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現場環境——蛛絲馬跡是信息的源點

前面兩節已經清晰地闡述了作案工具、尸體在案發現場的重要作用。然而面對現實中復雜的犯罪情形,有些時候單單從以上兩個方面并不能讓案情水落石出。這就需要探案者更為高超的功力,即偵查案發現場的環境,并從中得到啟示。當然,這個現場環境包括許多方面。

首先,作案環境。這一環境表現得也極為復雜,下面我們逐一討論:

按空間劃分,作案環境可分為: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這種劃分,可較為細致地分析出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對作案時間、過程以及對尸體變化的影響。繼而排除自然環境影響的因素,還原受害人遭受不幸時的真實情況。

若被害人的尸體曾被人轉移過,則作案環境就會出現相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當然也會對其他影響案情分析的因素造成一定的影響。那么,我們分開分析,被害人率先遭到傷害的環境現場被稱為第一案發現場;而轉移后的現場則被稱為第二案發現場;以此類推,尸體被轉移幾次就會有幾個案發現場。

在這些案發現場中,每一個案發現場的環境情況都是不同的。這就考驗了探案人員分析案情的能力,如何能還原事件真相。抓住現場環境的蛛絲馬跡,成為其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次,作案的周邊環境也可歸為作案環境的依托環境。這個依托環境的實時動態、變化因素同樣與案發現場息息相關。所以作案的周邊環境在調查案情的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對案發現場的任何細枝末節都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例如:血跡、子彈的彈痕、手印、足跡、車輛痕跡等。每一個痕跡、細節都能夠加快犯罪現場的重現進程。

1985年8月29日的一個清晨,一名汽車加油站的服務員打電話給消防隊,她告訴接線員,凱雍大街的一輛倒卸車里冒著熊熊火焰,請求消防隊前來支援。

接到電話后,消防隊員火速趕到現場,然而令所有人吃驚的是,垃圾車里有一具正在燃燒著的裸體女尸。后來,消防隊員們在火災現場附近發現了一個空的汽油罐。

案件可能屬于蓄意謀殺,很快被轉移到聯邦警察丹尼·海菲爾德的手上,海菲爾德和其他辦案人員趕到事發現場展開偵查。

死者的臉部被燒得面目全非,胳膊肘部以下被燒掉,雙腿臀部以下都已被燒成灰炭。但是,法醫在死者的胸部和喉部發現明顯的刺傷痕跡。因為死者的身份很難確認,海菲爾德不得不求助媒體,讓其刊登認尸啟事。

很快,一位自稱是死者室友的女孩子來到警察局報案,說自己的室友塔拉·辛普森失蹤。據這位女孩反映,她和辛普森從俄勒岡來到現在的所在地圣地亞哥已有幾個月時間了,一直靠在凱雍大街賣淫為生。8月14日晚上,辛普森到外面接客,此后一直沒有回來。她看到警方刊登的啟事,遂跑到警察局來認尸,她覺得這具尸體就是辛普森。

隨后,警方將從尸體上提取的樣本和辛普森的DNA進行比對。結果證明,受害人就是辛普森。經過調查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辛普森在遇害之前有過性行為,但是大火燒毀了本來可能存在的精液,辨認殺人罪犯的唯一生物性證據也化為泡影。案情的偵破就此陷入僵局,但是法醫的尸檢報告給警官海菲爾德帶來一個好消息。驗尸結果表明,辛普森在死前遭到了強奸,而且是先被勒死,然后尸體被澆上汽油燒毀的。

海菲爾德在凱雍大街周圍尋找目擊者,很幸運地找到一位婦女。據這位婦女反映,當時她曾被巷子里傳來的巨大的撞擊聲驚醒。她順勢向窗外望去,發現有一輛藍色汽車開走了。從汽車引擎聲音判斷,司機當時一定非常慌亂。

警察找到目擊者所敘述的小巷汽車所在位置,在地上發現了汽車輪胎劇烈摩擦后產生的胎痕。海菲爾德又拿出一本印有汽車照片的書供目擊者辨認,據婦女的指認以及對胎痕的對比,很快確定了汽車的型號為達森280Z型跑車。

警方檢查了所有達森跑車的注冊車主,確定了幾名嫌疑人。其中一名曾因強奸罪入獄的嫌疑人達蒙·瓊斯最為可疑,警方將其帶回警局配合調查。經審問,瓊斯對自己強奸殺人罪行全部招認。

從上面的案件可以清晰地看出,案發現場環境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案件偵破的關鍵。尸體的尸檢報告雖然提供了受害者生前所遭受的傷害,但并不能為案件偵破提供太多提示,而案發現場的目擊證人的辨認和罪犯在現場留下的汽車胎痕成為案情進展的最大推動力。警察在確定了汽車型號、車主姓名后,將偵查范圍大大縮小,從而使案件得以較快偵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高碑店市| 泗阳县| 牡丹江市| 卢氏县| 资兴市| 天峨县| 万载县| 永寿县| 新化县| 浙江省| 关岭| 孟州市| 东阿县| 商水县| 平顶山市| 南投市| 安徽省| 溧阳市| 德格县| 郓城县| 上虞市| 图片| 达拉特旗| 右玉县| 周宁县| 屏东市| 宁远县| 永川市| 孟连| 仁寿县| 鸡泽县| 文成县| 茶陵县| 庆阳市| 德令哈市| 绥中县| 德庆县| 雷波县| 扶沟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