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水暖:蕭山改革開放40年訪談錄
- 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中共杭州市蕭山區委黨史研究室
- 1182字
- 2019-10-18 16:49:51
一 洪先生個人履歷及其在促富大會[1]中的角色
采訪者:洪先生,您好!很高興您能夠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知道1979年12月25日至29日,蕭山縣召開了全縣農村促富會議。 [2]此次會議號召全縣人民打破思想枷鎖,敢于做“富”字文章,把蕭山農村建設成為農、工、商一體化的富庶農村。此次會議為蕭山經濟的全面發展吹響了進軍號,揭開了蕭山改革開放的總序幕,也被譽為蕭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您當時擔任蕭山縣委辦公室秘書,可以說是此次促富大會的參與者與親歷者,所以我們今天想請您談談這次會議的來龍去脈及其后續的影響。那么首先我們想請您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的個人經歷。
洪獻耕:好的,首先謝謝你們對本人的信任。我是1952年5月出生的,籍貫在蕭山,1969年以前在校讀書;1969年1月應征入伍,1974年從部隊回來;1974年到1978年,在蕭山廣電系統工作;1979年到1990年,在蕭山縣委和市委辦公室工作,任秘書;1991年到1994年,在蕭山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擔任副主任;1994年到1995年,在蕭山市委宣傳部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作,擔任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1996年到2001年,在蕭山市文化局、體育局工作,分別任黨委書記、局長;2002年到2012年,在蕭山區民政局、蕭山區殘疾人聯合會任黨委書記、理事長;2012年5月退休,大體是這么一個經歷。
采訪者:在促富大會召開前后,您時任蕭山縣委辦公室秘書,可否概括地介紹一下您在促富大會中的工作職責與范圍?
洪獻耕:關于蕭山農村促富大會呢,我接到你們訪談的提綱以后,進行了一些回憶和歷史調查。召開于1979年12月25日到29日的蕭山農村促富大會,一方面反映了當時縣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敢闖敢冒、捷足先登的精神;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們蕭山人民要求脫貧致富、發展生產力的一個集體的呼聲。從現象和表現的形式上來看,它似乎是一次大會,但從其本質出發,在我看來,它是一場守舊與創新、保守與革命、傳統與現代、束縛與解放的一個大較量。
在這個會議籌備的時候,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文字材料這一塊。當初是分兩大塊:一塊是主要起草縣委的一些文件、報告,包括通知、縣委書記的講話、會議總結講話;還有一塊是文字材料,就是收集、整理典型材料。我的工作重心主要在收集典型材料這一塊。我記得,當時我們分了六個大組,也就是六個區(當年叫區),就是現在的蕭山區的區。當年鎮上面有區的,分了六大區。后來把區撤掉以后,就只剩下街道、鎮,那個時候叫公社、鄉、鎮。我們六個組負責收集典型材料,每個組大約有3個人。當時根據會議對典型材料的要求,我們被安排收集并整理這些典型材料。關于收集典型材料,我印象當中是收集了大概20多份典型材料。這些典型材料都來自當時在我們蕭山縣內經濟比較發達的一些地方,鎮也好,村也好,公社也好,個人也好,全部都有的。那時候因為工作需要,我們就住在當地,不是說早晨去晚上回來,而是就住在當地去收集典型材料。這個典型材料收集好以后,我們再回來統一進行修改、印發。當時大體就是這么一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