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聞言,捋了捋胡子,又瞟了眼張貴妃,張貴妃則滿臉溫柔的在給皇帝剝著荔枝,似乎一切都不關心了。
皇帝不知道張貴妃為何此時提起這林如海,難道只是賈史氏的原因?未必這么簡單吧。
想了想又問趙德海道:“這林如海現居何職?與賈家關系如何?”
每一屆朝廷科舉,禮部都要詳查三甲人員的身家底細,尤其是三鼎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趙德海作為大太監,哪怕二甲三甲的資料不清楚,也不會不清楚三位一甲出身的底細,既為了自己能夠尋得可用之人下注投資,也為了隨時應對皇上詢問。
所以趙德海此時聽了陛下所問,只略作思索,就回道:“陛下,林如海點選了蘭臺令史,剛入職不足兩個月。至于與賈家關系,在老奴看來,應該尋常吧!”
皇帝奇道:“關系尋常?怎么說?”
趙德海道:“陛下,林如海現年35歲,是十一年前中的進士,次年來京赴考未中,倒是被當時健在的榮國公賈代善看中,將時年19歲的小女賈敏許給了他。
成婚后,二人便回了姑蘇老家。兩年后林如海生母病逝,又兩年其父林同文也死了,于是這林如海便又在姑蘇守孝五年,一直到今年春闈才參加的會試,并且一舉高中探花。
而且,老奴聽聞,這林如海酷愛讀書,自從娶了賈家小姐之后,九年來一直無子,連納了兩房小妾,也均無所出。
只今年春,才得了個女兒,還是個先天元氣不足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養活得下來。
所以老奴想來,賈林兩家的關系,應該也只能算是尋常親近。”
皇帝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畢竟這林家如今只林如海一人,上無父母,下無后人,只一小女,還先天不足,倒也是個可憐人了,賈史氏心疼小女,抹開面子為這女婿開個口,想來也是人之常情。
唉,畢竟也都曾是開國勛戚之家,如今竟然落魄至斯,崇康帝心中也有些不落忍。
加上其如今家中丁口簡單,倒也確實可以用一用。
不過這林如海雖然年歲不小,但是今科剛中,資歷還遠遠不足,眼下倒也不宜再動。還是按照慣例,且先讓他再等幾年吧……
……
于是這才有了次日上午,傳旨的太監,快馬來到代州府宣旨一事。
通知完賈蓉,周知府便先行了。
長這么大,除了當年科舉殿試時,老遠的見過皇帝一次,至今還從沒再見過皇帝,更別提單獨面圣了,周知府簡直是激動地恨不能插上一對翅膀,立馬飛到五臺山上。
.
而賈蓉則通知了鐵梨花自己要去五臺山面圣的事情。
對于凡人來說,這恐怕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事了,由不得不重視。
都不用賈蓉解釋,鐵梨花就要返身為其準備路上的食水。
被賈蓉制止,便又命娟兒快去取雨具來。
原來明日就是七月初七了,又稱乞巧節。
在山西,這個節日幾乎是年年必過的,可能是因為山西正是牛郎織女故事發源地的緣故吧,本地人稱這日為“天河配”。
不僅姑娘們會向織女乞巧,希望得到針織手藝,就是小伙子們也會向牛郎祈求耕作的技巧。
同時,山西每年的乞巧節,幾乎都會有雨,所以當日外出的人,都得帶上雨具。
從娟兒口中得知明日就是七夕時,下意識看了眼鐵梨花,發現其也正羞紅著臉,低下了頭去。
賈蓉便也笑著穿上了娟兒拿過來的斗笠蓑衣,這才施施然的出了門。
……
賈蓉要在山間穿梭,那太簡單了。
羽衣一穿上,就跟飛行衣似的,根本沒必要與周知府同路,頂多等快到時,等等他,回頭一起就行。
渡過滹沱河,很快便上了山道。
挑了個罕有人至之處,收了蓑衣斗笠,換上羽衣,便開始迅速飛竄。
只小半個時辰,就過了五六個山頭,眼見離五臺山地界也不遠了,便落了地,收了羽衣,準備到周知府必經之路上等著。
.
途中看到了幾只鹿,一時心癢嘴饞,便以最快的速度跑過去,秒速起碼有二三十米,然而鹿的靈敏和速度也非常驚人,并不比他慢多少,搞得賈蓉追了半天,只抓到了只小的。
心中非常不滿,便從納袋里取出繩子,將小鹿栓在一旁樹上。
又做了個繩套,想要逮住那只鹿茸最大的公鹿。
于是一人一鹿便開始了山林追逐戰。
時而跑到山谷,時而又追到山腰,時而又下水渡河,時而又在山石間障礙跑。
賈蓉是越追越氣,越氣就越想拿下它。
然而當賈蓉追到一處茂密樹林中時,突見那頭公鹿就立在一顆粗大的樹下不跑了,正轉頭看著他。
.
