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不然之請

  • 三線
  • 榕之子
  • 4537字
  • 2019-08-29 16:56:10

聽到鑼響和狗吠,睡不著的周東寶一個骨碌跳了起來,趕緊披上衣服,將床頭那桿磨得錚亮的魚叉拿在手走出門。

“該不會又來老湯了吧?”

老湯是豫東地區對土匪的俗稱,他們打家劫舍、敲詐勒索無惡不作。為此,像周家莊這樣的大村都成立了自己的護衛隊,晚上安排人值守,一有消息就鳴鑼示警,全村壯丁一齊出門防御。

甚至還以村莊為單位,加入松散的農村互助組織——大刀會,十里八鄉連成一大片,擊鼓為號互相支援,共同抵抗大股土匪的騷擾。

國民政府講究政權不下鄉,逼得手無寸鐵的農民,不得不自力更生組建保護家人財產的松散民間互助組織。

這時,周大坤也穿好衣服從正房走出來,他手中拿著一把黝黑的大砍刀。

豫東地區靠近少林寺,自古以來都有習武的傳統,因此民間武術繁榮,刀槍棍等傳統武器隨處可見。

為了抵御土匪,周家莊每家每戶都存有自衛利器,顯示出極其彪悍的民風。

“不會是又過兵了吧!”

過兵指的是軍隊從村口經過,中央軍近一個月來了好幾撥人經過,有時會要求就地籌糧和派向導帶路。每次過兵,便由保長和地主出面應付,都會搞得周家莊雞飛狗跳一場。

父子倆對鳴鑼報警聲的判斷不同,但都抓緊時間拿起武器,點燃火把準備出門跟村里人匯合。

周家莊自清朝后期成型,歷經百余年建設,在村莊外面形成了兩道防線。

第一道是為了抵御洪水內澇災害,距離村口位置80米之外位置,特意修建的4米高圍堤,環繞村莊外圍一圈。該圍堤跟雄偉堅固的十幾米黃河大堤相比不值一提,但抵御一般的內澇災害卻沒有問題。

如果從天空往下看,可以看到黃河大堤附近大大小小村莊外頭都圍著一層土堤,猶如星羅棋布的小泡泡存在。

曾經周圍十里八鄉一同遭遇內澇,周家莊的圍堤硬是足足抵擋了五天五夜,堅持到洪水退去,保護了村莊財產不受損失。而隔壁村的圍堤只抵擋了一天一夜就潰堤洪水入村,好壞對比下致使周家莊的圍堤威名響徹四方。

第二道是封閉整個村莊的寨墻,將周家莊變成了一座土堡壘。

周家莊的寨墻始建于清朝,初期只是為了防御洪災就地取材,圍繞村莊一周,挖壕溝起黃土,夯壘寨墻。后來清末民國初年兵荒馬亂,寨墻進一步擴建加固加高,上面可以容納一輛馬車通過,高度也達到8米,成為了守護全村的土長城。東西村口各有一道寨門,方便村民進出,每到晚上就緊閉,安排人值守。

一有風吹草動,就鳴鑼示警,全村壯丁拿起武器就上寨墻堅守。

牢靠的寨墻讓周家莊近些年避免多次土匪老湯侵襲,是全村人的保護神。

主導守村防衛事宜自然是地主家的大保長,他們家養了有20桿槍的護院隊,前些日子還從過兵的中央軍手中買到了1桿輕機槍和一大批子彈,更是實力大增。

地主家荷槍實彈的護院隊,再加上手拿長矛、大刀等利器的農民壯丁,算起來足足有200多人,構成了周家莊的護衛力量。可以說,周家莊是附近村鎮之中自衛實力最為強悍的村莊之一。

待周大坤父子倆登上寨墻,借著火光果然發現外面又來了一大幫中央軍,土黃色軍服和青天白日徽章足以證明他們的身份。

自古以來民不跟官斗,尤其過路中央軍火力兇猛,依靠周家莊的寨墻無法抵抗。

“二保長咋不見人影?”

“去城里看女婿享福了唄——”

看來二保長陳興旺外出,還是被不少村里人知曉,深夜中大家擠在寨墻之上緊張之余不免互相嘮嗑幾句。

周東寶緊握著魚叉,牢牢盯著火光下中央軍手中的漢陽造步槍,心中不免羨慕想道:要是自己也有一桿這樣的槍,打起鳥來該多威風。

經過互相喊話問清來意后,大保長周賜福趕緊叫人打開寨門,迎接中央軍的長官進村,徑直安排到他們家大宅子商議事項。

至于聚集起來的村民,則各自散去回家睡覺,而城外的一個連隊的中央軍也隨之進村休息。

有了中央軍駐守,給一百個膽子土匪老湯都不敢來。

次日一大早天剛亮,周大坤家就響起砰砰敲門聲。

開門一看,赫然是大保長周賜福和兩位身穿土黃軍服的長官。

“該不是要拉丁吧?”

