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 主要結論及政策建議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演變的進程,金融化是伴隨市場經濟發展和金融深化的必然趨勢,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本文基于金融內生的視角,構建最優金融化形成與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并對最優金融化的動態特征、偏離穩態及恢復機制進行分析,為金融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提供理論依據。進一步通過構建一個綜合性的金融化指數,并運用馬爾科夫區制轉移模型和門限回歸模型分別識別和分析不同經濟波動階段,以及在不同金融化水平下,金融化對經濟增長影響的非線性特征,結果表明以下方面。(1)金融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區制轉移”特征。當經濟增長處于高波動區制時,金融化與經濟增長之間正相關,但正向關系并不是很顯著;當經濟增長處于低波動區制時,金融化與經濟增長之間顯著負相關。(2)金融化對經濟增長存在明顯的“雙門限”效應,即過高或者過低的金融化水平都會抑制經濟增長,而只有當金融化處于合理區間時,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這兩種非線性模型都能較好地解釋近年來我國資金“脫實入虛”的現象。

本文的分析結論提供以下三方面的啟示:一是,我國政府和貨幣當局應該及時并密切監測經濟增長形勢的波動情況,以及反映金融形勢和波動情況的綜合性指數,而不是局限于盯著貨幣、信貸等單一金融指標的變化上,并前瞻性地運用各種經濟和金融手段進行適度干預,在確保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前提下,避免過度金融化對宏觀經濟增長和金融體系造成破壞性的沖擊影響,從而為我國“新常態”時期,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金融體制改革提供良好適宜的金融環境;二是,現階段我國政府宏觀政策制定應平衡好金融化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既要確保經濟增長波動在適宜區間內,又能將金融風險維持在可控的范圍內,實現金融穩定和經濟穩定的有機統籌,將原有的“通貨膨脹目標制”擴展為實現金融和經濟共同穩定的“雙穩定目標制”;三是,要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實現金融制度與金融市場需求和金融服務提供的協調和匹配,從而促進金融業穩步發展和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舒城县| 庆安县| 介休市| 乐山市| 右玉县| 遵化市| 商河县| 茶陵县| 五莲县| 专栏| 白沙| 汉源县| 德格县| 隆化县| 邵东县| 西藏| 云浮市| 福清市| 富平县| 沭阳县| 双峰县| 康保县| 上高县| 哈密市| 五常市| 新沂市| 凤凰县| 济阳县| 大足县| 资中县| 仁寿县| 海兴县| 视频| 阳山县| 高雄县| 江山市| 沁水县| 夏邑县| 望奎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