賈蓉見此心中狐疑,再看向那顆粗壯的樹時,心下陡然一驚,想起此地乃是黑松樹精掌管的地界,眼前這棵樹,雖然不認識品種,但也可以確定這不是松樹,不過想來,也該是那顆松樹精手下一員吧。
為了頭普通野鹿,委實不值得跟此界山神的勢力對上。
當下再看那頭鹿時,只覺得這鹿的雙眼中似乎充斥著挑釁和憤恨之情,讓賈蓉都懷疑這頭鹿是不是也成精了。
不過心中既然已經打了退堂鼓,便也不想繼續在此逗留,雙眼盯著那顆大樹,就開始緩步后退。
.
緩緩退出了數十米,見那顆大樹始終沒有動靜,遂放下心來轉頭開始加速。
然而順著來路一直跑了一兩千米,也沒能出了這樹林。
賈蓉明明記得,自己追著那頭鹿,進了這樹林后,并沒有跑太久,頂多三五百米就不得了了,怎么可能自己已經走了這么遠,還沒有出去?
這絕對不正常,不用說,賈蓉心里也明白,自己肯定是著了松樹精的道了。
要不然就是剛才那棵樹干的好事!
也不知道自己是中了幻術,還是被困在類似陣法之類的地方。
舉目四下望去,視野范圍內全是幽暗的高大樹林和野花野草,連光線都被密密麻麻的樹葉遮擋住了。
便是爬到了樹上,視線所及之處,也還都是樹葉,這讓賈蓉很是無奈。
賈蓉知道,對方出此招,應該是懲罰意味更濃一些,如果想要傷害自己的話,手段該不至于這般溫和。
再說自己只是想獵捕一頭鹿罷了,至于外面那頭被自己綁了的小鹿,估計此刻已經被救了吧。
所以雙方也沒結下任何仇怨,想來自己也應該安全無虞。
況且,對方肯定也是知道自己是有道行的,哪怕是顧及自己背后那莫須有的師門勢力,他一小小山神,也斷然不敢給自己太難看才對。
想通了這些,倒也安心了許多,開始專心觀察四周情況,看看自己到底是著了什么道,不能吃了一次虧,一點長進都沒有。
……………………………………………………
PS:關于林如海一家的設定。
我有在段評中寫,不過近期的一切評論可能都看不到,點娘不知道在鬧什么幺蛾子呢!
言歸正傳,文中對應的是公元1707年丁亥年,也是林黛玉出生那年,嗯,屬豬的(生日是農歷2月12)。這一年的清朝也確實有會試和殿試,所以被曹大大參考了年份時間線也合情合理。
包括五年后,冷子興說起林如海乃前科探花,也對應的是這一屆。
至于設定林如海是十年前會試不第,娶了賈敏,我認為這個設定比較合理。
首先,賈敏和二太太王氏不和,王氏現年至少三十四五歲,嫁入賈家18年以上。賈敏若和王氏年齡相差太大,王氏根本不會把她同等對待,頂多會覺得是個孩子。所以二人相差應該不超過五歲。事實上,從黛玉身上可以推測,應該是賈敏自幼極為受寵,加上有才情,所以王氏入門后,賈敏應該是大小姐派頭很大,根本看不上王氏,這也導致后來的王氏一直看不上黛玉。
而古代又不存在晚婚,更講究門當戶對,加上賈母又特別偏愛小女賈敏。
這諸多因素一糅合,我認為最為合理的解釋,就是十年前,賈代善和林如海之父都健在時,二人成親的。如此才門當戶對。
否則賈母應當不會舍得愛女遠嫁,而且還是嫁給一個家中無官無爵,甚至無依無靠,僅有一個舉人功名在身的林如海。
如果林如海會試過了,那殿試只是過個場罷了,必然也是三甲出身了。
所以林如海必然是落榜后,被賈代善看上,才將賈敏許配過去。
賈代善看上他啥呢?估計是執著認真,以及鉆書袋子的品性吧,畢竟從賈政的品性上可以看出,賈代善是崇文的。
而從林如海婚后有妻有妾,卻十年無所出來看,他的身體很可能有毛病,啥毛病?我估計是累的。因為黛玉和她早夭的弟弟,是連著懷上的。
黛玉或許是命中注定,那個弟弟則可能是林如海高中探花,終于得到一時放松,才讓賈敏懷上了,只可惜因林黛玉的命格需要,被克死了,因為林黛玉注定需要成為一個無依無靠,寄人籬下之人,才能還盡淚水。
話說回來,林如海時隔十年才再次參加會試,實在是我不好意思認為他是屢試不第,加上他爹在這期間肯定要死,他得守孝27個月,那就爹娘接替著死吧,讓林如海耽誤兩屆會試,只得等到這一屆參加,十年磨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