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儒學智慧 建設和諧社會[1]
——對“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傳播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賀詞
孔子是中華民族偉大文化的締造者,是儒家學派的開創者,是中國民間教育事業的先驅。在紀念孔子誕辰2555周年的時候,在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成立兩周年之際,舉辦“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傳播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無論對于各位與會來賓和學術界,還是對于我們學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思想史意義。
孔子是中國的孔子,也是世界的孔子。無論是在中國、韓國、日本、東南亞,還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無論是在華人世界,還是在世界其他民族,我們都可以找到孔夫子的傳人,找到儒學思想的傳播者、發展者和實踐者。早在我校孔子研究院成立之初,我們就確定了研究和編寫《孔子學說在世界傳播和影響史》的目標。在去年年初討論孔子研究院工作規劃時,我提議舉辦一個以“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傳播與發展”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經過與孔子研究院各位同事的討論、醞釀,確定了工作方案和組織程序。今年年中,我們與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商定合作舉辦這樣一個國際會議。經過近半年的緊張籌備,這個研討會終于開幕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激動。
遺憾的是,因疾病困擾,我不能親自與會聆聽各位來賓的真知灼見,只能通過這封寫于病榻上的短信,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專程出席此次會議的國家領導人許嘉璐副委員長和各位會議代表、各位新老朋友,表示深深的歉意!向各位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和問候!向為此次會議順利召開作出貢獻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主干,也是儒家文化圈各國人民的共同文化語言和共同文化財富。在過去,儒家文化承擔了教化國民的責任;在今后,儒家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活常道,仍將成為我們最基本的生活價值觀。我曾與同事們合作撰寫了《中國古代治國要論》一書,通過對儒家思想的學習和對中國古代治國思想的研究,我更加堅信,經過現代轉化之后的儒家文化,仍然可以承擔國民教化的功能,可以成為現代公民的文化搖籃。儒家的希圣希賢之學,修齊治平的學問,仍然可以成為當代人安身立命和成就事功的智慧。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吸取儒學智慧,建設和諧社會,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和共同的追求。讓我們以宋代儒者張載(字子厚,人稱橫渠先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橫渠四句”自勵,共同努力,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使儒家思想不斷造福人類社會。
最后,祝各位來賓身體安康,萬事順意!祝會議獲得圓滿成功!
注釋
[1]本文摘要發表于2004年12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