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金領煉成記作者名: 唐宋_元明清本章字數: 1213字更新時間: 2019-10-11 17:48:27
序
即將分享的是本人多年來董秘職業歷程的個人體會,也是對自己多年來在公司上市、證券事務管理及資本運作等工作中一些心得的歸納。借此整理出來,希望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希望給立志跨入董秘行業的朋友(特別是擇業中的大學生)或者已經進入上市公司圈子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議。不存在好為人師和說教之意,請讀者斟酌閱讀。
文中多數內容為本人多年工作之余的一些零碎心得,因此在文中不會大量使用行業規范性語言來描述。即使是案例分析也不會像專業剖析的文案一樣,用法律或財務專業手段,絲絲入扣的統計分析方法,如庖丁解牛一般。當然本文更不是考古尋根,不需如探案一般抽絲剝繭,所以也不會標注一些觀點和資料引用的出處。
股市和資本市場的這些事,你可能早已耳熟能詳。當你走進書店,擺放在入口顯眼展位上的永遠都是“短線高手”“股市技術分析速成”“股神秘籍”之類的二級市場操作速成秘籍。與資本市場相關的專業書籍,如投資銀行類、企業管理類、證券投資類、金融管理類和證券法律類等單一專業方向、學術類資料也比較多。而以企業資本運作、發行上市相關的直接操作者——“董秘”本身為視角的相關書籍較少。
董秘作為企業與資本市場銜接最緊密的角色,其職業現狀、職業要求和如何成長等問題,一直沒有被系統地整理,更多的是見諸短期的培訓、研修課程,這里面多少帶有些急功近利,借鑒意義不大。形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言者不干事、干事者笑而不語”,那些培訓班的教授們有點成功學講師的味道,有系統理論,但誰也沒直接參與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實際工作中,董秘崗位實際職責范疇比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所賦予的職責寬泛得多,正所謂冰山一角,大量的冰體在水面之下,而人們眼中只有冰山那一角,對董秘職業的理解就是和助理、秘書差不多。
總之,董秘為完成法規和公司章程所賦予的職責,必須有大量的在書面職責之外的“功課”要做,很多事情不能明確界定是否是董秘該做、要做的范疇。正因為人們對董秘的認識僅停留在法定職責層面上,才會導致這種“為人知又不為人知”的現象。
截至2017年年底,A股全部上市公司達3468家,而在2015年年底,中國上市公司數量為2800余家。盡管在此期間IPO進程受政策和環境的影響,節奏時急時徐,但總體呈現加速的態勢。僅2017年,全年IPO數量共計437家。除極少數董秘臨時缺位,由其他高管代行董秘職責外,最少有3200位董秘在職。加上大量籌備中的擬上市申報的企業,董秘崗位需求急速放大。
自“新三板”創立以來,其系統內上市公司數量更是快速增加。截至2017年年底,股轉系統有掛牌企業11630家,僅2017年“新三板”就新增掛牌公司1467家。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作為企業資本運作推手的神秘職業,董秘這一特殊崗位也成為職場追逐的新熱點。本人用心撰寫此文,希望能夠與有志于向這一職業方向發展的朋友一起分享心得。當然文中內容并非就董秘言事,還包括一些政策時評、IPO具體工作歷程、個人成長心得、職業規劃和職業風險防范等內容。一家之言,不要執著,選擇性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