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早期經濟法文獻輯注與研究
- 張世明 王濟東
- 327字
- 2019-10-18 16:22:19
四 契約
法典還是采取舊的分法——口述的、筆寫的和公證的契約。我們已經知道利用在窮苦境遇的人的契約是無效的,這種手續不僅是被利用的人可告發,國家或是別的社會組織也可以的。這一條的實際上的重要在鄉間一定很大,因為□給地方蘇維埃一個武器去反對他們鄉人的資本主義的傾向。
遇著不執行契約時,依法是實行履約,不是金錢賠償,不問是動產或是不動產上的問題。天然的不可能(physical impossibility)當然是準免執行。設若因為市面上的預料不到的變動,執行起來并不是不可能,不過經濟上非常之困難,俄國法學上就創出“經濟不可能”(“economic impossibility”)的觀念,所根據的原理就是偶然的獲利和偶然的損失是與共和國的經濟意旨相反的,這樣的契約在實際上是無效的。還有一點次要的可講的,要求契約保證人的期限很短,只有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