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預算執行

第三十三條 政府財政部門負責預算執行的具體工作,主要任務是:

(一)研究落實財政稅收政策的措施,支持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二)制定組織預算收入和管理預算支出的制度和辦法;

(三)督促各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各預算繳款單位完成預算收入任務;

(四)根據年度支出預算和季度用款計劃,合理調度、撥付預算資金,監督檢查各部門、各單位管好用好預算資金,節減開支,提高效率;

(五)指導和監督各部門、各單位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和會計核算體系,按照規定使用預算資金;

(六)編報、匯總分期的預算收支執行數字,分析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定期向本級政府和上一級政府財政部門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并提出增收節支的建議;

(七)協調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國庫和其他有關部門的業務工作。

第三十四條 預算法第四十四條所稱“上一年同期的預算支出數額”,是指上一年度同期預算安排用于各部門、各單位正常運轉的人員經費、業務經費等必需的支出數額。

第三十五條 各級財政、稅務、海關等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積極組織預算收入,按照財政管理體制的規定及時將預算收入繳入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未經財政部批準,不得將預算收入存入在國庫外設立的過渡性賬戶。

各項預算收入的減征、免征或者緩征,必須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辦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決定減征、免征、緩征應征的預算收入。

第三十六條 一切有預算收入上繳任務的部門和單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將應當上繳的預算收入,按照規定的預算級次、預算科目、繳庫方式和期限繳入國庫,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第三十七條 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預算撥款的管理,并遵循下列原則:

(一)按照預算撥款,即按照批準的年度預算和用款計劃撥款,不得辦理無預算、無用款計劃、超預算、超計劃的撥款,不得擅自改變支出用途;

(二)按照規定的預算級次和程序撥款,即根據用款單位的申請,按照用款單位的預算級次和審定的用款計劃,按期核撥,不得越級辦理預算撥款;

(三)按照進度撥款,即根據各用款單位的實際用款進度和國庫庫款情況撥付資金。

第三十八條 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加強對預算支出的管理,嚴格執行預算和財政制度,不得擅自擴大支出范圍、提高開支標準;嚴格按照預算規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資金;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和會計核算體系,按照標準考核、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九條 財政部負責制定與預算執行有關的財務會計制度。各部門、各單位應當按照政府財政部門的要求,加強對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的管理核算。

第四十條 國庫是辦理預算收入的收納、劃分、留解和庫款支撥的專門機構。國庫分為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

中央國庫業務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理。未設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地區,由中國人民銀行商財政部后,委托有關銀行辦理。

地方國庫業務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經理。未設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地區,由上級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商有關的地方政府財政部門后,委托有關銀行辦理。

具備條件的鄉、民族鄉、鎮,應當設立國庫。具體條件和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財政部門確定。

第四十一條 中央國庫業務應當接受財政部的指導和監督,對中央財政負責。

地方國庫業務應當接受本級政府財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對地方財政負責。

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地方國庫業務規程應當報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四十二條 各級國庫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加強對國庫業務的管理,及時準確地辦理預算收入的收納、劃分、留解和預算支出的撥付。

各級國庫和有關銀行必須遵守國家有關預算收入繳庫的規定,不得延解、占壓應當繳入國庫的預算收入和國庫庫款。

第四十三條 各級國庫必須憑本級政府財政部門簽發的撥款憑證于當日辦理庫款撥付,并將款項及時轉入用款單位的存款賬戶。

各級國庫和有關銀行不得占壓財政部門撥付的預算資金。

第四十四條 預算法第四十八條第四款所稱“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國庫的庫款”,是指部門、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級政府財政部門同意,調撥、周轉、凍結、扣撥、退付已入國庫的庫款。

第四十五條 中央預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共享收入退庫的辦法,由財政部制定。地方預算收入退庫的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財政部門制定。

各級預算收入退庫的審批權屬于本級政府財政部門。中央預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共享收入的退庫,由財政部或者財政部授權的機構批準。地方預算收入的退庫,由地方政府財政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批準。具體退庫程序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辦理。

辦理預算收入退庫,應當直接退給申請單位或者申請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用途使用。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退庫款項。

第四十六條 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本級國庫的管理和監督,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協調本級預算收入征收部門與國庫的業務工作。

第四十七條 各級政府依據法定權限作出的決定和規定的行政措施,凡涉及財政減收增支的,應當在預算批準前提出并在預算中作出相應安排。在預算執行中一般不制定新的減收增支政策和措施;確需制定的,應當采取相應的增收節支措施。

第四十八條 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規章,凡涉及減免應繳預算收入,設立和改變收費項目,罰沒財物處理,企業成本、費用開支標準和范圍,國有資產處置、收益分配,會計核算以及行政事業經費開支標準的,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規定。

第四十九條 地方政府依據法定權限制定的規章和規定的行政措施,不得涉及減免中央預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共享收入,不得影響中央預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共享收入的征收;違反規定的,有關預算收入征收部門有權拒絕執行,并應當向上級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和財政部報告。

第五十條 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預算工作的領導,定期聽取財政部門有關預算執行情況的匯報,研究解決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

第五十一條 政府財政部門有權對本級各部門及其所屬各單位的預算執行進行監督檢查,對各部門預算收支的情況和效果進行考核。

政府財政部門有權對本級各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征收預算收入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擅自減征、免征、緩征及退還預算收入的,責令改正。

第五十二條 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每月向本級政府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具體報告內容和方式由本級政府規定。

第五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按照下列期限和方式向財政部報告本行政區域預算執行情況:

(一)預算收支旬報,按照財政部規定的內容編制,于每旬終了后3日內報送財政部;

(二)預算收支月報,按照財政部規定的內容編制,于每月終了后5日內報送財政部;

(三)每月預算收支執行情況文字說明材料,于每月終了后10日內報送財政部;每季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的全面分析材料于季度終了后15日內報送財政部;

(四)年報即年度決算的編報事項,依照預算法和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設區的市、自治州政府和縣級政府的財政部門和鄉、民族鄉、鎮政府向上一級政府財政部門編報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的內容和報送期限,由上一級政府財政部門規定。

第五十四條 各級財政、稅務、海關等預算收入征收部門應當每月按照財政部門規定的期限和要求,向財政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報送有關預算收入計劃執行情況,并附說明材料。

第五十五條 中央國庫與地方國庫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財政部門編報預算收入入庫、解庫及庫款撥付情況的日報、旬報、月報和年報。

第五十六條 政府財政部門、預算收入征收部門和國庫應當建立健全相互之間的預算收入對賬制度,在預算執行中按月、按年核對預算收入的收納及庫款撥付情況,保證預算收入的征收入庫和庫存金額準確無誤。

第五十七條 各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所屬各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十八條 各部門應當按照本級政府財政部門規定的期限,向本級政府財政部門報送本部門有關預算收支、企業繳款完成情況等報表和文字說明材料。

第五十九條 政府財政部門對要求追加預算支出、減少預算收入的事項應當嚴格審核;對需要動用預備費的,必須經本級政府批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沂南县| 赤壁市| 兴隆县| 盖州市| 定结县| 泸溪县| 临漳县| 商洛市| 土默特右旗| 扎赉特旗| 丽江市| 连南| 普陀区| 淳安县| 婺源县| 襄樊市| 高州市| 焦作市| 章丘市| 大城县| 西华县| 翁牛特旗| 涟水县| 巩留县| 攀枝花市| 墨玉县| 名山县| 长乐市| 利津县| 宜春市| 邵阳市| 六盘水市| 肥西县| 乐安县| 北碚区| 疏勒县| 开化县| 淅川县| 瓮安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