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汶上第一書記故事
- 馬平 王洪正
- 815字
- 2019-10-11 16:07:13
勇于擔當,推動發展的中堅力量
無論是村里日常工作,還是對我們駐村工作組安排的事情,張根先及班子成員都一呼即應,各司其職,從未有過推諉塞責討價還價。百姓大舞臺和文體活動中心建設之初,曾遭遇方方面面的質疑,關于選址,關于樣式,關于造價等等。整個過程張根先并沒多言,只是與我們工作組一起按照商定好的方案,認真監督工程質量,斟酌細節,面對質疑,獨自頂下重重壓力。當舞臺建成受到眾多贊揚時,張根先又把功勞全都給了我們工作組。
“有張根先在,沒有辦不成的事兒!”這是大家對張根先的評價。隨著駐村工作的深入,我對這句話越來越贊同。村里村外大小事務,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什么方式處理妥當,什么時機辦理合適,張根先都拿捏得當。為增加村集體收入,我們打算在村東南角的坑塘邊集體林地建設一處廠房,然而由于歷史原因,林地多年來被人無償占用種植樹苗,林子東面又被回收廢品的收購站堆滿了各類廢品。在對錯綜復雜的占地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后,我們感到問題棘手,心里沒底。張根先第一時間帶領班子成員做工作、清現場,辦理土地手續,保障了項目得以順利進行。
張根先還是爭取政策與支持的能人。在我們剛到村的時候,其他工作組紛紛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推行改廁。而我們村則作為這項工作的首批試點村,整個工作已經收尾了。據說安裝改造過程中,張根先帶領班子成員帶頭安裝,親自動手,工作推進順利。并且未雨綢繆,籌措資金購買了一輛抽糞車,免費給村民服務,及時解決群眾改廁的后顧之憂。在村里,我們發現,周圍幾個村的班子成員經常來找張根先。他們也習慣性地有事向張根先請教、商量。如果需要向上面爭取政策與支持,他們也經常讓張根先帶頭出面。但凡有利于村莊發展的政策、機會、資金支持,張根先一定會盯著不放,需要到哪里,張根先和他那輛電動車一定在哪里,直到把所需爭取到自己村里。“村里沒有收入,沒錢,不到處爭取,想法弄錢,這些活咋干?趕上這些年國家對農村政策好,機會也多,一年干一點,慢慢地村里就有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