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 推動科技服務業蓬勃發展,成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力量

2018年1~6月,科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640.5億元,同比增長7.8%,高于GDP增速1個百分點,高于第三產業0.6個百分點,占GDP比例達11.7%,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科技服務業增加值在第三產業中排名第2位,僅次于金融業。2018年1~5月,北京市科技服務業3269家法人單位實現收入2583億元,同比增長13.2%,利潤為106.4億元,同比增長37%,從業人員平均收入58萬。2018年1~6月,全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31490項,同比增長8.2%,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為2063.1億元,同比增長了25.2%。

2017年12月,隨著《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的通知》的頒布,發展科技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高精尖產業成為北京市科技服務業的重點工作。市科委深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主動爭取更多國家層面的改革開放措施在京先行先試,不斷拓展科技服務業開放的深度和廣度。放寬科技服務細分領域的外資準入,完善總部經濟政策,吸引跨國企業在京設立研發總部。打造國際化技術轉移樞紐,推進創新要素與成果的聚集。爭取公安部支持,出臺支持北京創新發展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將15000余家科技服務企業和高技術企業納入試點范圍,研究制定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為科技服務業等領域創新人才在京發展清障。聯合市統計局共同開展科技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研究,建立統計制度,實現科技服務業進展數據按月度監測,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態。注重發揮社會組織在整合行業資源、促進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發展中的作用,發起成立首都科技服務業協會,積極發揮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推動作用。設立科技服務業促進科技專項,每年安排資金近6000萬元,采取后補貼方式支持科技服務業領域項目。

二 注重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促其成為創新創業主力軍

截至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注冊科技型企業累計超過53萬家。近年來北京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態勢迅猛,數量由2008年的2634家增至2017年的20163家,增長了6.6倍,年均增長率達到25.37%。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與廣東(含深圳)、江蘇位于全國第一梯隊,三地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占全國的五成以上。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25168.2億元,銷售收入24487.3億元,利潤2809.3億元,實現利潤率11.5%。企業人均銷售收入為119.7萬元,人均創造利潤為13.77萬元。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為204.5萬人,占全市企業就業人數的18%左右;新增就業人員為40.6萬人,同比增長39.04%;科技人員總數為83.2萬人,占高新技術企業職工總數比例達到40.6%。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納稅總額為1211.8億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34%左右;其中部分企業因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額達到217.4億元;2016年度,全市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減免94億元。

三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成果供給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市科委和相關市級部門一起,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統籌協調與服務平臺”建設,加強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成果供給。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科技成果轉化關鍵環節短板,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成果轉化工作體系,強化技術、資本、人才、服務等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激發全社會創新主體活力。堅持改革突破,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按照“抓兩頭,打通道,匯聚四方力量”的思路,抓高校院所源頭項目,抓相關區落地承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搭建成果對接服務平臺,匯聚各相關市級部門、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相關區、各市場主體的力量,構建“5433”工作格局,形成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強大推動力,協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四 創新創業服務全面升級,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目前,全市包括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在內的各類雙創服務機構近400家。其中,經國家或北京市認定、備案的眾創空間28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有70家,大學科技園有29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有5家,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有20家。2017年19家眾創空間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較2016年翻兩番;2017年雙創機構服務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共計7.47萬家,比2016年翻了一番;雙創服務機構累計畢業企業3.4萬家,累計吸納社會就業61萬人,服務的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累計擁有知識產權7.61萬項,同比增長53%。

北京市引導大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開放資源,促進眾創空間專業化發展。通過科技服務業科技創新創業專業開放平臺子專項來支持建設科技創新創業專業開放平臺。支持眾創空間自主探索、自我管理、自律發展,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2017年,全市超過1/4的雙創服務機構注重搭建專業技術平臺,圍繞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的需求,在研發眾包、大數據、檢驗檢測、工程技術實驗室等方面搭建了77個專業服務平臺。依托眾創空間聯盟,開展第五批北京市眾創空間備案,截至2018年底,共備案北京市眾創空間282家。啟動科技服務業創新創業機構建設促進子專項,支持北京市經認定和備案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發展。組織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地區賽暨北京銀行杯中國·北京創新創業大賽季(2018)。

與市財政局聯合推出首都科技創新券。2018年上半年,創新券合作實驗室增加到650家,推薦機構增加到84家,申請主體達到592家小微企業和23個創業團隊,申請4694萬元的創新券。加強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持(明確享受“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的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群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共同發布《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市科委積極落實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組織開展2018年度北京市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及檢查申報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康乐县| 明水县| 栖霞市| 福安市| 营口市| 马边| 东安县| 城口县| 高碑店市| 金山区| 偃师市| 永修县| 南部县| 桂阳县| 屏南县| 高阳县| 镇原县| 昭觉县| 延庆县| 黄平县| 富裕县| 齐河县| 巴中市| 同仁县| 临猗县| 双辽市| 皋兰县| 常熟市| 沁阳市| 闽清县| 津南区| 个旧市| 平湖市| 贵港市| 佛冈县| 台山市| 新晃| 淮阳县| 北辰区|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