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惱的疑問”及其解決:《萊茵報》—《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文獻及思想再研究
- 黃建都
- 601字
- 2019-09-29 16:57:11
文本學研究與對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
聶錦芳
認真清理100多年來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史,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隨著時代問題的凸顯和轉換而生發出來的對馬克思思想形形色色的解釋,大都已經成為“過眼云煙”,反而是那些基于扎實的文本基礎和嚴謹理性的研究態度而作出的理解,仍然具有恒久的價值。國內馬克思主義的專業研究,曾經受到過蘇聯的巨大影響,但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并沒有超越蘇聯的水準,特別是沒有形成一支馬克思文本、文獻研究專家隊伍,沒有出現有世界影響的文本研究論著,反而文本、文獻研究成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最薄弱的環節。可能正是出于這樣一種反思,在近年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人們意識到文本問題的重要性,一些中青年學者也自覺地把研究重點轉向這一領域。但從總體上看,或許是過去研究方式和路數的慣性使然,文本研究目前在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整體格局中仍然處于邊緣化的狀態,論者言說其重要性的多,真正實際介入這方面研究的少。很多人并沒有把文本研究看作整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是理解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途徑,因而應該是每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分內之事,反而把它看作少數學者的特殊興趣和研究路向。甚至,當這一方面的研究才剛剛取得一定進展、涌現出一些成果,就已經引發出了不少負面議論,有的還頗為尖刻。我本人作為這一研究領域的一員,經常對照大家的評論,反省自己的研究工作。同時,為了保持文本研究的良好態勢和應有生機,我也想在這里澄清一些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