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說道,賈詡為什么敢如此斷定曹操不殺張繡?再說曹操兒子的死與賈詡也有一定的關系,而且曹操還與原配夫人鬧翻了;這里要說一下;就是曹操的夫人原始丁氏,她是沒有生育能力的,就收養了當時曹操與一個妾生下的兒子,這個就是長子曹昂,且其生母死的也早,丁夫人視如己出,因曹操的春分得意,致使曹昂死于叛亂之中,于是這丁夫人與曹操鬧得不可開交,最后曹操讓丁夫人滾回娘家。之后曹操有點后悔,于是便親自去求丁夫人回來,那是求爺爺告奶奶,丁夫人就是不搭理他,最后也只好作罷,又跑去找其老丈人,說丁氏尚還年輕,別讓她受了委屈,把她再嫁了吧;由此可見曹操胸懷還是挺開闊滴,若是換一個人可就不如曹操了;那么最終丁夫人也沒有回到曹操的身邊,但也沒有再嫁;你想,曹操的女人誰敢娶啊,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嗎,再說以丁夫人的心氣兒,也不會再嫁了。
看到這兒,我們不得不服賈詡看人還是很準滴。果然,張繡來到曹營時,曹操親自出來相迎,只字不說曹昂和典韋的死,而且對張繡和賈詡都很客氣,比對待自己的老部下還親,這也是在賈詡的預料之內。不過曹操的兒子曹丕可就對張繡不太客氣了,一看到張繡,那就是怒視相望。張繡自是心虛,于是便想請曹丕吃飯,以緩解一下氣氛,誰知曹丕并不領情:你殺了我哥,還好意思請我吃飯。后來張繡就莫名其妙的死了。有人說是曹丕干的,但又沒什么證據,但是張繡的兒子確實是死在了曹丕的手里。賈詡料定的十分正確,袁紹雖然人多勢眾,但還不是曹操的對手,在赤壁之戰中,曹操一舉旗開得勝,從此袁氏集團便開始走下坡路,不久后便被曹操給徹底平定了;從此,四世三公的袁氏集團覆滅,從三國中退出了舞臺。
也就是在這之后,賈詡像變了一個人,對于曹操的封賞也是接受的少,退去的多,大多時間都是在家里生息養心,從不和外面的人交往,就是娶妻嫁閨女也都是找平常人家,從不攀附高枝兒。這也許正是賈詡的明哲保身之計;因為曹操的能臣謀士有很多,不缺他賈詡這一個,若是自己爭著出風頭,也許會死于這斗爭之中,那若是結交好友,又怕曹操疑心太重,恐對自己不利,那就只好賦閑在家了,這也是歷史上的賈詡不出名的原因。但這又并不能代表著賈詡才能和謀略不如別人;你看,像周瑜這樣的雄才之輩卻是被氣死(當然,真是的歷史并不是這樣的,三氣周瑜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故意神話諸葛亮寫的;再說,周瑜是病死在討伐益州的途中,與諸葛亮也沒太多的關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是在討伐曹魏的途中病逝的,與其說是病死,倒不如說是累死的;司馬懿謀劃了一生也沒能代魏自立,反而還和其兒子司馬昭留下了千古罵名;不是有句話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惜司馬昭也沒能成功,最后是由司馬懿之孫司馬炎代魏;說起來也是祖孫三代的篡位陰謀才得以實現,實在是丟人啊,就連其后代也感到羞愧,你說他們的這個江山能做得長久嗎。
確實,賈詡雖然沒有太多的展現才能,卻因為一句話安然過了一生,當時他說了什么呢?原來曹操當初是想廢了曹丕,另立小兒子曹植為世子,是賈詡出面制止,說丞相現在更換接班人實在是不合時宜啊。再說曹丕和曹植還是同一個母親;最后曹操也沒有更改決定。當曹丕上任以后自然很是尊重賈詡,給了他很多得封賞,賈詡一直活到七十多歲,算是非常的長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