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講 刑法的基本知識

刑法的概念和性質

刑法是關于犯罪和刑罰法律規范的總稱,任何法律要被稱為刑法都必須符合兩個基本要素:其一規定何種行為屬于犯罪;其二規定犯罪的法律后果,這主要是刑罰。根據刑法的定義,當前我國刑法的表現形式包括1997年刑法典、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10個修正案以及1個決定(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刑法具有區別于其他法律的特性:

1.刑法是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規范,而其他法律規定的都是一般違法行為及其法律后果。

2.一般部門法都只是調整和保護某一方面的社會關系,而刑法所調整和保護的社會關系相當廣泛。

3.一般部門法對一般違法行為也適用強制方法,但其嚴厲程度通常輕于刑法所規定的刑罰。

4.刑法具有補充性,即只有當一般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社會關系時,才由刑法保護;只有當一般部門法還不足以抑制某種危害行為時,才適用刑法。

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即其他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和保護的合法權益,也都借助于刑法的調整和保護。

刑法的目的和機能

我國《刑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從這個條文可以看出,刑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法益。犯罪侵害了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個人法益,通過刑罰對犯罪進行制裁,就是為了保護法益。

一般認為,刑法的機能可以表述為兩個方面:

其一,保護機能,即保護法益的機能。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對侵犯法益的犯罪行為進行禁止。

其二,保障機能,即保障人權的機能。刑法必須保障公民的人權不受刑罰權的不當侵害,因此刑罰權的行使必須遵循刑法的規定,受到罪刑法定原則和責任主義的限制。

刑法的解釋

()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

該種分類的依據是解釋的效力。

1.立法解釋

這是由最高立法機關所作的解釋。

2.司法解釋

這是由最高司法機關所作的解釋,在我國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就審判和檢察工作如何具體應用法律作有效的解釋。無論是立法解釋還是司法解釋,都不能創設規則,不能類推。

3.學理解釋

這是指未經國家授權的機關、團體或者個人從理論上或學術上對刑法所作的解釋。學理解釋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但對刑事立法以及刑事司法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真題舉例[1]

立法解釋是由立法機關作出的解釋,既然立法機關在制定法律時可以規定攜帶兇器搶奪的以搶劫罪論處,那么,立法解釋也可以規定攜帶兇器盜竊的,以搶劫罪論處”。②當然,立法解釋畢竟是解釋,所以,立法解釋不得進行類推解釋。③司法解釋也具有法律效力,當司法解釋與立法解釋相抵觸時,應適用新解釋優于舊解釋的原則。④不過,司法解釋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釋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釋可以進行擴大解釋,司法解釋不得進行擴大解釋關于上述四句話正誤的判斷,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008年卷二第20)

A.句正確,其他錯誤

B.句正確,其他錯誤

C.句正確,其他錯誤

D.句正確,其他錯誤

()文理解釋論理解釋

該種分類的依據是解釋的方法。

1.文理解釋

文理解釋,又稱文義解釋,它是對法律條文的字義,包括詞語概念標點符號等從文理上所作的解釋文理解釋是首選的解釋方法

2.論理解釋

論理解釋是按照立法精神,聯系有關情況,對刑法條文從邏輯上所作的解釋。主要的論理解釋有:

(1)擴張解釋

擴張解釋是根據立法精神,結合社會的實質需要,對于刑法條文的含義作出超出字面含義的解釋。最容易和擴張解釋相混淆的就是類推解釋,但是,兩者的區別又是不能回避的,因為罪刑法定原則禁止不利于行為人的類推解釋,卻允許擴張解釋。

擴張解釋是將刑法規范可能蘊含的最大含義揭示出來,是在一定限度內的解釋極限化;類推解釋是將刑法規范本身沒有包含的內容解釋進去,是解釋的過限化。此外,擴張解釋是為了正確適用法律,它并不產生新的法規,沒有超出公民的合理預期;而類推解釋則產生新的規則,且超出了公民的合理預期。比如將強奸罪中的犯罪對象“婦女”解釋為男性,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類推,因為它已經超出語言的極限。