剛睡醒開門的周大坤頓時困意全無,心中不免冒出這樣令自己心驚膽戰的念頭。

“周一刀,你兒子呢?這兩位老總要找人帶路去趙口河堤,東寶不是很熟悉那一塊的地形嗎,讓他帶著老總去探路。”

大保長周賜福的話顯然沒有得商量余地,他們都找上門來了,容不得周大坤拒絕。

“帶到河堤處就放俺家東寶回來了吧?他才十五歲……”

望著看上去兇神惡煞的兩位軍爺老總,周大坤雖然有些害怕,但為了兒子周全還是開口詢問,并且強調他還未成年。

“放心吧,老鄉,我們只是找人帶路去河堤看看。據周保長說你兒子經常帶一大幫小孩在那一塊區域玩耍,對地形很熟悉。我們需要一個向導,保證晚上讓他回來吃飯。”

其中一位打頭的中央軍長官努力擠出善意的笑容,回答了周大坤的問題。

“東寶——”

事已至此,容不得周家人反對,周大坤開口叫了大兒子下來。

應了一聲后穿好衣服出來,一看要跟兩位軍爺老總走,周東寶也有些忐忑。要知道他雖然在村里孩子群中當頭,但跟保長和軍爺相比,就是未曾見過世面的羔羊。

“帶路而已,又不是去打老日,怕什么!再說,跟著軍爺老總走有好處。”

看到周東寶畏首畏尾的做派,大保長周賜福不由分說,直接一把將其拉出了家門。

“東寶,晚上俺們等你回來吃飯——”

看著大兒子隨人遠去,周大坤拉開嗓子大喊。

“中!”

對著家門揮揮手,周東寶踏上了向導之旅。

“小兄弟,別害怕,沒吃飯吧?這塊烙餅給你。”

走出門口小巷后,領頭的中央軍長官像變戲法一樣,從口袋中掏出一塊烙餅,遞給了周東寶。

要知道普通人家只有逢年過大節才能吃到用白面粉做成的食物,長官拿出來的這塊烙餅很明顯是早上從地主老財家帶出來的東西。

全村就地主老財家有本錢經常吃白面喝白酒,普通人家只能過個眼癮。

“嗯——”

咽了一下口水,還沒吃早餐的周東寶接過烙餅就啃,因為它散發的香味實在太過吸引人。

既然已經答應跟他們走了,多吃一個烙餅也夠本,要知道前些天去趕集時玉米烙餅的價格可不便宜,已經從當初的1個小洋(小洋也叫銀角,1銀元法定兌換12個銀角)漲到了2個小洋。而手上的這個白面烙餅,沒有4個小洋絕對下不來。

國民政府自1935年大力推行廢銀改元政策,即為了統一全國貨幣,將銀元停止流通,改換成政府新發行的法幣。

但在城市之外的農村,銀元和銅元還是流通的主力,法幣的普及還任重道遠。主要流通單位還是銀元、銀角和銅元,1個銀元等于12個銀角,又等于400個當十(即面值十文)的銅元。

銅元不是銅錢,中間無孔,而有孔的1個銅錢是人們常說的1文錢。清末時銅錢數量太多攜帶不便,便開始鑄了銅元替代。當前市面上常用規格是當十、當二十文使用面額的銅元,不過由于政府開始以法幣作為唯一貨幣,銅元流通數量開始慢慢減少,被10分、20分面值的鎳幣替代。

為了招待軍爺老總,看來地主老財家可沒少下本錢。

趙口河堤區域,周東寶時常帶著一幫孩童去玩耍,熟悉本村情況的大保長周賜福找上門確實是找對了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孩子王的頭銜讓周東寶當仁不讓領了眼前差事。

“小兄弟,你們這有些年頭沒有發黃水了吧?”

黃水是黃河流域對洪水的統稱,主要是指黃河決堤或著漫堤后引發的大洪水。普通內澇的話,夠不上黃水的規格。

“自俺記事起,黃河大堤就沒出過事,尤其趙口這一河段更是年年耗費重金組織大家修護,又有‘趙口金堤’的說法。

俺爹說,河堤是河神的乾坤袋,將黃水牢牢裝在袋中間,不讓它們禍害老百姓。”

吃人嘴短,一個烙餅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周東寶不再畏縮敢跟老總們聊起天來。

“乾坤袋——金堤——”

發問的老總聽完后,沉思著重復了這兩個詞。

“建功兄,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現在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關頭,你我早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至于對錯,只能留給后人評說了。”

