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自由經濟體制下經濟法發展之概觀

自由經濟體制上經濟法發展之考察,乃統制經濟發展前期之企業法的考察。此種考察雖為自由經濟法與自主的統制經濟法之概觀,但此等經濟法,即于今日,亦仍具有規制力。蓋日本統制經濟法乃漸進發展的,乃與前期之經濟法混同施行的,故對此等統制經濟法即前期之經濟法,加以概觀,并非無益。茲撮其大要,敘述其發展過程如次。

自由經濟法之發展過程:欲考察自由經濟法之發展過程,即將分別考察企業法之基本法的商法典與補整自由經濟之特殊事業法乃至特殊公司法。

第一,就經濟基本法之商法典并其附屬法觀之:封建經濟時企業法之前史的考察,乃日本“產”或“組”之發展的考察,茲姑從略,如自商法典之制定過程觀之,則自明治23年4月27日所公布之舊商典始。但該法之施行,經數度之延期,幾未見其實施之成績,是不得不讓之于明治32年3月9日所公布之新商法典。該法乃與商法施行法于該年6月16日起同時實施者。

其后,該法于明治44年,首次修正。大加整理,昭和4年以降,更有商法修正之議,遂于昭和13年4月5日,以法72號商法修正法律,增補修正,并同時制定該法施行法以及有限公司法等,而修正之商法典亦自昭和15年1月1日起施行。

商法典乃經濟法之基本法,經此發展過程,以至今日,始成為一般企業法之基準,是可謂為自由經濟初期之立法。除此種基本法外,尚有票據法(昭和7年法20號)支票法(昭和8年法57號)等,俱以單行法而施行。

第二,再就以補整自由經濟所制定之事業法及特殊公司法觀之:事業法及特殊公司法本早已制定,其主要者,有下列數種。

(一)關于產業之法令

(1)電氣事業法(明治44年3月30日法55號,經昭和6年法61號,同13年法77號,同14年法68號,同16年法35號加以修正)。

(2)煤氣事業法(大正2年4月9日法46號,昭和6年法2號加以修正)。

(3)礦業法(明治6年3月8日法45號,經明治40年法41號,同43年法10號,同44年法9號,大正13年法22號,昭和2年法360號,同6年法65號,同9年法37號,同年法24號,同14年法23號,同15年法31號、102號加以修正)。

