限廣闊的空間可以進行潛力發揮。理智、現實、感性這三種愛不能相互代替和抵消,缺憾就是缺憾。根據“三角形穩定性”原理,這些愛不僅要純粹還要平衡好,一方面的缺憾都會導致孩子成長的不健全。
養育、養育,“養”不好養,“育”更難育。實在太難啦,孩子面前還要以身作則,也沒什么機會“偷得浮生半日閑”放松偷懶,好累!
陳曉琪也告訴亮亮,“平時不可以偷懶懈怠,要想放松,就自己獨處的時候好好放松,但是——也要‘慎獨’!”
亮亮就問:“什么是‘慎獨’?”
“簡單來說,就是控制內心和思想,不要亂想不好的東西。”
“想想小愛麗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