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促富大會的籌備與主要內容

采訪者:接下來我們想談談這次促富大會的籌備和主要內容。據您了解,召開這次促富大會最早大概是什么時候提出的?這個您有印象嗎?因為12月開會,肯定要提前籌備,對吧?

洪獻耕:我這里只能憑借記憶,因為縣里那些主要領導在這個階段這些問題上面怎么做的,我也不可能了解得很詳細。我從1979年的資料上面來看,實際上在理論上思想上已經準備了一年,足足的一年,包括干部隊伍當中的準備。那么在準備當中始終在醞釀一個什么主題呢?就是怎么樣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蕭山的落地更加符合蕭山的民意,大家能夠更加直觀,更加明白。因為農村的一些干部群眾,并不是說每個人的理論性都很強。這個可能是當初縣委領導始終在考慮的一個問題。那么當我們干部,特別是把干部群眾思想和理論上落實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需要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這個口號要通俗易懂,能夠讓農民都要記得住,而且還要明白無誤。所以大家可能覺得“富起來”這樣一個口號,既是一個思想觀念解放的過程,也是廣大群眾心中的一個愿景。所以我的理解是,集體做出這樣一個決定,是一個基于這樣一個考慮,就提出來叫促富大會。而且意見比較統一,不存在開會的時候大家還會覺得我們要不要提這么個口號,要不要這么快地捷足先登呀,因為周邊地區都沒有提這個東西。

采訪者:當時在革命思想觀念主導下,“富”這個字應該是極其敏感的,甚至具有政治風險。所以我就覺得蕭山能夠直呼促富大會,而不是一般的促農會議,或者說農村工作會議。所以我覺得剛才您也提到了一點,它的出發點是什么?

洪獻耕:這個問題,剛才我也講到了。我的理解是,當初縣委領導就考慮到老百姓的接受度,明白無誤,這個最重要。不要把一些比較系統的理論化的東西,原封不動地給老百姓,而要使他們更加明白無誤,理解如何落地,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采訪者:據您了解,召開此次促富大會,當時蕭山縣委有沒有向杭州市委或浙江省委匯報?

洪獻耕:具體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從蕭山縣委一貫的行事風格來看,他們往往不是什么事情都先匯報。有時候做什么事情,都是先做起來再說。他們不太有什么事情都先匯報這個習慣。并不一定上面首肯了,我們這里才做。再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先看看對不對。所以,具體有沒有匯報我倒不太清楚。

采訪者:那么為確保此次促富大會的順利召開,當時蕭山縣委主要做了哪些籌備工作,成立了哪些相應的工作組去負責各項具體的事務?

洪獻耕:至于籌備工作方面,畢竟一個這么大的活動,工作量是比較大的。具體分工的話,第一塊就是文字秘書,主要是搞材料。包括縣委領導的講話,講話當中包括動員講話、主報告和會議的總結講話,這是一大塊。第二塊就是要有一大批的典型材料,當初就已經多種經營地發展,工業開始萌芽,要有這方面的典型。這一塊的典型材料的收集,把它變成文字,主要由秘書組去負責。第三塊主要是行政和后勤,因為是1 000多人的會議,規模比較大,包括吃喝等,事無巨細,工作量也是比較大的。第四塊就是安全保衛的問題,因為這個會議當中包含一個展銷會,是有關蕭山當年社隊企業產品和多種經營產品的一個展銷會,地點就是蕭山今天的新世紀廣場,當年我們叫體育場。展銷會有一個專門籌備組,由蕭山的農業辦公室、多種經營辦公室、經委他們負責這一塊。安全保衛主要是公安系統這一塊。會議代表的住地不是一個地方住得下,畢竟1 000多人。產品展銷所在場地,就由農業辦公室、經委他們這一塊去負責的。

采訪者:會議的時間我們知道是1979年12月25日至29日。那么您能談談這幾天會議的主要議程和具體的安排嗎?

洪獻耕:在我印象當中是這樣的。會議召開一般需要動員,有一個動員講話,講我們今天會議這個主題是什么、指導思想、參加會議的對象、會議日程,然后有主題報告。至于主題報告,我看記錄當中好像費根楠同志講的[19],一個主報告。那么再一個就是有典型發言,典型發言當中有更多的是公社和村發言。這些報告和典型發言完畢以后,會安排一段時間討論。大家怎么去領會領導的這些講話精神,怎么去消化,包括回去該怎么貫徹落實。典型發言是什么呢,就是剛才講的,前段時間下去考察之后準備好的材料,請他們的典型代表發言。我記憶當中有六個典型代表。發言以后,緊接著也會安排半天或者一天的討論,對照先進找差距,回去如何落實。

采訪者:這些討論是分組進行的?還是通過其他形式?每個公社在討論的時候,縣里會有一些領導參與嗎?

