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問法律百科:婚姻家庭必知200問(含收養、繼承)
- 嚴威
- 738字
- 2019-10-18 18:07:34
17. 違反婚約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婚約是指男女雙方為結婚所作的事先約定。成立婚約的行為稱訂婚或定婚。婚約成立后,男女雙方即為人們俗稱的未婚夫妻。一般來說,雙方在婚約期間,通過互相了解,認為彼此不適合自己,合意解除婚約的,一般不會要求損害賠償。但是如果一方存在嚴重違反婚約(如締結婚約之后又反悔未能登記結婚)和損害對方利益(如侵權行為造成的人身損害)的行為,另一方是可以要求對方負一定責任的。
解除婚約的責任包括財產返還和損害賠償兩種責任。我國《婚姻法》中沒有關于婚約的規定,僅在一些司法解釋中有相關的規定。解除婚約的財產返還責任,一般涉及彩禮的返還。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的行為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條也規定:“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
解除婚約的損害賠償責任,通常基于解除婚約而引發的侵權責任,如女方要解除婚約,男方不同意,怒氣之下對女方施暴造成人身損害的情形,此時就要根據《侵權責任法》第6條的規定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16條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由此可見,因為解除婚約引發人身損害的,實施侵害行為的人應當根據《侵權責任法》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