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初聞家族隱秘

中午做飯時母親打算殺只雞,劉彥軍表示昨天在姐姐家吃過了,小囡囡聰聰也點頭贊成表示也不想吃了。

讓母親隨便做點就行,反正媽媽做的飯菜怎么吃都好吃,雖然不會很美味,但是也絕對不會難吃。

姐姐和母親簡單做了幾個菜,一個油燜茄子,一個肉沫酸豆角,一個臘肉筍干鍋子,還蒸了一條咸魚,和一碗雞蛋羹,又燒了一鍋飯。

豆角是母親自己腌的,臘肉和咸魚也是過年的時候做的,沒吃完一直留著。

簡單幾個家常菜,劉彥軍卻吃的津津有味,母親和姐姐一直往劉彥軍碗里夾菜,劉彥軍來者不拒,比平時還多吃了一碗飯。

小囡囡和聰聰也吃的飽飽的,母親看到自己做的飯菜受到孩子們的喜歡,漏出欣慰的笑容。

吃過飯之后幾人坐在院子里椿樹下聊天,沒說什么事情,就是嘮嘮家長里短。

村里鄰居長輩都知道劉彥軍回來了,一個個來到家里說句話,待一會,一直到下午三點多家里來的人才走完。

家里人走完,劉彥軍才有空拿著買的牛奶去看看爺爺奶奶,和老太。

“爸,我去看看爺爺奶奶和老太。”劉彥軍向父親說到。

劉父抽了口煙,聽到劉彥軍的話點點頭:“去吧,分家之后想看到小輩都不容易了,只有過年時候才能見見。”

“你有幾年沒回來了,他們應該挺想念你的。”

劉彥軍是劉家長子長孫,老太那一輩老太爺是老大,爺爺那一輩爺爺是老大,父親那一輩父親也是老大,到他這一輩,他自然也成了老大,所以叔叔的孩子都是他的小弟。

小時候劉彥軍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爸老大我老大’。

老太和爺爺奶奶很疼劉彥軍,畢竟是嫡系長孫,玄孫,過年沒回來,劉彥軍已經幾年沒怎么見過幾位老人了。

劉彥軍提了一箱牛奶,又拿了一個袋子裝了一點餅干糖果,拿著向村西頭走去。

村西頭是原來的老宅基地,被一條小河圍繞,現在里邊已經沒什么年輕人了,東頭和南頭都是后來搬出來蓋的房子。

爺爺家在村西頭小河對面往北邊學校去的大路旁邊,也是后來蓋的房子,離的不遠走著十幾分鐘就到了。

來到了爺爺家,看到奶奶在廚房忙著不知在干嗎,爺爺悠哉悠哉的蹲在墻角抽著煙袋。

“爺爺蹲在墻角干嘛?”劉彥軍笑呵呵的問到。

爺爺看到劉彥軍起身說到:“沒事,閑著無聊看看山上風景。”

“什么時候回來的,去看過你老太了嗎?”爺爺問到。

“昨天回來的,今天上午才回村,還沒來得及去看老太太,等會去。”劉彥軍笑著說到。

“老太太這兩年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不知道還能活幾年?有空多去看看她,沒小輩在身邊,老太太一個人有點孤獨。”爺爺有些訕訕的說到。

年紀大了,已經沒什么忌諱的了,已經可以坦然面對生死,爺爺已經送了不少長輩了。

“明白了,我有空會多去看看的。”劉彥軍點頭同意,表示明白了。

“嗯,不對,你身上這股氣勢……”

“你入道了?”爺爺有些驚訝的問到。

“前段時間機緣巧合頓悟一次,入道了進了修行的大門。”劉彥軍不好意思的說到。

劉彥軍以前一直以為武學沒用,都把太極拳不知道丟到哪去了,只是最近幾年才撿回來,走運才能入道,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解釋。

“好好,把東西放下,跟我來。”爺爺激動的說到,把煙袋往墻上磕磕,轉身往老宅的方向走去。

走了十幾分鐘到了老宅,不過爺爺沒進去反而去了老宅對面的太爺家,劉彥軍有些疑惑,不是去老宅嗎?

爺爺到了太爺家門口,喊到:“三叔,三叔在家嗎?”

太爺在那一輩排行老三,爺爺的父親老大,還有一個老二是另外一脈,現在也只剩下一個老太太了。

“來了,來了,今天來找我這個老家伙干嘛?”太爺慢吞吞的走出來,懶洋洋的說到。

劉彥軍注意了一下太爺,發現他真的好像沒什么變化,時間好像在他身邊停止了,一舉一動沒有一點練武之人的矯健,反而慢吞吞懶洋洋的,不過越是這樣劉彥軍越感覺到太爺的可怕測不可測。

“嘿嘿三叔看小軍有什么不同?”爺爺得意的問到。

太爺轉過頭看了看劉彥軍,好像發現了什么,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此時的太爺身上沒有了慵懶,反而多了幾分上位者的氣勢,被太爺的目光盯著,劉彥軍感覺自己像是被什么野獸盯著一樣。