(2)縮小解釋

與擴張解釋相對,縮小解釋是在字面含義之內進行縮小。比如將故意殺人罪中的人解釋為本人以外的他人,就是一個明顯的縮小解釋。在形式層面上,由于縮小解釋是在字面含義之內所作的解釋,因此它完全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但是如果解釋不當,它卻有可能與罪刑法定原則的實質側面發生沖突。比如將故意殺人罪中的人解釋為精神正常的人,則故意殺害精神病人就不構成犯罪了,這種解釋就完全偏離了法本身所要追求的公平和正義,使得法律成了“惡法”,因此縮小解釋必須堅持合理性原則。

(3)體系解釋

體系解釋是將刑法條文置于整個刑法之中,聯系其他法條進行解釋,避免斷章取義,以使刑法中的各個條文互相協調。比如我國《刑法》第170條規定了偽造貨幣罪,而《刑法》第173條規定了變造貨幣罪,立法者將偽造貨幣與變造貨幣視為兩種不同的行為,因此《刑法》171條所規定的“運輸偽造的貨幣”(運輸假幣罪)顯然也就不包括變造的貨幣。

體系解釋具有相對性。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變造、倒賣變造郵票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中指出,對變造或者倒賣變造的郵票數額較大的,以偽造、倒賣偽造的有價票證罪定罪處罰(該罪僅規定了“偽造”和倒賣“偽造”的郵票等有價票證的行為)。該司法解釋肯定了體系解釋的相對性。不能因為偽造貨幣犯罪明確區分了偽造與變造,就認為其他犯罪中的偽造不能包括變造。

(4)當然解釋

這是指法律雖未明示,但根據邏輯和事物屬性,可以自然推出的解釋。比如“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判處死刑”,那“審判時不滿18周歲的人”自然也不能判處死刑。當然解釋只有在同時符合事理上的當然和邏輯上的當然之時,才符合罪刑法定原則。事理上的當然指的是根據立法意圖,可以進行合理的推斷,邏輯上的當然是指刑法條文規定的對象和被解釋的對象有一種種屬關系或遞進關系。

例如,刑法規定了劫持船只、汽車罪,但沒有規定劫持火車罪,劫持火車在事理上比劫持汽車、船只的社會危害性更大。但是,“汽車和船只”在邏輯上并不包括“火車”。因此,把劫持火車解釋為劫持船只、汽車罪只有事理上的當然,而無邏輯上的當然。這樣的當然解釋是違背罪刑法定原則的。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舉重以明輕”的方式作出的當然解釋,即便不符合邏輯上之當然,只有事理上之當然,雖系類推解釋,但只要它對行為人有利,這種類推也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例如,《刑法》第449條規定了戰時緩刑,法律規定的適用對象只有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軍人,但是根據“舉重以明輕”的解釋方法,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軍人也包括被判處拘役的犯罪軍人。

(5)目的解釋

目的解釋是根據刑法的目的來闡釋刑法條文的含義。目的解釋是刑法解釋方法中運用最廣泛的方法,文義解釋、體系解釋和歷史解釋等方法得出的結論都需要接受目的解釋方法的檢驗。如果認為刑法的目的在于保護法益,那么所有的解釋接受這個目的的指導。

注意:(1)任何解釋都不得突破法律,解釋必須在規范范圍內進行,不能創設規則;(2)任何解釋都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則;(3)有權機關的解釋在考試時一般不要認定為類推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县| 河东区| 临沭县| 宝应县| 若尔盖县| 莱西市| 砚山县| 渭源县| 建德市| 仁怀市| 镇原县| 彰化市| 鸡西市| 慈溪市| 包头市| 永春县| 云梦县| 武汉市| 集贤县| 开鲁县| 榆林市| 眉山市| 南川市| 项城市| 呼伦贝尔市| 调兵山市| 手机| 兴义市| 禹城市| 汤原县| 城固县| 姜堰市| 乌什县| 乌拉特中旗| 成安县| 郴州市| 红河县| 朔州市| 泸州市| 保定市|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