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民生改善視域下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的質量困境與出路[1]

滿忠坤

【摘要】進入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各項辦學條件有了質的改善,基礎教育發展質量獲得大幅提升。但是,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民生境況,依舊是制約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質量全面持續提升的社會歷史文化根源,人民群眾對“上好學”的優質教育訴求依然強烈。教育發展與民生改善具有內在的依存關系,體現為教育民生功能的發揮和民生水平對教育發展的制約兩個方面。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質量的提升,應充分關注少數民族群眾基于改善民生的教育訴求,正確處理教育發展與民生改善之間的現實矛盾,實現教育發展與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贏。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 基礎教育 精準扶貧 民生改善

【作者簡介】滿忠坤,教育學博士,聊城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和農村教育。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學校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主要形態,已成為個體社會化和人類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和手段,無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對象。基礎教育是實現個體終身發展的基石,“少有所學”因此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標和實現途徑,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民生熱點和焦點問題。具體到民族地區,伴隨各項幫扶、傾斜性政策的大力推行,無論是教育經費不足、辦學條件落后,還是城鄉、區域、校際差距,均有大幅改善。但是,基礎教育發展質量的提升,依然是制約民族地區民生全面持續改善的重要方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尼玛县| 会同县| 新闻| 开平市| 兴义市| 即墨市| 牙克石市| 云南省| 屏东市| 林周县| 吴堡县| 讷河市| 余姚市| 射洪县| 江山市| 盐城市| 永嘉县| 富川| 宜良县| 牟定县| 双鸭山市| 桓仁| 柞水县| 耒阳市| 青铜峡市| 乌拉特前旗| 星座| 邹城市| 福泉市| 安龙县| 浦北县| 隆昌县| 新密市| 湘潭市| 团风县| 灵武市| 百色市| 廊坊市| 吉木乃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