另一位肩上印著少校軍銜的老總拍了拍同仁的肩膀,義正言辭道。

接下來,氣氛變得沉默,兩位老總都不再說話,只是埋頭一再催促周東寶抄近路抵達。

花了50分鐘,多虧周東寶認路,比其他線路要節省了近半個小時,三個人終于抵達了黃河趙口大堤段。

只見黃河大堤比地平面要高出12米左右,可以說整條黃河就是一條“懸河”,高高流淌懸掛在人類生活的土地之上。

一旦決口的話,就是覆頂之災,生活在附近流域的人們都將家破人亡。

放眼望去,只見黃河之中不時有揚帆木船駛過,朵朵白帆猶如天空中潔白的云朵般映襯在炎黃子孫的母親河上。

傳說中暴躁的黃水在兩岸堅固大堤的駐守看管下,顯得非常溫順聽話,變害為利造福著兩岸數千萬的炎黃子孫。

“頂部寬8公尺(1公尺等于1米,當時法定通用計量單位),底部寬約30公尺,上面是大路可以通行汽車。堤身高出水面10公尺,水面和堤外陸地落差在2公尺左右——”

“堤內側有斜面石基,大堤主體為土石混筑而成,十分堅固……”

一到河堤,兩位老總就四下查看,并不時相互交談,撇下周東寶一個人在河堤上呆坐。

“小兄弟,過來,還要麻煩你一趟!”

為首的那位國軍長官舉手對周東寶招呼道。

“你趕快回村,將這張紙條交給保長家的軍官,然后再領著他們前來大堤跟我們匯合。”

長官一邊說,一邊拿著紙條在上面用筆寫字。

他們原本打算先來看看,沒想來到了現場就按捺不住直接開始了前期勘探工作。

“可俺只答應帶你們來這里,沒說還要再回村跑一趟。要不順路回家替老總們送信,屆時俺就不過來了。”

一來一回可又是2個小時行程,周東寶可沒那么傻白跑路。近段時間跟在父親身邊學習,他牢記不能做虧本買賣。

“要不這樣,就相當今天我們雇傭你當向導,只要你能完成我們交辦的任務,就給你1塊錢報酬。”

1元法幣對周東寶來說可是大數字,相當于可以買到4個玉米烙餅。

要知道在抗戰初始當時中國貨幣表現堅挺,1938年4月份按匯率計算1美金等于3.75元法幣。雖然隨著侵華戰爭從淞滬向內地蔓延,法幣開始松動貶值預計年底翻一倍,但在6月份的話1法幣還是很值錢。

“這個的話,嗯……”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父親教給自己的另一條經商門道。

周東寶故意徘徊不主動上前答應,就是等待對方先給錢到手再說。

“1塊錢先給你,反正我們可是知道你家住在那。你必須在中午前將人帶到大堤上,否則不光1塊錢收回,還要軍法治你延期之罪!”

也許是著急趕時間,一看周東寶做派就知曉如何應對,國軍長官將1塊錢和1張紙條一齊遞給了周東寶。

“老總,你們放心,保證誤不了事!”

錢一到手,周東寶撒腿就跑飛奔回村,因為1塊錢帶給他充足的動力。要知道他全副身家(包括歷年壓歲錢和父母給的零錢)多年積攢下來不超過5毛錢。

以前周家過年壓歲錢是一個當十銅元,去年趁廢銀改元東風才換成了新制的10分鎳幣,趕集時買幾顆糖和兩個饅頭就所剩無幾了。

由此可見,民國政府貨幣體系的混亂,單是周東寶一人,多年下來就收藏有大清朝、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以及地方軍閥發行的不下10種各式各樣流通零錢輔幣。

突發橫財,周東寶穿著布鞋飛速在小道上奔跑,一路盤算著屆時到集上給妹妹弟弟買些好吃的過嘴癮。

時間過得飛快,喘氣不止的周東寶回到村里,直奔地主家將事情經過簡述了一遍并把紙條交給了門口的士兵,還趁他們緊急集合之際跑回家報了一聲平安。

看到家門口出現周東寶滿頭大汗略顯狼狽的身影,周大坤和婆娘才放下一直惴惴不安的心。

得知大兒子還要帶人繼續去趙口大堤,預計天黑才可回來,周大坤從家里大鐵鍋內拿了兩個熟山芋給他,相當于對付一頓午飯了。

為了給家人帶來驚喜,周東寶刻意隱瞞了1塊錢報酬的事項,打算屆時買了好吃的回來再明說。

回到地主家外曬麥場,土黃色軍服的士兵們已經集合完畢,他們除了背著槍械之外,還從地主家借了許多鋤頭、鐵鏟和籮筐之類的物件。

待周東寶引路,一行百余人就浩浩蕩蕩從周家莊出發前往趙口大堤,從而引發了接下來的軒然大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南县| 马龙县| 洛南县| 柳林县| 澄城县| 长寿区| 定襄县| 阳谷县| 赞皇县| 绥江县| 城市| 玉环县| 开阳县| 司法| 娄底市| 通海县| 日土县| 巍山| 德格县| 南京市| 巴东县| 临湘市| 霍山县| 安远县| 广元市| 饶平县| 湖口县| 青阳县| 邢台县| 潼南县| 丹阳市| 中西区| 象州县| 五常市| 舟曲县| 措勤县| 泾阳县| 延寿县| 永嘉县| 拜泉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