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共同的責任:共建共享良好網絡輿論生態

人們通常認為讓互聯網有序運行是政府的責任,而忽略了社會的責任。實際上,網絡公共空間是一個多層級、多偏好的運作體系。如果說互聯網“國家防火墻”的“內核”是由政府控制的話,其“保護帶”則是由運營機構和網民共同構筑的。政府、網站、網民以及網絡行業性組織等各類網絡主體,應當發揮聯動作用,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良性協同治理格局,構建社會與網民共同參與、共建共享的協同治理新模式,共同守護良好的網絡輿論生態。

(一)構建網絡空間的協同治理機制

在網絡時代,政府作為網絡空間治理的核心主體,是互聯網管理的主導者和執行者,應當為網絡公共空間的合理建構提供制度性保障。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完善互聯網法律體系。政府應承認網絡公眾的獨立性,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話語權;其次,必須為網絡空間建立必要的干預和調節機制,為網絡參與者確立人人適用的普遍法律規則。

突出“法治”和“公開”,實現政府、網站、網民等多元主體的協同治理。政府要以國家和社會利益為出發點,依據互聯網的發展變化調整治理方式和力度。提供線路接入、內容服務、技術支持的互聯網運營機構,應當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具有遵章守法、自我審查的自覺,成為網絡空間治理機制的協作方。網民則是互聯網管理的參與者和監督者。網民首先要成為自我“檢察官”。網站與網民的自律,可以把絕大多數的不良信息阻擋或遏止在萌芽狀態,完成第一層預防和過濾。此外,網絡行業性組織也要起到跟蹤研究、牽頭帶動、督促協調的作用。

(二)強化網絡公共媒介的擔當責任

網絡公共媒介的公共性,決定了其在網絡空間所擁有的公共資源和傳播影響力。網絡媒介的公共責任是完善網絡空間治理的重要環節,但在市場化條件下,很多網絡媒介作為實質上的經濟主體,有時難免會在商業逐利中“迷失自我”。因此,必須強化公共媒介的“擔當”意識和作用,引導和要求網絡公共媒介承擔其社會責任,為網民做好服務,形成和創新媒介生態系統。

第一,遵守法律和市場規范。網絡內容的生產傳播,必須遵循社會效益高于經濟效益的原則。應當積極參與對網絡公關、網絡推手、網絡“水軍”等違法行為的整治與隔離,自覺扭轉部分網絡從業人員為了經濟利益擾亂網絡秩序的局面。

第二,制定并公示“社區規則”。“規則”強調用戶使用該網站的義務和禁忌,以及一旦觸犯相關法律所應受的懲罰。用戶開始使用網站,則被默認為已同意該“規則”。同時,組建專門的網絡技術安全和內容巡查隊伍、前置過濾及隨時清除有害內容,保障網站信息安全。

第三,建立辟謠機制。開設專門的辟謠專區、辟謠賬號等,及時澄清事實、阻擊謠言;加強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應急管理,確保網站不出現或及時處理危害國家利益、擾亂公共秩序等的有害言論。

與此同時,還應發揮網絡媒體協會等行業組織的重要依托作用。行業組織緊跟互聯網發展前沿,積極配合政府加強行業管理,組織動員、凝聚力量,為推動互聯網發展和網絡文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 年,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出倡議,全國互聯網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和廣大網民都應堅守“七條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使“七條底線”深入人心。2012 年,深圳市網絡媒體協會召開“自覺抵制謠言”座談會,發起“做好網絡謠言的‘粉碎機’”、“做好掃除網絡謠言的‘清道夫’”等倡議,得到了行業和網民的積極響應。

(三)培育網絡公眾的理性表達

從信息的“接收者”到“發布者”,網民身份的轉變決定了其在構建良好網絡輿論生態中的重要責任。在Web2.0 時代,網民成了網絡空間的重要一極,其言行舉止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網絡輿論的生態特點,其表達方式和表達質量在網絡空間治理建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網絡空間中,由于缺乏“把關人”,網民發布信息往往呈現隨意散漫的特點。因此,提高網民的道德與素質、責任意識和理性精神,對網絡空間治理體系的建構至關重要。

必須突出對“良知”的培育和追求,時刻銘記“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用理性控制言行,傳播真善美,做有良知的網民,自覺參與共建共享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

一是提高法律和道德素養,守護正能量。網絡并非一個虛擬空間,更不是道德的“死角”、法律的“盲區”。要樹立依法上網、依法用網觀念,提高用法律維護網絡空間秩序、保護自身正當權益的意識;自覺遵守道德約束,提高自省意識,用理性控制自身行為,發掘和傳播身邊的正能量。例如,汶川大地震中,網民們對“范跑跑”的批判和反擊,就體現了網民自覺的社會道德觀。

二是培養獨立判斷能力,阻擊謠言傳播。很多時候,謠言并不高明,有時還有明顯的漏洞,但人們常常由于認識上的欠缺,或內心的焦慮恐懼,或單純地出于好意,未能分辨是非,無意中為謠言“推波助瀾”。互聯網的自主開放特性賦予了其“自凈”功能,網民有責任明辨慎言,去偽存真。深圳“5·26”事件中,警方充分回應輿論質疑后,許多網民自發剖析證據,與“質疑黨”辯論,讓真相越辯越明。后來,還有網民到交警局打橫幅,為先前一味質疑而公開致歉,經媒體報道后進一步擠壓了猜疑和謠言的傳播空間。

三是堅持民族大義,維護國家利益。目前,我國網民數量已接近總人口的一半。在領土主權、國家改革發展等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這支大軍在網上挺身而出、為正義吶喊,成為維護國家安定、民族團結和根本利益的最強音。2012 年的反日游行中,絕大多數網民積極理性表達立場,正是主動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表現。

四是積極為社會進步建言獻策。“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促使社會不斷進步,網民的監督提醒與建言獻策必不可少。網民出于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出的建設性意見,是破除制度弊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力量,也是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智力支持。

五是參與舉報不良信息,凈化網絡空間。互聯網信息浩如煙海,網民主動參與舉報不實信息,有利于加速管理進程、縮短不良信息的生命周期,有效凈化網絡空間。目前,我國已建立起相應的舉報機制,如2004 年中國互聯網協會成立的“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2006 年深圳市網絡媒體協會組建的“網絡義務監督隊”等。網民通過這些平臺和機制舉報了大量涉黃涉暴等不良信息,成為“凈網”行動的一支重要組成力量。

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延伸。如果把網絡整治行動、消除互聯網亂象視為“破”,那么激發、傳遞、匯聚正能量就是“立”。有破有立,互聯網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網民是網絡空間的基礎構成,網站是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中堅力量。新形勢下,全社會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發揮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共治共管的作用,堅守法治、公開、擔當、良知,共建共享良好網絡輿論生態環境,著力構建清朗網絡空間,讓互聯網成為社會正能量的守護者和代言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三明市| 上饶县| 沁源县| 博湖县| 襄垣县| 余庆县| 上思县| 汪清县| 霞浦县| 兰考县| 安义县| 昌吉市| 沁阳市| 洛浦县| 延吉市| 眉山市| 嘉定区| 惠州市| 清涧县| 聂拉木县| 常山县| 西平县| 徐闻县| 慈利县| 扎赉特旗| 宿松县| 铜陵市| 德化县| 丹巴县| 台中县| 新民市| 丰台区| 噶尔县| 旬阳县| 九寨沟县| 松潘县| 商城县| 二连浩特市| 新巴尔虎右旗|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