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教授地理學文選(一)
- 肖雄
- 2143字
- 2019-10-12 19:31:52
總序
西南聯合大學是抗戰爆發初期由平津淪陷區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所著名大學聯合組成的一所戰時高等學府。這所學校1937年11月1日在長沙開學時名“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4月遷至昆明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5月4日舉行結業典禮,三校復員返回原地。
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西南聯合大學無愧是一座豐碑。最初,它簡稱“西南聯大”,未久就因其存在的唯一性,被稱作更為簡潔的“聯大”。西南聯大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半,而這八年半正是抗戰軍興,烽火遍燃,全國人民為挽救國家危亡同仇敵愾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關鍵時期。在這種環境下,師生們頭頂狂轟濫炸,忍耐饑餓困苦,身懷崇高使命,牢記“剛毅堅卓”校訓,心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堅守崗位,努力辦學,刻苦探索,為保存和傳承中華文化和學術薪火做出了巨大努力與貢獻。
今天,“西南聯大”已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響亮名詞,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給予這所學校很高的評價。2014年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身份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次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引用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中的“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形容包容理念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共同發展事業中的重要作用,表達了對西南聯大精神的稱許。2017年1月24日,李克強總理考察云南時專程參觀了西南聯大舊址,給予這所培養出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173位“兩院”院士的學校極高贊譽,指出西南聯大“在極端艱難困苦中弦歌不輟,大師輩出,賡續了我們民族的文化血脈,保存了知識和文明的火種。這不僅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2010年10月10日,劉延東副總理在云南師范大學考察時,亦指出:要弘揚西南聯大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發揚兼容并蓄、學術自由、求實嚴謹、艱苦奮斗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培養多層次、高素質和實用型人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這些評價,是對西南聯大歷史和現實意義的高度概括。
集中了眾多學術大師和優秀人才的西南聯大,是中國知識分子獻身現代化建設的突出典型。現實生活中,當人們談論到愛國、民主、科學、通才教育、人才培養等話題時,往往會聯想到離開今天已經七十多年的西南聯大。這個現象,既表達了人們對西南聯大的懷念,也反映了這所學校產生的深遠影響。
隨著社會日益廣泛的關注,學術界對西南聯大的研究近乎成為一門顯學,但這座“富礦”還有許多方面有待深入開發。如北大、清華、南開歷史不同,怎樣在“各異之學風”中保持合作無間、異不害同;怎樣以“兼容并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怎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獲民主堡壘之稱號”;怎樣“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怎樣堅持“通才教育”,重視“知類通達”,為學生從事更高深更專門研究成為各個領域一流人才奠定基礎;等等。這些都需要可靠的原始史料予以佐證。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弘揚西南聯大優秀傳統,全面展示西南聯大的成功與曲折,表現師生們的思考與探索,作為西南聯大血脈和延續的云南師范大學,以義不容辭、責無旁貸、舍我其誰、全力以赴的氣魄,于2016年年底啟動了“西南聯大史料長編”工程。云南師范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接受了這項艱巨任務,承擔起具體組織與落實工作。2017年,云南師范大學成立了由饒衛書記、蔣永文校長雙掛帥的“西南聯大史料長編領導小組”,成立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云南師范大學、云南大學、清華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單位專家組成的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會召開了多次會議,通過了長期與中期編纂規劃,制定了近期目標,明確了實施步驟,規范了編輯體例,成立了審稿小組。“西南聯大史料長編”的計劃,是首先按照教育管理、學術科研、思想文化、時局評論、社會活動、校園文化、戰時從軍、民族邊疆、地方建設等門類,進行全面、系統的資料收集整理,編輯成不同體裁的文集,最后打通貫穿形成一部編年體的多卷本《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長編》。
西南聯大的歷史,嚴格地說始于1937年7月三校醞釀聯合,止于1946年10月留守人員全部撤回,其間的所有資料均在“西南聯大史料長編”收集編輯范圍之內。如此龐大的工作,無疑十分艱巨,它既要面對1949年以后出版或發表的各類著述,還要面對湮沒已久幾乎遺忘的歷史舊著;既要收集隱藏在老報紙老刊物里的散篇論述,更要挖掘保存在海內外和不同部門的大量檔案文獻,以及掌握在個人手中的多種資料。而西南聯大史料性質不一,跨越多個學科,需要整理者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校勘鑒別功夫。可喜的是,這支團隊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到這項工作迫不及待,大家在西南聯大精神鼓舞下,克服了種種困難,為光大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為完成西南聯大歷史資料的總集成,努力履行了新一代知識分子的應有職責。
“西南聯大史料長編”編纂的是西南聯大史料,而這項工程本身也體現了西南聯大“兼容并包”的精神。參加這次社會大協作的,不僅有云南師范大學的師生,還有云南省和全國各地的學者,不僅有來自高校的教師,也有來自科研、檔案、政府等部門的專家。大家的共同愿望只有一個:保存西南聯大完整歷史,總結西南聯大優秀遺產,詮釋“西南聯大精神”,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策提供借鑒。
聞黎明
2018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