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言

生產力布局是指生產力要素、各種生產活動以及生產組織為實現特定目的而進行的空間配置,反映了各個生產部門(產業)在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空間分布、組合形式以及區域間的經濟聯系。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資源稟賦千差萬別,區域經濟發展的條件和基礎相差也很大。生產力布局不僅影響資源的有效配置,更影響區域協調發展。當前,我國生產力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經濟圈,廣闊的中西部地區生產力布局相對分散,既不利于區域之間的分工與合作,也不利于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

分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由于其對土地的依賴性,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分散化特點。2007年第一產業的集中指數為50.29,而集中度的絕對值為0.24;說明第一產業在全國分散化分布明顯。1997-2007年間,從四大板塊農業布局的變化看,呈現向西部地區集中的趨勢。第二產業的集中度逐年提高;并呈現向東部沿海地區集中的趨勢,各地區第二產業的專業化程度差別較大。制造業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工業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電力工業布局總體較為分散,水電相對比較集中。各地區第三產業發展差異較大,與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一致;空間集中趨勢明顯,表現為向東部沿海地區集中。

導言本書分為十五章的內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對生產力布局進行了理論分析和方法介紹,并研究了我國生產力布局的模式選擇。第三章到第十二章是實證部分,對我國農業、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布局進行了實證研究,其中,第三章研究了農業總體布局;第四章到第十一章研究了工業總體布局,以及細分行業的布局,包括治金工業、裝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化工和石化產業、輕紡及造紙工業、能源工業和電力工業;第十二章研究了第三產業布局狀況。第十三章剖析了我國生產力布局的新問題,并展望了其新的形勢。第十四章和十五章則分別探討了我國生產力布局的優化方案和我國生產力布局優化的基本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伊金霍洛旗| 宁陕县| 东丽区| 纳雍县| 上栗县| 潮安县| 道孚县| 灌南县| 白河县| 永年县| 灯塔市| 嘉义市| 上思县| 宁乡县| 望都县| 宣汉县| 平阳县| 斗六市| 开平市| 龙井市| 呼图壁县| 株洲县| 远安县| 江阴市| 苍山县| 台江县| 白城市| 泰来县| 连江县| 永吉县| 昌图县| 太仓市| 嫩江县| 桂阳县| 渭南市| 永丰县| 阳泉市| 专栏| 溆浦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