(4)漁業法(明治43年4月21日法58號,經昭和8年法33號,同13年法13號,同15年法59號加以修正)。

(5)地方鐵道法(大正8年4月10日法52號,經大正10年法38號,昭和4年法62號,同14年法19號加以修正)。

(6)軌道法(大正10年4月14日法76號,經昭和4年法61號,同14年法20號加以修正)。

(7)運河法(大正2年4月9日法16號,同4年法3號加以修正)。

(8)關于南滿洲鐵道股份公司之法令(明治39年6月8日敕142號,經昭和15年敕416號及其他14次之修正)。

(9)關于在外國敷設鐵路之帝國公司的法令(明治33年9月15日敕366號,經同41年敕304號,大正9年敕156號加以修正)。

(10)蠶絲業法(明治44年3月29日法47號,經大正6年法16號,昭和4年法18號,同6年法25號,同9年法25號,同2年法2號加以修正)。

(11)制絲業法(昭和7年9月7日法29號,經昭和8年法31號,同11年法2號加以修正)。

(12)東洋拓殖股份公司法(明治41年8月27日法63號,經昭和14年法68號及其他五次之修正)。

(13)其他。

(二)關于金融之法令

(1)日本銀行條例(明治15年6月27日太政官布告32號)至七九議會對日本銀行法(昭和17年2月24日法67號)加以修正。

(2)橫濱正金銀行條例(明治20年7月7日敕29號,經明治22年敕10號,昭和3年法65號加以修正)。

(3)日本勸業銀行法(明治29年4月20日法82號,經昭和16年法39號及其他25次之修正于七九議會更加修正)。

(4)農工銀行法(明治29年4月20日法83號,經昭和16年法40號及其他26次之修正于七九議會更加修正)。

(5)北海道拓殖銀行法(明治32年3月22日法76號,經昭和16年法41號及其他22次之修正,七九議會更加修正)。

(6)日本興業銀行法(明治33年3月23日法70號,經昭和14年法68號及其他11次之修正)。

(7)臺灣銀行法(明治30年4月1日法38號,經昭和16年法17號及其他10次之修正)。

(8)朝鮮銀行法(明治44年3月29日法48號,經昭和16年法16號及其他5次之修正)。

(9)銀行法(昭和2年3月30日法21號,昭和14年68號加以修正)。

(10)儲蓄銀行法(大正10年4月14日法74號,經昭和2年法24號,同6年41號,同11年44號,同15年33號加以修正)。

(三)關于信托之法令

(1)信托法(大正11年4月21日法62號)。

(2)信托業法(大正2年4月20日法65號,昭和4年法67號加以修正)。

(3)擔保附公司債信托法(明治38年3月13日法52號,經昭和14年法68號及其他七次之修正)。

(四)關于銀會營業之法令

銀會業法(大正4年6月21日法24號,經昭和6年法42號,昭和13年法27號,同14年法68號,同16年法80號加以修正)。

(五)關于保險業之法令

保險業法(昭和33年3月22日法69號,昭和14年法41號加以修正)。

(六)關于交易所及有價證券分賦販賣之法令

(1)交易所法(明治26年3月4日法5號,經昭和15年法59號及其他6次之修正)。

(2)交易所令(大正11年7月31日敕353號,經昭和12年敕202號及其他6次之修正)。

(3)有價證券分賦販賣業法(大正7年4月1日法29號)。

(七)關于通訊業之法令

日本無線電信股份公司法(大正14年3月30日法30號)。

(八)其他

此等事業法及特殊公司法,是在對日經濟盡其補整之責任,此等法規多類似于今日各種特殊公司法規。但其對于全體經濟體制之機能,兩者未必盡同。惟就補整自由經濟之點言之,今日之特殊公司法,亦具有此意義,但今日之經濟基礎乃統制經濟,故其在強化與回避的機能方面,自較強大。

自主的統制經濟法之發展過程:自主的統制經濟法,多為維持價格具有加泰爾色彩之立法,農業生產,在日本因具有特殊之形態與內容,故其于農生產部門之經濟立法,雖無特殊的存在,然為維持米價及蠶絲價格之加泰爾的立法,則已占主要的地位。此時期之經濟法,不問何種,已成為對于世界恐慌及物價下落之處置策,或為對于恐慌之應急的處置法,而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此等經濟法之發展觀之,則有下列各種經濟法。

第一次大戰時,視為戰時立法之“戰時船舶管理令”(大正6年9月6日敕171號)、“對敵交易管理令”(大正6年4月23日敕41號)、“軍需工業動員法”(大正7年4月16日法6號)、“軍用汽車補助法”(大正7年3月23日法15號)等,均為特殊要求而制成之立法,且軍需工業動員法,于中日事變當初即已加修正而發動,但此等立法,□以后經濟法之特性,并未付以規制力,大正4年“關于米價調節之法令”(同年1月24日敕2號)、大正6年“對于以暴利為目的之買賣的取締令”(同年9月1日農商令8號),此暴利取締令,于中日事變初,已加修正,名為暴利行為等取締規則,其后經數次之修正,始成為今日統制法之一部,其修正時期為昭和12年商令10號,同14年農商令1號(昭和15年令1號,同16年令11號),大正10年之米谷法雖以米價之對策而出現,然其后亦無非在發揮一種加泰爾價格的機能。大正12年之關東震火災之臨時措置立法亦只為基于特殊事情之處置法。至關于輸出振興方策,亦制定有“輸出組合法”(大正14年3月28日法27號)及“重要運輸出品工業組合法”(同年3月28日法28號)。

