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淳哭累了便在沈一念懷里睡著了,沈一念將人輕輕放在床上掖好被角。沈一念心里堵得慌,若是祖父在沈一念尚可對太后說上兩句排解,可在這里她不可以,于淳還要依靠于她。就這樣在床邊靜靜看著于淳的睡顏,將心中的苦愁按下去,輕輕撫摸著著于淳的發絲。
醫士已經將藥備好了,于淳還是沒能接受這件事,沈一念只能將時間延長,還能延后一個月在勸勸于淳。
國都之中傳來消息,沈姣雖未醒來卻也在恢復早早的就應當清醒了,照顧沈姣的人都是吳貴君的人外人也不能靠近,至今為止沈姣還是沒能醒來,但朝臣并不知道。大夫栗蓓上書當立二皇女沈悉為太女,以沈悉歷練有成人品貴重且知人善用、丞相訴狀反對認為當立沈一念為太女,沈一念守護邊關多次戰勝,又解決了大月心頭大患,既嫡又長,沈一念太女這個位置當仁不讓。可宜王多年不曾又后嗣不得不為皇室后嗣考慮啊.
“臣以為陛下早早的便將大皇女封了王還有自己封地分明就沒有以大皇女為太女的心思,丞熄了這個心思,太女是未來君主不當以嫡長而論當以賢能而立,宜王與二皇女都是有才能的,但宜王征戰沙場多年性喜殺伐,實在不像是仁愛的君主,還是二皇女為好”栗蓓反駁道
“霽國為宜王封地,多年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焉能不表明宜王是個賢明之人“諸葛梁橫瞧著栗蓓。二皇女留戀美色,說她知人善用更是荒謬,做出來的樣子,剛愎自用也是常有的事。比之還不如四皇女,只是可惜了四皇女身有殘疾否則也是可當太女的人選
栗蓓啞口無言
”此事當是陛下定奪,朝堂之上你二人爭吵什么“太尉吳瑯站出來道“蘇大人怎么看”看向在一旁的丞相蘇莊
蘇莊看了吳瑯一眼,笑笑“自然”,如今京城的兵力都在吳瑯手中,陛下也已經許久沒有露面,宮中敏兒都不知內情,此事絕不是陛下受傷了那么簡單但是為文官此事還有些棘手若是宜王殿下在國都中會好上許多。
沈悉聽著眾人各執己見無非就是沈一念和沈芯。
沈悉瞧著這幾日上書的奏折擁立她為太女的人居多,至于那部分不說話的,既不是同一條舌頭未來割了就是。
楚寧手端著藥盞,垂著淚“陛下快些醒來吧”
“皇貴君,吳貴君來了”宮侍進來稟報,皇貴君近日照顧著陛下,衣不解帶事事親為陛下昏迷許久皇貴君也蒼老了許多,養護多年的長發也有了染上了霜色
楚寧匆匆抹去了淚水“讓吳貴君進來”
“哥哥這樣沒日沒夜的照看陛下人都消瘦憔悴了許多,這樣下去陛下還沒醒哥哥就先病倒了那可怎么好”吳貴君過來與楚寧見禮“先下去歇息歇息讓弟弟照看片刻吧”
“也好”皇貴君留戀著看了沈姣許久。吳末照顧沈姣他是放心的,他也察覺出了自己身體不對勁,吳末言之有理他須得看護好自己等陛下醒來
吳貴君吳末如今三十有六瞧著卻依舊年輕,說是在照顧沈姣其實不過在一旁瞧著連被子都不肯掖一掖深以為會勞動了自己。見沈姣在昏迷中咳嗽,厭惡的讓人將沈姣扶起來靠著,端起藥盞“你們出去吧,本君伺候陛下”
待人都下去了吳末看看沈姣笑得柔美,打開戒指上的開關,粉末從戒指落盡藥盞里,吳末輕輕攪了攪“陛下喝藥了,早些醒來,臣和芯兒都惦記著您呢”藥一勺一勺的喂下去
此藥是不會立即要了沈姣性命的只會讓沈姣身子情況一日比一日糟,待沈姣醒來已是日落西山,朝中如此多的大臣支持芯兒,待沈姣醒來沈姣作一份傳位的詔書一切都理所應當了。若不是玉璽找不著根本不用沈姣醒來。將藥盞放下,便坐在一旁撐著腦袋看著沈姣的狼狽模樣嘴角的勾著獨自笑得開心
蘇椏知道陛下受傷的事情不簡單,但是顧及著自己孩兒也相信后宮之中雖有明爭暗斗卻也相信吳貴君和楚皇貴君都世家子不會不明白何為公何為私什么事大什么事小。斷然不會不顧陛下的身子不會不顧家國天下,便也從來沒有疑惑過什么連著母親讓他打探消息,他都記得后宮不得干政始終沒有過問,楚皇貴君位份高于他又是皇室子眼界也比他高上許多不讓他探看陛下他便不惹麻煩,相信他們會照顧好陛下的。直到四皇女沈悉求到自己面前,蘇椏方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忙讓人去書信給母親。
他才知道陛下其實一直在受傷昏迷而非吳貴君所說的無大礙,既然昏迷這些時日里處理國政之人是誰?蘇貴君只覺得后背發涼。他從未想過吳太尉與吳末還有二皇女竟然有謀反之心,連楚皇貴君都被蒙在了鼓里若不是四皇女發現得及時此事不知要瞞到何時陛下又會怎么樣。
蘇莊見宮中來信亦是背后出了一陣冷汗,忙請了沈悉來議事,沈悉雖有腿疾卻也得女帝看重兵權沈悉自然是有份的
只是雖說貴君貴君將事情言說了可到底空口無憑,需要些許時日。
“父妃還要繼續錯下去嗎?不為了女兒想要的皇位父妃就不為母皇想想?”沈悉見自己的父妃以及不為所動,始終認為吳貴君不會害母皇,且現在母皇未能醒來若是將母皇昏迷的消息放出去定然使得朝廷動蕩這是他不愿看到了
“他當真給陛下下了毒?”楚皇貴君難以置信
“您自己查一查便知道了何必問女兒“沈悉知道自己的父妃什么也不在乎包括自己這個女兒他也不那么在乎,他只在乎沈姣,事事以沈姣為重,便是沈姣要他的性命他也給即便是沈姣已經多年不踏進這長寧宮中。這件事情她也沒有把握吳末將母皇的宮殿圍得極好幾乎沒有其他人能靠近,連著母皇的暗衛也不知道怎么被收買了但是依照御醫所言母皇長久得不醒來便是不對勁
蘇莊去尋了早已經回鄉養老的三朝元老王淵,她原是陛下的老師,是不是陛下的字一看便知,且此時宜王不在國都,九王也不在,王淵出山也能穩一穩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