洪獻耕:以公社為單位,當年有64個公社。縣委的主要領導,會到各個組里參加討論,聽聽他們意見。會議最后是參加展銷會的活動,展銷會活動是與會代表1 000多人都到展銷現場,都去看工業產品,看多種經營產品,農林牧副漁茶果這些產品。當年我印象最深的多種經營產品中有一個叫胡瓜,就是現在的小黃瓜,像我們大拇指那么粗。

采訪者:這個胡瓜在促富大會召開以前,在蕭山有嗎?為什么這個胡瓜讓您有這么大的感觸?

洪獻耕:有的。胡瓜以前在蕭山種植量是很大的,在多種經營當中很突出。這個小黃瓜,日本人把它叫作胡瓜,主要是銷往日本,在日本銷量是非常大的。在農副產品出口中的比重也非常的大,確切比重我還沒來得及去查。剛才你問我為什么印象那么深刻,原因是這樣的。當時他們多種經營這塊做得非常好,尤其在我們蕭山區的東片,就是靠近錢塘江,在我們蕭山到紹興公路以北的這一段多種經營做得比較好。胡瓜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物。

采訪者:胡瓜的經營這一塊主要是社隊企業搞的嗎?

洪獻耕:是的,種植的話呢,當年也集體種植。也有很小一部分個體種植,然后收起來以后胡瓜交給社隊企業。社隊企業收過去干什么呢,把它收起來以后進行腌制,搞一下粗加工。在我的記憶當中,是把它們進行罐裝,裝進大大小小的塑料桶里,這樣加工成半成品銷往日本,日本再進行精加工。我們這三分一條的小黃瓜,就是小胡瓜,變成商品起碼要賣到1.3元、1.4元或者1.5元。經過日本的精加工以后,就變成了這個價。

新鮮的胡瓜,從千家萬戶收集過來的也好,或者生產隊種的也好。以生產隊為單位收起來,鎮里辦起了一個胡瓜加工廠。粗加工以后,把原料銷往日本,日本那邊進行精加工。日本精加工就是搞成小瓶裝的,這么一小瓶一小瓶的胡瓜,做下飯菜什么的,很好吃的。這樣農副產品一經加工,身價馬上翻倍,一兩分的胡瓜可以賣到1元多。

采訪者:您后來怎么了解到這個東西賣到日本后價格漲了很多?

洪獻耕:這個大家都知道的,因為它是出口貿易,大家都去看這些社隊企業農副產品。這個對大家的觸動很大,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就覺得你這個是怎么做起來的,那我是不是也能做這個?那么最后還有一個內容,就是參觀完了以后,最后會總結,總結也有個講話。我們這次會議歷時幾天?大家達成什么共識?然后會去布置我們要落實的工作。會議大體議程就是這樣的。

采訪者:您剛才提到會議的議程,作為會議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由當時的縣委副書記費根楠講話。那么這次會議,他的講話會圍繞著會議目的、意義和蕭山促富的條件展開。他的講話給您留下了哪些印象?當時的與會者的反響又如何?

洪獻耕:我覺得這個問題你提得也挺好,作為縣里的主要領導,在當初這么一個歷史條件下,大張旗鼓地談富、促富,我覺得有兩個“驚”可以去體現,第一個“驚”就是驚訝。很驚訝,非常驚訝,當初“富”就是修正主義,“富”就是資本主義。有主要領導在大會上講這個東西,所以不僅與會代表驚訝,包括我們當初縣委辦一批收集材料的人也很驚訝,大家心里也很緊張的,會不會出問題呀?第二個“驚”是非常驚喜。壓在頭上那么多年的緊箍終于被解開了,以前關于要想富起來、要想發展起來,這些話都是不敢說的,今天這個緊箍沒有了。也反映了我們近百萬人民的心愿。