昭和2年(1927)開始之世界恐慌,因在日本已深刻的實現,于是以金融之恐慌,大正13年(1923)后之產業合理化運動的景氣回復,遂生破綻,其應急對策之金融處置法,即為日銀行特別融通及損失補償法(昭和2年5月9日法55號)“與對于臺灣金融機關之資金融通法”(同年5月9日法5大號),以及其他應急對策。此種世界恐慌的救濟策,遂成為其后經濟體制動搖之根本原因。

此恐慌的救濟對策,即一方面由加泰爾之助成方策,采取價格維持方策,農村匡救方策,貿易振興方策以及事業獎勵方策,另一方面則實行產業動員之企畫,自此以后,日本經濟法,遂不只自單純的景氣對策之基準而行矣。再則以美國之金輸出禁止,各國封鎖經濟出現,以及昭和6年滿洲事變之勃發,國際聯盟崩潰等過程,國際政治,日益緊迫,國防經濟之整備,亦日益必要。故于一方面,固必須有基于生產過剩之恐慌對策,而在另一方面又必須有國防經濟整備之方案,即必以通貨膨脹之促進內容,而包藏有政治優于經濟之趨勢。生產過剩之對策與國防經濟整備之方策,于此時期,均以游散生產力之動員而出現。同時以外匯水準之跌落,又必采輸出促進方策。于此,國家企畫之完全的統制經濟體制既尚未敢行,自不得不就自由經濟體制上請求各種方策。故當時財政部長高橋氏之此種對策,一時似覺成功,而能增進輸出,使景氣向上者。此種狀態直續至昭和11年。此時期之經濟立法,有下列五主要點:

(一)關于加泰爾助成法者,經昭和3年之經濟審議會以及昭和5年之臨時產業合理局的設置,以昭和6年制定之“關于重要產業之統制的法令”(3月31日法40號,昭和11年法25號修正,10年間之時限法)為主,其他關于中小商工業者之加泰爾法有三:一為“工業組合法”(大正14年3月30日法6號,經昭和6年法62號,同年法20號,同12年法75號,同14年法65號,同15年法59號加以修正),乃重要輸出品工業組合法之修正,二為“商業組合法”(昭和7年9月6日法25號,經昭和13年法37號,同14年法68號,同15年法97號加以修正),三為“貿易組合法”(昭和12年8月14日法74號)乃輸出組合法之修正。至昭和8年之“米谷統制法”(同年3月29日法24號,至七九議會食糧管理法成立本法即行廢止)昭和9年之“石油業法”(昭和9年3月28日法27號)等,亦為一種有加泰爾法機能的法規。

(二)因恐慌已□□于農業生產部門,農業對策自不能單純。且日本農業經營部門,尤具有特殊形態。于其生產及消費之部門,有下列之特殊形態與內容。(一)于生產部門上含有土地所有形態及佃耕慣例之特性以至零些農業經營及離開自給肥料而依存于□肥與夫農村負債遽增等諸問題,(二)于消費部門上,含有米價及蠶絲價格對策問題以及其配給組織問題。至農業生產,則含有食糧自給自足之根本問題。自此時期以來,以統制經濟之進行,問題遂日益重大化,惟于此時期之對策,主在講求農村負責整理并米價蠶絲價格之對策,外則為硫酸亞母尼亞企業之助成的立法。且對于農業問題之根本的土地所有形態的更正,佃耕慣例之合理化,零佃農業經營之企業化等問題,則并未講求何等對策,同時對于農業生產之增進問題,亦并未確實講求解決之方。此等問題,因中日事變之長期化,遂致農業勞動力發生不足,食糧自給自足之問題,日益嚴重。計對于此時代之農業經營的立法,有下例數種:昭和4年之“絲價安定融資補償法”(同年3月27日法14號)、昭和7年之“不動產融資及損失補償法”(同年9月6日法24號,經昭和10年法17號,同13年法66號、同16年法77號加以修正)、“金錢債務臨時調停法”(同年9月7日法26號,昭和9年法41號加以修正)、“絲價安定融資損失善后處理法”(同年7月1日法19號)、“絲價安定融資擔保生絲買收法”(同年7月1日法18號,昭和9年法35號加以修正)、昭和8年之“米谷統制法”(同年3月29日法24號,至食糧管理法時廢止)、“農村負債整理組合法”(同年3月29日法21號,經昭和11年法21號,同13年法69號加以修正)、昭和9年之“政府所有米谷特別處理法”(同年3月29日法122號,至食糧管理法時廢止)、“原蠶種管理法”(同年3月28日法25號)、昭和11年之“米谷自治管理法”(同年5月6日法22號,至食糧管理法時廢止)、“糙米共同儲藏助成法”(同年5月26日法24號,至食糧管理法時廢止)、“產蠶處理統制法”(同年5月26日法9號)等,此等立法,乃整理農村負債并維持米蠶絲價格之立法,對于農村負債所以發生之根本原因為土地所有形態,佃耕慣例,零些農業經營等,則尚未能涉及,米蠶絲價格之對策亦只一種加泰爾價格機能之立法化而已。

