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2 馬克思關于“私有制”、“公有制”以及“個人所有制”問題的重新解讀

國內一些經濟學研究者基于研究邏輯起點的不同,否定了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與西方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理論貫通的可能性,或者認為應當用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去統領西方經濟學者以私有制為研究起點的西方產權理論。保有這種觀點,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對經典著作,如《資本論》等觀察的視域或方位感不夠。在此,有必要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而非單純的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者的視角對此稍加解釋。其中,以李惠斌為代表的學者結合《共產黨宣言》等經典著作重新解讀了一些在《資本論》中讀來覺得困惑的問題——如馬克思所說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權是勞動者生存、發展以及自由個性發展的必要條件;以及勞動者的協作和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或公有制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尤其是馬克思講的在上述資本主義成就的基礎上重建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基礎問題;等等,似乎可以對于解釋一些在學界長期存在的困惑有積極的作用。本書以下觀點主要參閱李惠斌:《重讀 <共產黨宣言>——對馬克思關于“私有制”、“公有制”以及“個人所有制”問題的重新解讀》,載《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3);李惠斌:《談談財產性收入問題——從十七大報告到馬克思的重建個人所有制理論》,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6)。李惠斌認為,對消滅私有制問題不能做簡單理解,其觀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共產黨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28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對于這句話的教條理解曾經把我們帶入了長期的謬誤之中。為此,需要弄清馬克思是如何看待私有制問題的。自空想社會主義出現以來,近代思想家對待私有制或私有財產問題至少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像大部分空想社會主義者那樣,認為“私有制就是罪惡”李惠斌:《重讀 <共產黨宣言>——對馬克思關于“私有制”、“公有制”以及“個人所有制”問題的重新解讀》,載《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3)。。如歐文曾說“私有財產過去和現在都是人們所犯的無數罪行和所遭遇的無數災禍的根源”;盧梭也認為私有財產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其名言是:“如果沒有私有制或不承認私有制的話,該會使人類免去多少罪行、戰爭和殺害,免去多少苦難和恐怖啊!”而普魯東則宣稱“財產就是盜竊”。另一種是對私有制或私有財產持肯定態度,如英國的洛克從天賦人權論和勞動價值論兩個方面肯定私有制或私有財產的政治合法性;凡勃倫依據洛克的理論得出的結論是:“自由勞動是財富最初的起源,是所有權的基礎。這在當時已成為萬物之自然秩序的原則。”

與空想社會主義者不同,馬克思并不是一般地反對私有制或私有財產。相反,馬克思對于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和私有財產基本上持一種肯定的態度。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多處表明過這個思想。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寫道:勞動者對他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權是小生產的基礎,而小生產又是發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本人的自由個性的必要條件。誠然,這種生產方式在奴隸制度、農奴制度以及其他從屬關系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在勞動者是自己使用的勞動條件的自由私有者……手工業者是自己運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它才得到充分發展,才顯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獲得適當的典型的形式。參見李惠斌:《談談財產性收入問題——從十七大報告到馬克思的重建個人所有制理論》,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6)。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28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即共產主義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私有財產制度,而是要廢除、消滅或揚棄資本主義特有的剝削式的勞動者受到資本奴役的不公平的財產制度。參見李惠斌:《對馬克思關于“私有制”、“公有制”問題的再解讀》,載《北京日報》, 2008-10-27。這樣,在馬克思的論述中就出現了兩種私有制。一種是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即馬克思用其一生的精力進行批判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另一種是資本主義以前的那種由洛克作了經典論述的以個人勞動者為基礎的私有制。正如馬克思所說,后一種私有制在資本的積累過程中已經被瓦解或消滅了。也就是說,那種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因為工業的發展和資本的積累而被瓦解或者消滅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但這是一個特殊的語境。參見李惠斌:《重讀 <共產黨宣言>——對馬克思關于“私有制”、“公有制”以及“個人所有制”問題的重新解讀》,載《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3)。

《共產黨宣言》里面還有另一句話更具典型意義:我們要消滅私有制,你們就驚慌起來。但是,在你們的現存社會里,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被消滅了;這種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不存在。可見,你們責怪我們,是說我們要消滅那種以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沒有財產為必要條件的所有制。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28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這些論述中,《共產黨宣言》總是圍繞著多數人的財產、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財產以及構成個人的一切自由、活動和獨立的基礎的財產這些問題作為其辯論的底線。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對以勞動者自己勞動為基礎的財產制度的肯定,就沒有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共產黨宣言》中的對于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財產制度或私有制的肯定性辯論并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馬克思的一貫主張或始終如一的思想。參見李惠斌:《重讀 <共產黨宣言>——對馬克思關于“私有制”、“公有制”以及“個人所有制”問題的重新解讀》,載《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3)。

長期以來,很多人總是把一切非公有制經濟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等同起來,認為個人擁有財產或財產權就必然侵害社會利益。其實,非公有制的個人財產或稱個人產權是每個人過上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反對的不是個人擁有財產本身,而是有人利用這種私人財產對他人勞動成果的無償剝削。參見裴小革:《論私人產權與社會主義公有制》,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4(3)。根據勞動價值論,我們可以按照個人對自己產權的不同使用方法,將非公有制產權分為自衛性非公有制產權和侵略性非公有制產權。自衛性非公有制產權是個人保護和支配個人勞動所得形成的財產權利,其所有者對這種財產權的占有和使用不包含對他人勞動成果的無償占有和對社會條件的無償使用和侵犯,對于這種產權的支配權,需要用法律來保護。而對于侵略性非公有制產權,即個人用于無償占有他人勞動成果和社會利益的財產權所擁有的權利,則需要用法律來限制。參見裴小革:《論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通辽市| 原阳县| 金沙县| 曲水县| 台北县| 清丰县| 仲巴县| 濉溪县| 巴青县| 昭通市| 桂阳县| 唐河县| 淮北市| 华阴市| 三明市| 尉犁县| 罗甸县| 白水县| 荃湾区| 论坛| 白城市| 西昌市| 柞水县| 二连浩特市| 互助| 青阳县| 萍乡市| 宁德市| 绍兴市| 宣恩县| 建昌县| 彰化市| 鹤峰县| 金塔县| 靖西县| 临邑县| 高尔夫| 洱源县| 中方县|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