與之相關的,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事情可以講一下。蕭山區志辦在編撰蕭山市志,整理口述史的過程當中,他們也邀請我去,其中有一次是去采訪蕭山當年的縣委老書記金鳴珠[20]。到他家里去訪談之前,我事先也有個訪談邀請,請他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用的資料,提前準備一下。后來我去了之后,他說他一點資料都沒有,其實他是保留了一份資料的,當年在1980年的年初,也就是我們促富大會以后,省委緊接著召開了一個工作會議,所有的縣市委書記都參加了。他在省委工作會議上有個發言,這個發言就是講促富。這一發言,在省委工作會議上引起強烈反響,他說的話,不亞于在錢塘江上丟下一塊巨大的石塊,濺起很高的浪花。他給我看了一份什么資料呢,就是省委的一個會議簡報。當初就有了一個簡報,也就是蕭山縣委書記金鳴珠的一個發言。你看我們要去訪談許多內容,他所有的資料都沒有的,而唯獨保留著省委工作會議上這個發言。這從側面反映出來,這個事情給他這個老書記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我說這個促富大會,對我也好,對我們與會者也好,既很驚訝,也很驚喜。在這以后,我們蕭山的經濟社會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出現了一個跳躍式的發展歷程。

采訪者:這次會議還下發了八個典型的發言材料,這些材料都是大膽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行抓生產,促發展和發家致富的典型事例。那么對于這八個典型事例,您還有印象嗎?

洪獻耕:我的印象當中有七個,你再看看,以資料為準。這七個典型事例呢,就是七個公社。

采訪者:對于這個您可以進一步展開的,如果說您了解得比較清楚的話,我們可以談得深入一點。

洪獻耕:這七個公社,分別是歡潭公社、黨山公社、新圍公社、浦沿公社、許賢公社、石巖公社、城北公社。那么這幾個公社當中有幾個現在已經不屬于蕭山了,如浦沿公社,現在劃給濱江區了。這七個公社會議上都有發言。這些發言當中,我印象特別深的,一個是黨山公社,黨山公社的多種經營搞得比較好,剛才講到黨山的胡瓜種得也比較多。他們種植業也特別好。

采訪者:主要種什么呢?

洪獻耕:他們種茄子、黃瓜、水果蔬菜等,所以就請他們發言。社隊企業發言的,一個是浦沿公社,一個是城北公社。萬向節廠在城北區的所在地。還有就是當年城北的棉紡企業,我記憶當中城北棉紡廠的起步比較早,而也是規模比較大的一家企業。這家企業以后可能不行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棉紡這一塊就沒落下去了。像有一兩萬人的杭二棉,后來全部轉型了。一個是多種經營的種植業、養殖業,一個是社隊企業,城北這兩塊當年經營得非常紅火的。縣里對這兩塊也很關注,稱他們為“領頭羊”“排頭兵”“先行者”。領導經常去,基本上隔三岔五會跑去看一看,看看這個情況怎么樣,有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給他們打打氣,看看政策上面需要怎么樣調整,經常溝通。

采訪者:后來在你們的政府架構里面也有多種經營辦公室,也有社隊企業局,我就想了解一下,像當時這樣的政府建制在其他的縣市有沒有?

洪獻耕:你講的這兩個機構,其他縣應該也會有,只不過是建立架構也好,機構也好,時間上有可能不像我們那么早。我們機構應運而生了以后,必須要有這一層管理機構的駕馭,不是說管他們,而是給他們解決一些服務的問題,給他們一些政策上面的支持等。鄉鎮企業幾乎各個縣都有,多辦也應該有,可能我們比較早而已。

采訪者:除了這幾個典型之外,您還有其他的例子嗎?

洪獻耕:這些典型應該是引起了很大反響,大家看到了這些先進榜樣的力量,與會代表都積極參與討論,大家情緒很高昂。心想:他們居然可以這樣搞?那我們趕快回去行動,覺得四五天會議時間都太長了,我們得趕快回去搞。有一種坐不住的感覺,這把火燒得很熾烈、很旺。

采訪者:作為會議的重要議程,剛才您也提到了,有一個分組的討論,在分組的討論環節,您有沒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洪獻耕:討論的話,我覺得這樣,這個時候討論的特點就是,沒有分歧,幾乎沒有什么分歧。我們也跟著領導下去聽他們一起討論。留下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思考怎么樣我們才能找到一個能夠盡快富起來的一個便捷的通道,更多是在尋找這個路子。例如,我們以后要做什么東西才能賺錢?我們養什么東西才能快速致富?更多地在考慮這個東西。已經不是做不做的問題了,而是怎么才能盡快把它做起來。

采訪者:當時你們在下到基層去尋找這些典型事例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不這么做的,或者說反對這么做的?