(三)關于貿易對策者,當昭和6年末,犬養內閣之金輸出禁止,外匯水準低下,日本輸出貿易,遂以躍進,由避免無統制之廉賣的目的,制定“輸出水產物取締法”(昭和9年3月29日法36號)、“輸出生絲交易法”(同年4月7日法43號)、“重要輸出品取締法”(昭和11年5月28日法26號)等,更修正輸出組合法并制定“關于貿易調節及止商擁護之法律”(昭和9年4月7日法45號)。金輸出禁止后,日本資本,向海外逃避,不能投資于國內產業,乃以防止資金逃避之目的,制定“資本逃避防止法”(昭和7年6月30日法17號),更于翌年因“外國外匯管理法”(昭和8年3月29日法28號,昭和16年法83號加以修正)之公布而廢止,外匯管理法,以后又經數次之修正,曾發揮了對外資金統制之機能。

(四)關于事業獎勵策之立法,大多具有加泰爾的濃厚色彩,如昭和9年之“石油業法”(同年3月28日法26號,昭和12年法52號加以修正),昭和11年之“重要肥料業統制法”(同年5月29日法30號,昭和15年法59號加以修正)等,此外如“汽車制造專業法”(昭和11年5月29日法33號,經昭和14年法68號,同15年法58號,同16年法35號加以修正)乃屬于次階段之國防產業助成法。同時“日本制鐵股份公司法”(昭和8年4月6日法47號,經昭和14年法68號,同16年法63號加以修正)、“臺灣拓殖股份公司法”(昭和11年6月3日法43號,昭和14年法68號加以修正)、“東北興業股份公司法”(昭和11年5月27日法15號,經昭和14年法68號,同15年法80號加以修正)、“東北振興電力股份公司法”(同年5月27日法16號,昭和16年9月25日與日本發送電股份公司合并)等國策公司亦已出現。“航路統制法”(同年5月30日法35號)亦為此過渡時期之產物。

(五)此等立法之另一方面,即在強固產業動員之根基,如昭和2年之“資源局官制”(同年5月26日敕139號),“資源調查法”(同年4月11日法53號)亦已出現。

總之,此時代的經濟立法,實為進向于統制經濟之前奏,惟其中心,則仍以加泰爾立法之價格對策為主,多少均具有適應于需要過少供給過多之恐慌對策的色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台湾省| 讷河市| 循化| 肥乡县| 徐州市| 南平市| 远安县| 陕西省| 大名县| 临潭县| 岑巩县| 吉安市| 时尚| 昭通市| 金华市| 阿克| 鲜城| 进贤县| 韩城市| 保德县| 密山市| 宿迁市| 怀远县| 海伦市| 马关县| 双流县| 大理市| 乌海市| 新龙县| 攀枝花市| 大厂| 镶黄旗| 武安市| 泸定县| 临西县| 宁海县| 城步| 滕州市| 遂宁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