這種感覺,還是小時候在山里被一頭熊瞎子盯上才有過一次,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

自己入道之后就更沒有出現過了,無論是人是獸盯著都沒有這種感覺。

“好小子,竟然自己入道了,列祖列宗保佑,我劉家終于又出現了入道之人了。”太爺看了一會才笑著說到。

“誰啊,站在門口說什么,進來說話啊!”太爺的妻子說到。

“老太婆我去老宅一趟,一會回來。”太爺回頭說了一句。

太爺走在前面爺爺和劉彥軍跟在后面,一行三人往老宅走去。

打開門進了老宅,老宅很大是一種回字形結構的土木建筑,古色古香典型的徽派建筑。

宅子中間是一個三四十平方的天井,天井為原型石質結構,有通風排水透光的作用。

人們坐在室內,可以晨沐朝霞、夜觀星斗。經過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較柔和,給人以靜謐之感。雨水通過天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意為“肥水不外流”

周圍都是房間,東邊被當做祖祠,放著祖宗牌位,是家族上香供奉的地方。

其他地方的房子住人,以前是一脈的人住,后來分家都搬離了老宅,現在老宅沒人住了,只有逢年過節,才會來這里上香,打掃一下庭院。

太爺帶著劉彥軍二人直奔祖祠,先是讓二人上香供奉先祖,他在一旁禱告。

“列祖列宗在上,

現有

彥字輩子孫劉彥軍

福德深厚,天資過人,自行入道

特來感謝列祖列宗保佑

守護長老劉慶云稟告。”

每一個家族都有傳下來的輩分,是族老和德高望重之人商議定下了的,也有一直沒斷過傳承,祖上傳下來的,孔家好像就沒斷過,現在一直還在使用流傳下來的輩分。

據劉彥軍所知他們一族搬來靠山村之后的輩分是國,廣,振,慶學,華,彥,字,文,章,到他這里已經是第七輩了。

太爺祭祀了先祖,一番禱告之后,帶著二人來到了祠堂后面,走到一面墻前,在幾個位置按了幾下,墻后出現了一扇門,里面漆黑一片,太爺從旁邊拿了一個手電筒,打開往前面照去,原來是一個通道。

劉彥軍有點驚訝,還有這樣的地方,不是電視上演的才有嗎?現實中真的有?

“爺爺這什么地方?”劉彥軍問到。

“別問我,我也沒來過,進去吧。”爺爺打斷劉彥軍的話,跟著太爺進去了,‘三叔這老家伙,有點東西啊!’

劉彥軍也趕快跟了進去,走了大概有一分鐘,太爺打開一扇石門走進去,里面有點像一個書房,擺了很多書,旁邊架子上還有一些雜七雜八古里古怪的東西。

太爺把一左一右兩邊的油燈點著,又蓋上燈罩,周圍明亮了起來。

“都坐吧,有些事情該告訴你們了。”太爺走到書桌后邊一把椅子上坐著,又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讓我們坐下。

劉彥軍二人各自搬了兩把椅子,和爺爺二人坐在書桌兩邊。

“你們都知道我們劉家不是本地人,是后來遷移過來的,你們知道我們本家是哪的嗎?”太爺問到。

劉彥軍搖搖頭,看向爺爺,爺爺也搖搖頭說到:“不知道,沒聽老一輩說過。”

“嗯,我們是逃難過來的,確實沒什么好提的,不知當時是鬧了瘟疫還是鬧了兵災,我們一支來到了蒼云市靠山村,留了下來。”

“據祖上記載我們一脈來自于淮南王劉安,不過是不是真的,現在已經不可考究了。”

“你只需要記住我們一脈來自于劉安就好,別連祖宗是誰都不知道,其他的不重要,我也不是來給你講古的。”

太爺把自己都說笑了,劉彥軍和爺爺想笑又不敢笑,只能忍著,把臉憋的通紅。

“現在來說一下武學入道是怎么回事。”太爺接著正了正臉上,說到。

“入道就是領悟了氣,進了修行的大門,以前都是由師傅來帶領入門領悟氣,現在傳承大部分都斷了,只是交給你們練法,不要忘了祖宗的傳承,至于能不能成功,其實沒抱太大希望。”

爺爺有些好奇:“為什么,三叔不親自教幾個弟子領他們入門?”

“你當我不想,只是沒資源。”太爺沒好氣的說到。

“習武需要很多珍貴資源,天材地寶,珍貴草藥,內服外浴才能保證不傷到本源。”

爺爺想到劉彥軍已經入道了連忙問到:“那軍子入道了不會出事吧?”

太爺沒好氣的說到:“安靜點,一大把年紀了能沉穩一點嗎?”

“聽我慢慢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昆明市| 布尔津县| 开平市| 法库县| 泸州市| 磐石市| 胶南市| 汝阳县| 康马县| 泊头市| 驻马店市| 德阳市| 钦州市| 安塞县| 江口县| 西藏| 襄垣县| 东方市| 新乡县| 大竹县| 资中县| 新丰县| 安化县| 益阳市| 鹿泉市| 柞水县| 盐边县| 满洲里市| 道真| 越西县| 砀山县| 泾川县| 昌吉市| 太和县| 雅安市| 丰宁| 修文县| 芮城县| 石渠县|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