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件木雕作品
- 生活系技藝
- 周寅L
- 2518字
- 2019-09-08 21:17:35
工人師傅說道:“這五車貨共14種木料,總價19萬6千,因為是老顧客,零頭給您抹了,您只需要打19萬就行了。”
“???”
臥槽,這么貴?!
李勝覺得這些木料雖然很貴,那也是因為有金絲楠木料的原因,可是現在看來價格也太高了,已經高到讓他的銀行卡承受不起了,畢竟銀行卡里只有可憐的十來萬,但是眼前的五車木材原料卻要19萬,這已經遠遠超出他的支付能力了。
工人師傅說道:“我們老板說了,有劉老的面子在,小哥兒可以先試試木料的好壞。”
難得的工人師傅的話,正好李勝對于自己的初級木雕手藝也有些期待。
先回到宿舍拿到昨晚在五金店買的全套工具,準備前期工作,這些工具還沒有開磨,尋常的木雕作業工具是需要木雕師傅根據自己的手感進行磨刀的,無非就是根據木材的原料,左右手的手感,更認真的木雕師傅會考慮到天氣,更甚至客戶的具體偏好,可是系統傳輸的初級木雕手藝里居然有標注更加詳細的磨刀內容和雕刻手藝要求。
因為時間緊來不及,李勝來不及進行磨刀,所以從床底下拿出十二件作業工具,就直奔技藝店門口過去,從最后一輛貨車里取出椴木,大約二十公分長短,放在手里顛了顛,李勝覺得這根椴木跟小時候的椴木似乎不太一樣,于是又找了一根出來。
這根椴木紋理通直,結構略細,有絹絲光澤,帶著淡淡的柔軟感,一摸就知道是大興安嶺那邊出產的好玩意兒。
“看來外公的面子很大,連這種好材料都能搞到。”李勝心里暗道一聲。
在接下來的五分鐘時間里,他將這根二十公分長短的椴木,用線鋸和砂紙將表皮清理干凈,露出里面的黃白色木桿。
“韌性居然這么強?”李勝還沒見過韌性這么強的椴木,可以很直白的說,尋常的椴木因為生長環境,雖然樹干頸直挺拔,硬度很高,但是韌性很差,制作出來的木雕作品,容易開裂,除非遇到懂木性的老工人才能用來做木雕。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工廠里,只有好的機床案臺板才能采用椴木來做,可惜隨著時代的發展,懂木性的老工人越來越少,如今的椴木主要用來制造吉他等樂器的面板。
李勝不傻,很快就反應過來,“這種上好的椴木,沒有外公的面子,絕對不會運過來的。”
深吸口氣,將線鋸和砂紙放回工作袋,然后看了看生長在技藝店門口的兩棵桂花樹,此時的桂花沒有開花,只是葉子依舊鮮嫩,小葉片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頂生小葉有柄,側生小葉片近無柄,總葉柄比較長,有散生皮刺和腮毛。
就是它了!
身旁有桂花,腳邊有作業工具,手中有準備好的椴木片。
“吱……咔……滋滋滋……”
這一刻雕刻大師附身,李勝手中動作不停,每個動作都沒有絲毫多余,也沒有絲毫花哨,就像是那些干了一輩子的雕刻師傅似的,戴著金絲眼鏡的臉上帶著前所未有的認真和專注。
摘下一片桂花葉作為原型,然后找來紙筆,照著摘下來的桂花葉子,連帶葉子外面的鋸齒,全部畫在前期準備好的椴木片上。
用線鋸將葉子從椴木片上,沿著畫著線的外圍兩毫米鋸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李勝小心翼翼,雙手非常穩,避免使用線鋸的時候會出現手抖的情況鋸壞掉,或者因為鋸的沒有那么平整,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椴木片的另一邊,一定要鋸到線內,非常考驗雕刻者的能力。
到這個時候,椴木片已經有桂花葉的雛形了。
李勝擦了擦額頭上的熱汗,取出1.8厘米的圓弧刀沿著邊緣修整葉片,在這個過程中,他知道距離最艱難的一步更近了,那就是修整葉柄。
一般雕刻樹葉,都會將葉柄放在最后,因為在修弧度和挖凹的時候,會用力握緊葉柄,如果葉柄提前修的太細,很容易不小心用力過度掰斷。
而這一刻,李勝選擇同時修整葉片和葉柄。
這種大膽的行為,只有一些從事木雕行業幾十年的木雕師傅才有這樣的能力,而李勝第一次動手卻輕而易舉的做到這種程度,不得不承認他的雕刻能力非常強!
