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法律解答書(青少年卷)
- 維權幫
- 1244字
- 2019-10-11 17:57:22
22.學校是否有義務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接受義務教育?
案例情境
小菲是某中學的初中生,在初二新學期開始時,小菲的母親身患重病,父親自己一個人打工賺的錢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根本不能再負擔小菲上學的費用。為了能夠讓弟弟妹妹繼續上學,小菲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輟學,準備自己去打工賺錢。后來,小菲的同桌小芳得知她是因為家里經濟困難而輟學,于是,小芳告訴小菲可以向學校申請經濟幫助,學校有義務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小菲聽到之后,雖然覺得非常高興,認為自己有了可以上學的機會,但是她并不能確定是否學校真的有這個義務。為此,小菲準備自己到學校向老師詢問一下具體情況,以確定學校是否有義務幫助她。
法律疑點
學校是否有義務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接受義務教育?
法律分析
學校有義務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接受義務教育。
我國《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并且《義務教育法》第四條也明確規定,未成年人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同時,該法第六條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據此可知,學校應當響應國家的政策,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接受義務教育。
對于經濟困難的學生,國家設立了助學金,資助他們上學。法律規定了國家、政府以及學校等有資助有困難的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法律作出這樣的規定,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以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進而有利于國家未來的發展。
在上面的案例中,小菲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被迫輟學,不能繼續接受義務教育。對于此種情況,根據上述法律的相關規定,小菲的同桌小芳的說法是正確的,學校有義務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接受義務教育。所以,小菲是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助學金,以幫助她完成義務教育。
條文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第六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學法有感
接受義務教育不僅是我們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義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未成年人因為家庭條件困難而無法繼續讀書,面對此種情況時,未成年人可以向學校反映,請求學校的幫助。此外,學校也應當時刻關心學生的情況,及時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減少未成年人輟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