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藏治理研究叢書”總序

孫宏年

高聳入云的珠穆朗瑪峰,奔騰東流的雅魯藏布江,善良淳樸的各族人民……這就是我們美麗的西藏,這就是中華民族世代守護、建設著的神圣土地!中國歷史上就是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休戚與共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共同締造了歷史時期中國的疆域。藏族等各族先民最早開發了西藏,為中國西南邊疆的開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命運又始終與祖國內地的發展、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遠古時期,藏族先民就與中原地區人民有一定聯系,公元7至9世紀吐蕃與唐朝兩度聯姻,政治上形成“舅甥關系”,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

13世紀中葉,西藏正式成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行政區域,此后700多年間元朝、明朝、清朝和中華民國始終對西藏進行著有效管轄,各個歷史時期治藏思想、政策、措施有一定變化,但歷屆中央政府治藏政策又有共同性、連續性:(1)中央政府設立專門機構管理西藏事務;(2)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派駐軍隊,設官置守,或者任命流官,或者冊封、任命當地政教上層人士,并且清查戶口、設置驛站、征收賦稅,充分、有效地管理西藏事務。(3)充分利用維護統一、擁護中央的愛國力量,讓他們在西藏治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盡可能地團結、安撫西藏地方的僧俗上層人士。

元朝、明朝、清朝和中華民國的西藏治理有一定成效,但19世紀中期后一些政策難以適應國際格局、國內政局的變化,其消極作用逐步顯現,比如以安撫僧俗上層為核心的羈縻政策占主導地位,當中央政權衰落、國外勢力侵略時,安撫、羈縻政策非但無法維護邊疆的穩固,反而使西南邊疆危機不斷加深;總體上看更強調政治上的穩定,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得以長期延續,使西藏社會長期處于停滯狀態,廣大農奴在農奴主壓迫下饑寒交迫。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上西藏治理的經驗教訓,領導各族人民解放西藏、建設西藏,開啟了西藏治理的新時代。第一,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外國侵略和干涉,1951年實現西藏和平解放,為徹底將帝國主義勢力驅逐出西藏創造了條件,是西藏從黑暗、痛苦走向光明、幸福的關鍵性一步。第二,以人為本,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1959年起,民主改革結束了延續幾百年的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實現社會制度的歷史性跨越,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第三,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并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西藏的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在雪域高原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真正享有了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自由。第四,把穩定與開放、發展有機結合,社會穩定為開放、發展創造條件,通過發展、開放促進長期穩定、持續穩定和長治久安。民主改革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藏的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也有序形成,各族人民以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積極吸納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

無論是1949年前的西藏治理,還是當代中國的西藏治理,都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宗教、社會等諸多領域,又都是中國邊疆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邊疆治理的重要領域,近年來西藏治理研究越來越受到我國學術界的重視。

2016年起,“西藏治理研究”有幸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科建設“登峰戰略”重點學科,并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扶持的研究重點課題之一。“西藏治理研究叢書”就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科建設“登峰戰略”資助下出版的系列學術成果。該叢書包括學術專著、研究報告、學術論文集等形式的研究成果,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西南邊疆研究室組織出版,主要反映近年來本部門科研人員(含離退休人員)獨立完成或合著(含主編、編著)的學術成果。

“西藏治理研究叢書”強調學術質量優先,要求每位作者在學術上獨立思考、嚴謹治學,敢于創新。為此,我們特邀學界前輩、專家,對相關成果進行審讀、嚴格把關,在此向關心、支持本叢書的前輩、專家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是為序。

北京·東城·貢院西街

2018年10月2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新平| 荣昌县| 健康| 江阴市| 黄陵县| 安丘市| 达日县| 泸西县| 怀远县| 墨竹工卡县| 黄平县| 洛南县| 乌拉特中旗| 蓝田县| 定襄县| 灵台县| 岢岚县| 迁西县| 九江县| 嵩明县| 和平区| 固阳县| 柳林县| 商水县| 潍坊市| 徐汇区| 思茅市| 江永县| 吴桥县| 嘉黎县| 莒南县| 北宁市| 日土县| 乌拉特后旗| 久治县| 德清县| 西林县| 寿宁县| 武乡县| 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