挖出葉子凹處之后,李勝開始下一步的雕刻工作了。
雕刻紋路!
在雕刻紋路之前,他取出120目砂紙和240砂紙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打磨了一遍,打磨好之后,畫上脈絡中間先畫桃線,然后開始用0.5厘米的圓弧刀淺挖中間的主紋路,在這個時候下手力量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成品效果。
主紋路挖掉之后,刻畫出其他的紋路,然后用平口刀斜著用刀一腳刻線,輕輕挖掉分線紋路處的木塊,避免影響到接下來的雕刻。
在這樣的雕刻過程中,李勝手中的動作如同行云流水,細心而又耐心將整個椴木片背面的桂花葉分線紋路雕刻出來,挖掉多余的椴木塊,整體的工作任務只差最后的一步了。
打磨!
在木雕的雕刻過程中,前期準備工作,中期的雕刻過程,后期的打磨收尾,是重要的三步,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最后一步的打磨。
越到最后關頭,越不能掉以輕心,否則會導致前功盡棄。
這是每個成年人都懂的道理。
對于從事木雕行業的李勝來說,理解這個道理,比尋常人更加深刻一些。
木雕的打磨比其他物品的打磨更為艱難一些,必須要用到人工方面,要將制作出來的木雕達到近似于拋光的效果,一來需要使用的磨料粗細,號越小,粒度越細,號數越大就越粗。
把木雕研磨拋光,用粗號研磨,再用細號認真打磨,僅僅只有幾毫米的葉片厚度,稍微一個不慎,就會導致手中由椴木片雕刻出的桂花片斷裂,這對于木雕師傅的手藝和心態有很高的要求。
李勝心里很緊張,這是他第一次親手制作木雕工藝品,沉默了兩秒鐘后,他深吸口氣,小心翼翼的抬起左臂擦去順著臉龐流淌而下的汗水,然后取出400目砂紙折疊起來,用砂紙角仔細的打磨打磨拋光后的木雕很亮,最后再用干毛巾擦去磨粉。
而到這個時候,整個雕刻工藝品,最后的效果已經呈現出來了。
雕刻一片由椴木為原材料的桂花葉,需要多久呢?
尋常的木雕師傅需要半天時間,而在李勝的全神貫注下只用了半個小時。
半個小時后,已經雕刻出來的桂花葉就出現在他的眼前,桂花葉片上面的紋路清晰可見,除了葉子枯黃之外,整個椴木雕刻出的桂花葉片,與旁邊栽種的桂花一模一樣!
什么是以假亂真?
這就是以假亂真!
這片雕刻出來的桂花葉比自然生長出的桂花大了兩倍有余,只是自然生長的桂花跟眼前這枚雕刻出的桂花葉,無論是紋路,還是手感,完全摸不出絲毫差別。
桂花葉被他托在手中,仔細的看著,這片桂花葉是橢圓形的,像一只小船,黃白色的葉片上有一根又粗又長的莖,格外明顯。正面摸起來十分光滑,周邊還有一條黃色的框,葉脈就像是人類的血管一般,又細又長,很美麗。寬大的葉子背面凹凸不平,樹葉邊上排列著大大小小的鋸齒狀,看起來粗糙極了。
伸出手指摸了一下,竟然有被扎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