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文明變遷與風險應對

瞭望文明,個人與社會一直在風險中前行,安全問題也因之如影相隨。當今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化、數碼化、網絡化)的發展,使社會的開放性不斷提升:時空的開放性,內含于過去之中的邏輯與現在形成重疊并繼續延伸至未來;知識的開放性,知識的每一步進展也添加了新的未知;交往的開放性,人們在陌生人世界中進行溝通、尋求理解、達成共識;選擇的開放性,我們的抉擇總是受到有限的理性、不完備的信息、不規則的行動系統的制約;等等。所有這些不僅添加了風險,也改變了風險的性質,以往的共同生活所構筑起的安全底線一再被突破。這表明,這些問題現象超出了個別的、局部的甚至體制的范疇,已經涉及文化和文明的極深處。這種情勢引發的思考是:也許文明踏入了另一個周期,我們正在走近一個新的分水嶺。

在這樣的變局中,對于應對有關個人與社會的生存安全的新挑戰,比較文明研究有著特殊的意義——每一個社會的風險行程都遭遇了對生存安全的威脅,但不同文化和文明的解決途徑及實際結果卻各自迥異,我們需要從中領略更高的智慧形態。在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的方法仍然是根本性的。譬如,他們不是將世界視為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理解為一種過程的集合體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4卷,24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他們“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8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的歷史唯物主義主張,他們關于個人思維的非至上性與整個人類思維的至上性,以及單個人認識的有限性與無數世代人們認識的無限性的論述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3卷,42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4卷,341~34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他們關于“首先應當避免重新把‘社會’當作抽象的東西同個人對立起來。個人是社會存在物”,“正象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2、12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的闡釋,等等,提供了比較文明研究的一種視野,對于理解個人與社會如何應對風險、重筑安全以及這一過程所推動的人類基本智慧形態的演替,所形塑的文明重大面相及其變遷,都顯示出深沉的思想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郓城县| 济源市| 大兴区| 江都市| 泗阳县| 赞皇县| 阿勒泰市| 肇州县| 长葛市| 福州市| 西盟| 清远市| 皮山县| 六安市| 龙胜| 阆中市| 武陟县| 宁津县| 嘉义县| 琼海市| 铜梁县| 宁安市| 社旗县| 泸水县| 舒城县| 柳州市| 麟游县| 凉山| 安岳县| 太谷县| 舞钢市| 鹤庆县| 霍州市| 万载县| 汤阴县| 平塘县| 仁布县| 洪泽县| 泰州市|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