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全球化及其發展:歷史進程中的必然
綜觀全球化的進程,經濟全球化成為全球化的最初表現。以新時代技術革命為先導,跨國公司先行一步,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交通技術和物流技術,憑借自己雄厚的資本和先導的技術,讓資本步入海外、子公司遍布全球,客觀上促進了資本、技術、人員等重要生產要素自由地跨國流動和資源的全球優化布局配置,極大程度地推動了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的大幅發展和社會的極大進步。從經濟運動的角度看,我們總結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現為資本投資全球化、信息技術全球化、生產領域全球化和商品銷售全球化等因素。雖然全球化更早地以經濟全球化來呈現,但是實際上全球化已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植根于文化、心理、意識、管理、安全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論是東西方飲食文化的相互融匯和相互影響,還是東西方服飾文化的相互融匯和相互影響,甚或是“蝴蝶效應”對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都令我們感受到當今全球化帶來的“地球村”般的文化全球化的魅力和發展前景。身處其中,“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從各種角度、在各個領域參與、推動著文化全球化的進程。
梳理文化全球化的概念,綜合來看,文化全球化是指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影響全球的歷史動態進程。當前來看,文化全球化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通過資源最佳配置的市場之力,借助當今先進的信息技術、網絡平臺、傳播媒體、文化產品等多樣化的平臺和載體,走出國門,超越地域,不受限于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與世界上其他文化去交融、去互補。共享全世界優秀和多元的文化資源,既保存世界優秀多元的文化的同時,也積極推動全世界的文化發展和文化超越。
經濟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文化全球化建立在經濟全球化的基礎之上。正是有著經濟全球化作為全面而堅實的發展基礎,才孕育了文化全球化的良性土壤,進而推動著文化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文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需求,從一定程度上說,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靈魂,是滿足物質需要基礎上的人們精神滿足的需要。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相互統一。經濟全球化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思考等方面的文化和精神層面的變化,而這些精神和文化層面的發展變化進一步作用于經濟生活,換句話說,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影響著經濟全球化,全球化以經濟為基礎,以文化做體驗,二者有著須臾不可分的緊密聯系和相互作用。
技術推動了文化的全球化。在信息時代,文化傳播和全球化的步伐異常迅捷。新時代的科技信息技術,打造了便捷的互聯網平臺、信息高速公路、智能手機終端、語言互譯的智能系統等。這些得益于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使得人們能夠便捷地超越國界,突破文化的界限,在全世界范圍內自由地進行文化傳播和文化互動,實現文化全球化。
商品承載了文化的信息。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企業制造了并正在制造著多種多樣的商品和產品,這些商品和產品承載了豐富的時代特征,也承載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企業所擁有的文化元素。在商品和產品推向市場、走向社會、走近千家萬戶的時候,商品和產品所承載著的豐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文化信息也一并進入千家萬戶。例如,那些承載著豐富文化內涵和文化信息的音樂、書籍、影視、旅游、服飾、飲食等產品和商品,無一不在傳達著重要的文化影響力。在此意義上,商品已經完成了文化傳播的作用,而文化也完成了對產品、對商品、對經濟的潛在的影響作用。當然,這種影響是作為背景自然地或被動地作用于經濟的。雖然這種作用大部分時間是潛在的、無形的、被動的、間接的,但是當其表現為經濟活動的方式、模式和生產什么樣的產品時卻又是自發的、主動的和既定的。在此意義上,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經濟資本通過快速有效地流動來追逐最大經濟利潤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通過商品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內涵,推動了文化全球化的進程。所以,全球化的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密不可分,文化和經濟以及經濟文化合作關系在全球化時代的重要作用是前所未有的。
在經濟全球化帶來文化全球化之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緊密,文化全球化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逐漸崛起,文化全球化對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全球化也將從被經濟全球化的制約和決定變得更加自覺和主動,文化不僅在影響經濟發展和提升消費者文化素養等方面發揮作用,而且還將文化自身的繁榮、發展作為文化全球化的根本目的。正如英國的文化學者約翰·湯姆林森在《全球化與文化》中對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地位進行了樂觀的推斷,他認為 “全球化(globalization)處于現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實踐(cultural practice)處于全球的中心地位”。在此意義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把文化發展政策看作世界發展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認為“脫離人或文化背景的發展是一種沒有靈魂的發展”,并提出世界的發展可以以文化術語來作為根本定義,而文化的繁榮是世界發展的最高目標。
經濟承載著文化向全球化時代邁進,這也正是導致資本裹挾著消費理念、社會價值觀和各種文化成功登陸經濟全球化覆蓋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原因所在。我們以飲食文化為例,當我們的孩子沉浸在外來美食的美味之中時,實際上這些物化的食品所承載的精神文化、所帶來的文化影響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成長中的孩子,改變著孩子們今后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社會標準和價值判斷等。其原因就是商品、產品承載的文化所具有的無形勝有形的軟實力和潛在的巨大的影響力,這些商品中的文化內涵正以其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開始交流和交融,展開同化和征服。這種文化軟實力,表現在文化在全球化過程中能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實現了其他方法、其他手段所不能實現的完美效果,真正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正是全球化過程中占得先機的文化輸出者所享有的文化機遇和文化盛宴。
加之時代主題演變為“和平與發展”之后,各個國家都謀求全球化時代和平背景之下創新發展和增強文化影響力。事實上,國與國的互動、地區與地區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經濟的競爭、資本的競爭,而在經濟全球化達到一定階段之后,國與國的互動、地區與地區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文化的互動、文化的競爭、文化的影響,文化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上升,文化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是體現一個國家各方面綜合實力的“軟實力”,在國際社會的競爭中,輸出自己的文化,占據國際社會的主流文化地位,已然成為當前全球化時代的主旋律。一些先發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十分注重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的輸出和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大眾文化得以便捷地生產、復制、輸出。以互聯網平臺為例,圖書、電影、電視、游戲等系列文化產品,已然突破的時間和地域空間的限制,可以通過因特網、社交網站、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實現瞬時傳播,到達世界各地,影響著所能到達的國家和地區人們的生活。這些優勢文化,能夠非常迅速而有效地俘虜人們的精神生活,從而實現先發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綜合來看,當今全球化的進程中,經濟的全球化作為先導,文化的全球化緊隨其后。經濟全球化為文化的全球化鋪墊了良好的基礎,而文化全球化將在繼續的發展中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深入進行。與此同時,文化全球化也將在深入推進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實現巨大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此意義上,文化的活力、文化的影響力、文化的軟實力,正在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占據全球化時代重要位置的優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