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簸箕也能入畫?
齊白石畫的題材是最廣的,并且相當多題材其他畫家很少畫,甚至根本沒畫過。咱們就拿齊白石畫的一些蔬菜還有農具來說。

雨耕圖
齊白石的畫里有很多農具,譬如竹編的簸箕,很有意思。一些文人畫家可能覺得這些東西難登大雅之堂,但是齊先生就是把這些農具融入了畫幅之中,展現的生活場景非常原汁原味。
他有一幅《雨耕圖》非常有名。畫的是下雨天,一個農民披著蓑衣戴著斗笠。前面牛在拉著犁,農民在雨中扶著犁往前走。白石的弟子胡絜青,也就是老舍夫人,曾經臨摹這幅畫。黃琪翔的夫人郭秀儀學畫的時候也曾臨摹過此幅。
白石先生畫的農具很貼近生活,不但不粗俗,反而很雅致。除此之外,他還畫過一些前人不曾畫過的題材,譬如算盤、釣具。白石為什么畫?因為這些事物他熟悉,有感情。這些畫為什么后來又有一些人來仿冒造假?因為這些題材少,比較珍貴。但是仿畫的人很難仿像,因為他們缺少農民的生活經歷。
除了農具之外,蔬菜、瓜果這些題材白石先生也經常畫,尤其是大白菜。白石先生曾在一個小品畫上題詩,非常有意蘊:“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鮮。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何也?”老爺子這是明顯要替白菜鳴不平。

簸箕鋤頭
白石先生為什么喜歡畫白菜?說得通俗一點兒,還因為它的名字——白菜,清清白白。畫完白菜之后,白石經常在旁邊題字:“清白傳家”,這是當時白石先生作為一個文人的追求。白石先生就簡單畫一棵白菜,這比什么金銀珠寶都強。甚至還有個奇聞逸事,當年在北平,人們冬天要儲存好多大白菜。這則逸聞說的是,有人推來一車白菜,白石先生說:“我用一幅畫的白菜換你這車白菜吧?!钡u菜的人孤陋寡聞,不知白石作品市場價值,直接拒絕了齊老爺子的建議,估計賣菜的人后來一定后悔得很。而現在齊白石畫的白菜價值不菲,已是婦孺皆知的事情。郭德綱相聲里面不也提過嗎:哎呀,要是白石畫一“新發地”(北京一蔬菜批發市場)那得多值錢啊。
笑話畢竟是笑話。當年是崇尚“清白傳家”,大家對這個題材趨之若鶩。而現在呢,畫一棵白菜,可能賣不動,因為大家最喜聞樂見的已經是“富貴傳家”了。畫牡丹肯定比畫白菜更有市場銷路,這也是時光流轉,民眾的價值觀有了很大變化吧。

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