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數據中心作者名: 呂天文主編本章字數: 15字更新時間: 2019-09-23 11:21:30
第3章 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情況
3.1 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現狀
3.1.1 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階段
全球進入“互聯網+”時代,信息化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滲透,帶動著傳統的機房產業向數據中心產業發生深刻變革。電子信息技術平均每2.5年發展一代,每一代IT技術的發展都意味著其支持技術的發展,即機房的環境要求、建筑、結構、空氣調節、電氣、電磁屏蔽、綜合布線、監控與安全防范、防雷與接地和綜合測試等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的機房已經不適應對工廠技術提出的許多新要求,從而推動數據中心進行變革,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已經成為業界的共同認識。數據中心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并不長,是進入21世紀以后出現的新生事物。但是,其短短的十幾年發展歷程仍然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數據中心的外包業務時期。在這一階段,數據中心剛剛產生,業務范圍比較狹窄,提供的服務大部分屬于場地、電源、帶寬等資源的出租和維護服務等,服務所面向的客戶群體主要是一些大型的企業和特殊行業。這一階段一直持續到2007年。在2007—2008年,數據中心市場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數據中心的服務商數量驟減,從1000多家減少到300多家。大量的中小型企業為了生存下去,自發進行整合,合并為大型企業繼續進行經營發展。也有少數幾家數據中心的服務商經歷過市場動蕩的考驗之后,開始將眼光放得更遠,積極準備海外上市。從此,各個數據中心企業開始擺脫服務上的同質性,積極打造自身獨特品牌,為不同的行業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數據中心市場的劃分越來越精細,使得數據中心的發展進入了第二階段。
進入第二階段之后,數據中心的業務范圍得到了拓展,除了在基礎資源的出租和維護服務外,也提供一些增值業務,數據中心的服務模式也變成了“基礎資源出租業務+增值業務”的服務模式。在這一時期,由于用戶對各種互聯網設備的安裝、維護要求大大提高,增值業務所占據的收入比例也大大增加。增值業務的種類包括網站托管、服務器托管、應用托管、網絡加速、網絡安全方案、負載均衡及虛擬專用網等。
在第三階段,數據中心的概念被進一步拓展,功能更加多樣化。這一階段的數據中心,以虛擬化、綜合化、大型化為主要特征。云計算服務的產生,導致數據中心存儲、處理數據的能力大大增強,計算能力更加突出,設備維護管理更加全面。受到云計算服務模式的影響,數據中心的服務理念也隨時發生變化,采用高性能的基礎架構,按照客戶的需求來提供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提高數據資源的使用效率。這種服務模式對數據中心的組網模式、運營管理和產品開發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數據中心正處于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型的過渡階段。數據中心企業一方面致力于數據中心的升級,開發新的業務類型;另一方面也在提高數據中心存儲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構建既有穩定性又有高工作效率的數據中心結構。
3.1.2 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特征
1.互聯網應用促進互聯網數據中心(IDC)需求
隨著移動支付、M2M、智能電網、車聯網和智能終端等新產業的涌現,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寬帶無線接入等新技術持續發展,互聯網需求出現井噴式發展,這些技術都將依靠IDC來提供設備支持。
智慧城市戰略帶來了包括智慧物流、智慧安居和智慧健康等的互聯網應用。“寬帶中國”的提出進一步加快了我國的寬帶建設,智能家電、高清視頻和大型網絡游戲等逐漸進入千家萬戶。國家推進政務的資源整合、信息關聯、高效快捷,將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相結合,推動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IDC的托管需求將隨著網絡的擴容和設備的升級而高速增長,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電信運營商試圖擺脫傳統的管道服務商的角色,加大在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方面的規劃,開發更多的增值服務新產品。電信和聯通加大新機房的投入,將一部分原來由各省控制的資源劃歸到集團統一管理,以提升大客戶的銷售能力。IDC牌照開放后,世紀互聯、網宿科技、萬國數據和鵬博士等國內專業IDC服務商也紛紛在北京、上海、廣東新建IDC,世紀互聯分別與華為、富士康簽訂了共建第三方數據中心SMART TIME的協議,合力開拓新型云服務模式,為制造業巨頭進軍IDC市場提供新型合作模式。
2.新技術促進IDC發展
新技術對IDC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IDC基于云計算結構搭建其架構,通過計算能力和數據存儲的虛擬化,提供帶寬共享、虛擬主機、應用托管和設備綜合管理等綜合服務。
傳統電信企業依托IDC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服務能力。國內互聯網三巨頭BAT(B代表百度、A代表阿里巴巴、T代表騰訊)以及小米、聯想等設備制造商,為滿足自身業務發展而大規模興建新型IDC,同時也為第三方客戶提供IaaS、PaaS等新型網絡服務,拉動了IDC市場的快速增長。
Microsoft等傳統PC軟件商也逐漸轉型為互聯網和云計算公司,旗下的Skype、Office365和必應等基于互聯網的產品都離不開IDC的支撐。2014年華為在廣東、新疆建造了云服務IDC,已經可以提供數據服務。小米也于2015年6月在印度建立了IDC。更多的設備制造商和供應商轉型為IDC服務供應商。
3.網絡安全防范措施日益進步
在網絡安全方面,現今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網絡攻擊和威脅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內容也越來越復雜,網絡安全目前處于一種多元化的模式中。隨著互聯網的逐漸進步,網絡安全已經成為電信行業需要處理的重頭戲,是影響電信行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但維護網絡安全的相關產品和技術已經逐漸向綜合的方向發展,無論是防火墻還是網關,殺毒軟件還是入侵防護,各種各樣旨在維護電信行業安全穩定運行的防護手段和技術手段都在不斷出世,獲得了良好的安全控制效果。
4.全新應用異軍突起
結合當前的互聯網發展形勢來看,近幾年國內互聯網數據中心異軍突起的應用如雨后春筍,其中發展速度最快、前景最廣闊的當屬電信業務的相關應用。數據調查顯示,電信業務在近幾年一躍成為市場份額占有量最大的業務,電信相關業務的收入和貢獻不但超過了傳統的互聯網基礎行業,甚至還超過了各大綜合信息網站。電信相關業務的異軍突起帶動了互聯網產業鏈條的加速發展,電信和IT行業得到了最直接的促進。
5.行業格局逐漸平衡