洪獻耕:這個情況有,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就碰到兩個比較典型例子。一個是大莊公社,大莊公社有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就是有一個農民,是一個“牛販子”。他把小牛從一個地方買過來,在自己家里養上一年或者兩年成了壯牛了以后就賣出去,農民叫他“牛販子”。當時我們覺得這個做法也是富起來的一條路呀,所以把他作為一個先進典型,總結他這個事例。當地的公社呀,就把這個“牛販子”評上先進,戴紅花上主席臺。有的農民就問:“你們共產黨,你們這個公社,現在你們這個路對不對,導向對不對?”他是在變相地質問縣委:“牛販子怎么能戴紅花上主席臺?”

采訪者:他帶花上臺,這是在他們公社嗎?

洪獻耕:是的,在公社。公社這一層干部思想也已經解放了,明確了要富起來,他認為“牛販子”曉得買進來賣出去,賺取了中間的差價,這應當是一個典型。第二個典型在新街公社。后來我們中國的花木城就在新街公社,新街公社當時搞什么業務呢?它搞苗木,種植小樹苗。當時已經開始了,更多地搞什么蔬菜秧苗,它搞茄子這種秧苗很賺錢。賺錢以后,緊接著好幾戶家庭都開始搞,都搞得很好。那么新街公社呢,又把他們作為富起來的典型,也給他們評上先進,戴紅花之類的。這時候就又有人說了,說這就是明顯搞修正主義,搞資本主義的。

采訪者:來責問縣委的是哪些人?

洪獻耕:也是一些農村里的老百姓,他們打電話來責問:“你們有沒有弄錯啊,這個東西對不對?方向有沒有搞錯?”這兩個典型呢,我印象很深。

采訪者:那后來你們怎么答復他們的?

洪獻耕:這個就是很明確啊,縣委領導解釋說我們要盡快富起來,我們要沖破這個“富”就是資本主義,“富”就是修正主義的觀念。富是一個好事情,勤勞致富啊,這個不是不擇手段。

采訪者:會議最后一天,根據這個縣委討論的結果,當時的縣委書記金鳴珠總結發言,形成報告,報告指出要認清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建設繁榮富庶的新農村。那么您作為文字組的主要起草人,您了解這份報告的起草過程嗎?

洪獻耕:這個報告呢,是我們當初縣委一個叫錢志鈞的副主任寫的。主報告也是他寫的,以他為主弄的。他后來調到杭州市委當秘書長。這個總結報告,更多的是會議當中討論的一些情況,然后匯總,把這些情況梳理成幾條東西。第一,如我們都統一要搞快富,要促富,要快速富起來;第二,怎么樣快速促富,什么渠道比較好;第三,在政策上面,縣里面出臺哪些政策?種植業種什么,養殖業養什么,像這個社隊上面要一些什么政策?那么這個最后的總結,也就是一份報告,不像主報告那樣長,它比較短。我印象當中蕭山的這個會議,《浙江日報》《杭州日報》都有過報道。

采訪者:金書記的這個發言給您個人留下了哪些印象?

洪獻耕:最后的總結發言不像主報告那么長篇大論,也不是說像那種站得比較高,或者內容比較深而且很具體化的,它是比較籠統地講一些內容,對會議簡要地進行一個總結,大概是這么一個情況。

采訪者:會議期間還表彰了一部分的先進典型,包括勞動模范,還有一些先進的單位,那么您能夠具體談談這些先進典型的單位是如何確定的嗎?我了解到好像這個工作主要是您在負責。

洪獻耕:先進典型嘛,就是縣里面首先定一個范圍,定一個標準。例如,社隊企業發展得比較好的,我們排一排,因為有60多個公社,又如剛才我們講到城北公社搞得比較好,浦沿公社搞得比較好。這些屬于在社隊企業中搞得比較好的。至于多種經營,看看我們六十幾個公社中,哪幾個搞得比較好。首先,我們先初選,把它篩選一下。其次,這個選出來以后,我們又要有所側重,如多種經營當中,靖江公社是不是叫他們搞種植業這塊更好呢?新街公社是不是叫他們搞養殖業比較好?從這個角度分一分。那么社隊企業也是一樣的,就像城北公社的棉紡企業搞得更加好一些,如村一級,村辦這一塊,就像航民村,那就請他們來講一講。那么農場系統搞得比較好的,如紅山農場,紅山農場當中最出類拔萃的是棉紡企業,那么就請他們棉紡企業來講話。這樣確定以后,我們再分配,到底這個典型誰去總結。我們那個時候組織了近20個人來搞這批典型。你這個人負責搞什么,他那個人負責搞什么,然后下去以后在那邊住下來。那個時候交通也不像今天這么便利,我們乘坐公共汽車,就到了那個典型所在的公社,它大多有一些招待所什么的,就住下來,就在那邊寫材料,一邊總結,一邊提煉,文字弄好,大概每一個人7~10天的時間,弄好以后你就可以回來。

采訪者:差不多是一個人寫一個材料?

