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教育均衡發展指數

(一)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

1.實現程度低

2016年,中國教育均衡發展指數實現程度為41.94%,實現程度不僅遠低于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也低于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在12個二級指標中,僅高于衛生均衡發展實現程度,距實現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2.半數以上省份實現程度未達到50%,西部地區發展滯后

2016年,尚有16個省份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未達到50%,有6個省份實現程度未超過20%,全部為西部地區省份,其中貴州、甘肅和青海實現程度尚未達到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青海和甘肅距離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尚有較大差距。上海、山西實現程度相對較高,超過80%(見表4-5、圖4-2)。

表4-5 中國及各地區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

續表

圖4-2 2016年各地區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

(二)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進展

1.2016年實現程度進展在上年低增長基礎上提速

2016年,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比上年提高5.34個百分點,進展比上年提高4.78個百分點;進展速度雖低于城鄉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進展,但高于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但是,2016年實現程度進展的提速是建立在上年進展水平較低基礎上的。

2.2016年有1/3的省份實現程度下降

2016年,雖然教育均衡發展整體實現程度有所提高,但依然有高達1/3的省份實現程度下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城鄉義務教育教師受教育年限差距有所擴大。貴州和青海進展速度快,實現程度分別比上年提高14.06個和17.57個百分點(見表4-6)。

表4-6 中國及各地區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進展(環比提高)

續表

3.2010~2016年進展緩慢且波動較大,較多省份實現程度下降

2010~2016年,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年均僅提高3.93個百分點,進展速度不僅低于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進展,也低于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在12個二級指標中僅快于衛生均衡發展實現程度進展,進展較為緩慢。同時,年際進展不穩定,波動較大,2013年甚至出現實現程度下降的情形(見表4-6)。

2010~2016年,有7個省份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下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下降和城鄉差距的擴大,特別是后者(見表4-6)。

(三)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排序及變化

1.2016年排序:中部地區相對居前

2016年,中部地區6個省份中,有4個省份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排在前10行列,其中山西和湖南位居前三甲,山西則高居榜首,中部地區排序整體靠前,但湖北排序靠后。東部地區領先地位并不明顯。東北地區和西部地區整體排序靠后;西部地區11個省份中,有7個省份排序位于后10行列;東北地區3個省份中,有2個省份排序位于后10行列(見表4-7)。

表4-7 各地區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排序

2.2010~2016年整體排序變化:中部地區整體排序上升,東北地區整體排序下降

2010~2016年,中部地區整體排序上升,6個省份中,除河南排序不變、湖北排序下降外,其他4個省份排序上升,且上升幅度較大,其中江西和安徽排序分別上升8位和5位。

東北地區實現程度進展最為緩慢,3個省份的排序均大幅下降,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分別下降6位、4位和9位(見表4-7)。

(四)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預測

由于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進展速度極為緩慢,按2010~2016年平均進展,到2020年,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僅能達到57.7%,距實現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僅上海可以如期實現目標,山西和湖南非常接近實現目標;許多發達地區省份實現程度距目標還有較大差距;有13個省份實現程度尚不能達到50%,其中四川、甘肅和青海實現程度尚不能達到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實現形勢非常嚴峻(見表4-8)。

表4-8 2020年各地區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預測

續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鄱阳县| 谢通门县| 仙游县| 长海县| 巩留县| 通城县| 安福县| 玛曲县| 塘沽区| 嘉义县| 南漳县| 贵州省| 平乐县| 霍州市| 石门县| 慈溪市| 沙坪坝区| 五家渠市| 英山县| 黄骅市| 新野县| 金乡县| 桂东县| 阿拉尔市| 红原县| 浪卡子县| 马鞍山市| 常德市| 政和县| 青神县| 九龙城区| 马公市| 南皮县| 叶城县| 镇赉县| 封丘县| 大埔县| 海安县| 西贡区| 伊宁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