我國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的變革在幾年前就已經悄然開始,互聯網數據中心是我國互聯網行業最基本的服務體系,行業內部的整頓和清查已將服務能力低和運營規模小的企業相繼淘汰,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市場已經逐漸由大型服務商占據。過去缺乏整頓和管理的互聯網行業市場的各種網絡業務、服務由低價引導,但低價必然帶來的是低劣的服務。經歷了混亂而長久的價格爭奪戰后,互聯網市場格局逐漸改變,解決了在混亂的價格競爭中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商造成的安全性能下降、線路維護不穩定、縮減技術人員比例以降低成本等一系列的問題。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展的重心將越來越向著成熟發展。
3.1.3 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趨勢
當前,全國正在掀起數據中心建設的熱潮,數據中心正從最原始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向現代的大型數據中心邁進,虛擬化技術為數據中心建設注入了活力,綠色節能成為數據中心的主旋律,“規模化、虛擬化、綠色化、集中化”成為數據中心建設發展的大趨勢。
(1)規模化 近年來,我國數據中心建設的規模不斷擴大,許多地域的超大型數據中心規劃建設規模甚至達到數十萬平方米。從市場接受度來看,數據中心行業正在進行洗牌,用戶更愿意選擇技術力量雄厚、服務體系上乘的數據中心廠商。未來的數據中心將朝著全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大型數據中心更受市場青睞。
(2)高速以太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10Gbit/s以太網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并且已經廣泛應用到數據中心當中。10Gbit/s以太網的發展和應用,為40Gbit/s以太網和100Gbit/s以太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以太網正在向著高速化的趨勢發展。目前,10Gbit/s以太網的性能還能夠滿足服務器虛擬化、云計算、光纖整合的要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數據的傳輸速率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以太網的傳輸速度也必須隨時增加。
科學研究人員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全球網絡服務器的數據輸出量每兩年就會增加一倍,而通信行業的通信量每一年半就會增加一倍。這種發展形式迫使以太網的運營速度必須盡快提高,這是困擾全球各家數據中心企業的主要問題。
(3)綠色數據中心 不斷上漲的能源成本和不斷增長的計算需求,使得數據中心的能耗問題引起越來越高的關注度。數據中心在建設過程中需要落實節地、節水、節電、節材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建設方針,“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成為下一代數據中心建設的主題詞。
由于信息時代的信息數據量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數據中心的規模也隨之進行擴大,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后果,比如服務器數量大大增加,服務器的運行負擔加重,消耗的電力能源增加,對供電行業的要求更苛刻。據我國用電管理部門調查統計,在過去的10年中,提供給數據中心服務器的電量增長了10倍,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當中,有一半都是由能源消耗所造成的。
所以,新時代的數據中心必須向著綠色、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努力降低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水平。只有能源消耗水平下降了,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降低了,數據中心才能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全面增長。
(4)虛擬化 傳統的數據中心之間,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數據庫資源等都是相互獨立的,彼此之間毫無關聯。虛擬化技術改變了不同數據中心間資源互不相關的狀態,隨著虛擬化技術的深入應用,服務器虛擬化已由理念走向實踐,逐漸向應用程序領域拓展延伸,未來將有更多的應用程序向云端遷移。
虛擬化是建立在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基礎之上的。在傳統的數據中心當中,數據的搜集、整合、處理和展示等工作是由服務器來完成的,而虛擬化就是讓這一過程脫離空間位置的束縛,從具體的服務器當中轉移到虛擬的系統環境當中。換言之,數據中心的虛擬化,就是要將底層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抽調出來,方便上層進行調用。虛擬化的發展趨勢主要是為了改善目前電信業、互聯網行業和信息行業當中服務器規模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硬件成本越來越高,管理工作越來越煩瑣的現象。通過數據中心的虛擬化,服務器的數量將會大大減少,硬件花費的成本大大降低,管理工作的難度也會變小,有利于企業增加資金周轉的效率,節省工作人員的精力。
在具有這些優點的同時,虛擬化的發展趨勢也會對數據中心的性能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訪問虛擬化軟件的時候延時會變長,存儲和接入的速度也會變慢,對用戶的體驗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影響有多大,該如何消除這些影響,則是數據中心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5)信息安全 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和數據中心的規模擴大,在提高了數據中心在網絡當中地位的同時,也凸顯了信息安全問題。在未來的信息時代,數據中心面臨著一系列的網絡安全威脅,除了傳統的互聯網安全風險,比如計算機病毒、網絡攻擊和木馬程序等,還有一些云計算技術應用所帶來的風險,比如IaaS服務系統的延遲、PaaS服務系統存在的漏洞等。隨著信息資源在人類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來。數據中心的信息安全維護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從物理區域的劃分、網絡隔離與信息過濾、服務監測、設備加固、用戶身份認證和審核等多個角度入手。
(6)集中化 分散辦公的現狀帶來了相互分散的應用系統布局。然而,現實存在對分支機構數據進行集中處理的需求,遠程辦公又受困于網絡無法互通等問題,致使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難以實現順暢通信和資源共享。因此,數據中心集中化成為一種必需,傳統數據中心將步入整合縮減階段。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整合集中化勢態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