洪獻耕:是的,一個人負責一個材料,你弄好以后就回來,回來以后,我們有材料組,就是每個材料先看好以后進行修改,角度主題定好,分組討論確定以后就印刷成會議典型材料,典型一、典型二、典型三等,都這么弄。后來就隨著會議文件材料一并發下去,就這么搞的。

采訪者:在這個先進典型和單位的確定過程當中,您遇到了哪些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或者說一些典型的個人、典型的企業?

洪獻耕:剛才我講到的那個大莊的“牛販子”還比較典型。促富大會他是個先進典型,不過他沒有在大會上發言。他在鎮里邊是戴大紅花的勞動模范,在縣里面他也是先評上先進的。

采訪者:您可以談談您自己的親身經歷,包括一些細節也可以談談。

洪獻耕:先進的典型,檔案館應該都會有。包括新街的,還有剛才我講的搞茄子秧苗的也很典型。還有一個典型是我自己去搞的,就是在瓜瀝公社有兩個村,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是哪兩個村了,就是我幫他們去總結的。當時瓜瀝公社有兩個村,中間隔了一條河。河流南邊的這個村呢,多種經營搞得很好,比較富裕;河的北邊這個村呢,它不搞多種經營,或者說它這個思想禁錮得比較厲害,它不去搞也搞不好,所以比較貧困。這樣兩個村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相隔一條河,貧富兩個樣。那么這個材料在促富大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題目叫《會打算發財,不會打算發呆》。因為兩句最后一個字發音接近,讀起來也很順口。還有一個題目叫《用鐵砂子打金鳳凰》。

采訪者:您能具體地介紹一下這兩個例子嗎?

洪獻耕:第一個例子,就是剛才我講的。一個生產隊在河的南邊,一個生產隊在河的北邊,它屬于一個公社里的兩個大隊。在當初的瓜瀝區下屬的一個公社,瓜瀝公社還是黨山公社,我有些記不清了。“相隔一條河,貧富兩個樣”后來成為會議當中的熱門,好像大家都把它當成順口溜,而且比較形象。還有一個叫《鐵砂子打金鳳凰》,他們用最低的成本,換取了多種經營比較高的收入和好的經濟效益,所以取了這個標題,也引起了比較強烈的反響。那么這個材料呢,還在《杭州日報》被刊登了,這篇稿子也是我寫的。1979年會議開好以后,1979年12月會議結束基本上它就在登報了吧,題目就叫《鐵砂子打金鳳凰》,它是一篇有點言論的文章。這兩篇文章在會議當中影響蠻好的,后來題目就成為大家的順口溜了。

采訪者:在促富大會期間,蕭山縣還舉辦了一場蕭山縣社隊企業多種經營產品的展銷會。剛才其實您已經談到了一點,我們這里可以再具體聊一下,就是為什么在會議期間要同時舉辦這樣一場展銷會?

洪獻耕:我個人的想法是,光是從思想上發動,組織上發動還是不夠的。這樣做也是為了讓更多的與會代表眼見為實,親眼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情況,人家怎么搞起來的,人家搞得怎么樣。另一個目的可能還是促進我們的多種經營和社隊企業盡快發展,盡快建成富裕蕭山。因為傳統的農村和城鎮分散搞與集中起來搞,我覺得是不一樣的。第一,分散搞可能沒有集中來搞的沖擊力強,影響也沒有那么廣泛。第二,如果我一個公社帶一隊人到你那個公社看一看,這是一個常態的。相反,像這樣短期內集中烘托一下,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第三,應該是為了造勢,造成了強大的一個氣勢,推動我們蕭山的發展,原來都是單打獨斗,自己搞自己的。相比之下,集中與分散應該有一個比較大的區別。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場展銷會是由從原來的分散到集中、由常態到短期的烘托,由自發到集中造勢的這么一個根本區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洱源县| 武城县| 迁西县| 罗甸县| 马关县| 库尔勒市| 丽江市| 武城县| 云安县| 怀来县| 汉阴县| 耒阳市| 抚顺县| 博白县| 南汇区| 大洼县| 疏勒县| 大冶市| 沙河市| 从江县| 永善县| 鄂温| 黄山市| 镇巴县| 额敏县| 合作市| 涿鹿县| 从化市| 塔河县| 蛟河市| 巴林左旗| 潜山县| 三明市| 英超| 余庆县| 修武县| 蒲江县| 罗田县| 邹城市|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