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控制沖擊波
書名: 宋朝玩主作者名: 江橫孤舟本章字數: 2186字更新時間: 2020-06-12 14:12:14
上榆口壩營造時間,橫跨冬春兩個季節。張涯的準備很充足,各種情況都考慮到了,細節也非常到位。
粗重的松木吊架中心,垂直、平行閘門閉合工位。
在此工位上架上兩根方木,將水泥閘門慢慢豎起來,并立于方木之上,再用粗麻繩連接鐵扣、動滑輪組,將其緩慢移到起吊位置。
通過一座簡易絞車,用人力繃緊粗麻繩,讓閘門懸空方便撤除方木。接下來就簡單多了,緩緩釋放絞車,閘門就落在閉合工位。
排沙灌溉洞被封堵上,河水就無法暢流。當然了,水泥閘門和配合工面,不可能完全貼合,依然有水流涌出。
但這個流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然則,支撐閘門的凹槽,偏離吊架中心數十厘米,需用人力操作杠桿,配合絞車將其撥壓到位。
陳吉海指揮郭石柱他們安裝閘門時,張涯講述了閘門制作、安裝、使用的技術細節,亦算是放出令人欲罷不能的誘餌。
土壩閘門算是半永久部件。
張涯為了增加其使用壽命,吊裝滑輪采用鑄鐵材質,并鑲嵌黃銅軸套,麻繩更是采用加粗版本。
若是熱拔鋼絲工藝,經過持續不斷的精化,能生產出更細的鋼絲,數年后也許能更換成鋼絲繩。
聽到這里,陳吉海心中頓時火熱起來,伸手拉拉秦翌的衣袖。
秦翌輕嘆搖頭,附耳陳吉海,低聲說道:“此事急不得,吾等沒有余財,待發賣河谷淤地后,再和買此鋼絲制作技藝。”
“哎!只能如此!”陳吉海亦嘆息不已。
見誘餌放出去,即刻得到反饋,張涯心中很是欣喜。接下來,他只需靜待秦翌、或是滕子京開口討要而已。
汛期即將來臨。將閘門安裝到位,討論并演示閉合、開啟流程后,便讓閘門安置在凹槽中,讓排沙灌溉洞持續暢流。
等完成了所有工作,張涯拉過郭石柱,笑著吩咐道:“柱子哥!在此絞架之上,你們突擊營造個房子,也好保護木制構件和麻繩。”
“小郎君!這個……夯土還是磚瓦?”郭石柱皺眉說道。
張涯不假思索道:“磚混結構,屋頂覆瓦……需用多少工費,你們合計之后,報給麗莎就成。”
……
川口壩正在突擊建設,秦翌、陳吉海不宜久留。他們記錄所有細節,再次提醒張涯撰寫土壩條陳后,便沿著河谷匆匆離開。
數日后,張涯的傷臂康復,拆除粗麻布做的繃帶,喊來祝麗莎一起到書房,開始撰寫土壩詳細條陳。
或許是兩位師父的勸說起了作用,或是見祝麗莎給張涯磨墨,盧雪靜感覺有些不爽,亦或是她心緒不定。
畢竟,張涯受傷的緣由,是她的反應太激烈。
跟隨白無垢練琴之時,盧雪靜微顰秀眉良久。
午餐后,她走進張涯書房,大大方方說道:“郎君!你這傷勢稍好,還需靜養些時日。不如,奴家和二姐幫你……”
“呃!也好!雪靜,你不生氣了?”張涯挑眉笑道。
俏麗的翻個白眼,盧雪靜輕哼一聲:“哼!奴家若是真生氣了……撰寫書稿之事肯定推到秋后。”
“郎君,好啦!莫逗七姐了。接下來,我們怎么分工?”拉著盧雪靜的手,祝麗莎笑著說道。
手指輕點桌面,張涯略加思索后,笑著說道:“這樣吧!我來口述,你們姐妹執筆,一起弄出兩份。一份交給州府,一份自己留存。”
“這樣挺好呀!就是用什么字體?”盧雪靜歪著螓首說道。
祝麗莎抿著嘴唇,看了張涯一眼,語氣弱弱的說道:“郎君!不若我們均用,你弄出的方體字。”
“什么都行,你們順手即可。”張涯搖搖頭笑道。
他鼓搗出的宋體字,名稱只是后世的說法。此時用這個名號,顯然太大,有自不量力之嫌疑。
只能假稱‘方體’,方方正正之方!
接下來,便是雙美相伴、紅袖添香,張涯的心情爽呆了,但撰寫效率并未提升,畢竟勾勾搭搭很損耗時間。
轉眼到了芒種,條陳才弄出一半。
十天之后,就要進入夏忙,開始收割冬小麥。這個時節,也是再次分割、扦插紅薯苗的時候,夏玉米亦要開始播種。
玉米發生性狀分離,高產目標無法達成。
張涯只能另辟蹊徑,采用麥田套種方式,在芒種節氣前后,在冬小麥中點播夏玉米,最大可能的提升田地復種指數。
喊來徐平山,張涯吩咐道:“山哥!七華畝紅薯藤都能再次分割了,村中預留的紅薯田可弄好了地壟?”
“少東家!包括水車、木桶,都弄好了,還有幾戶弄了糞肥。不過,三叔、福叔他們,老是問詢要種植什么作物?”徐平山恭敬說道。
“很好!分割、扦插之事,你來全權負責。”
欣慰的點點頭,張涯淡淡說道,“至于他們若是再次問起,你就稍微透露些底細,稱紅薯產量甚高,弄抵越冬之糧。”
“啊!這個……少東家,要透露產量數嗎?”徐平山有些驚異。
高產糧食的沖擊波要慢慢釋放。
張涯要給予村民們足夠的心理準備,避免萬分激動下的意外,比如上年紀的人,狂喜中會誘發心臟驟停。
略加思索,他笑道:“罷了,你要說一點。不過,還要繼續隱瞞實際產量,就假稱單產可達十石吧!”
“成!少東家,我明白了。”
眉頭微皺一下,徐平山說道,“不過,塬地良田中的紅薯藤長勢甚好,若是都剪裁、扦插了,我估摸著能多出不少薯苗。”
“這個……算了,多出了的,就扦插到排水溝邊吧。雖無糞肥,但墑情不錯,也能收獲一些。”張涯笑著說道。
按照華畝計算,紅薯單產十石,算是砍了七成產量。
然則,這個數字依舊很大。從徐平山口中得知此信息后,鐘三牛、楊福樹、徐五等人全都傻眼了。
村民們紛紛跑到塬地,扣開夯土老宅的大門。
見到張涯,徐五恭敬拱手,匆匆問道:“小郎君,小郎君!這個……這個啥紅薯,真能畝產十石?”
“是啊,是啊!真能收十石糧?”鐘三牛亦急切道。
張涯點點頭,徐徐說道:“嗯!應該如此。倘若你們確保紅薯田不缺墑情,勤加除草、捉蟲,秋后收獲之時,產量或能更高。”
“俺的老天爺啊!俺的老天爺啊!”
楊福樹驚呼不已,神色緊張的說道,“能打十石糧食……哎哎!都別愣著了,趕緊回紅薯田,澆水保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