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淺出Node.js
- 樸靈
- 1104字
- 2020-05-06 16:52:09
致謝
這本書的產出過程其實完全不在意料之中。最早找到我的楊海玲老師當初還在圖靈公司,那還是2011年的時候,作為Node發燒友,我其實是極度心虛的,因為我除了作為前端工程師所擁有的那點JavaScript知識外,只有學習Node的熱情,當時我十分感動,然后拒絕了楊老師的邀請。
隨后,崔康老師在CNode社區看到我的那篇“用Node.js打造你的靜態文件服務器”后,邀請我加入他在InfoQ上開辟的“深入淺出Node.js”專欄,出于對寫作的恐懼,我也拒絕了崔康老師的邀請。崔康老師隨后以“寫專欄只要每個月寫點,遠比寫書容易”的理由勸服我,我隨即在心中拿捏了計劃,覺得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寫出來,邊學邊寫,前前后后大概可以寫出許多東西來,于是答應了崔康老師。在隨后的大半年時間里,我在InfoQ上發表了7篇專欄文章。可能是圈子太小,楊老師在尋找Node原創書作者的過程中經過一圈又從崔康老師的推薦下回到了我這里。因為心中已經有些眉目,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些什么,加上加入阿里巴巴數據平臺數據產品部門(EDP)專職從事Node開發后,團隊的領導玄澄和蘇千都十分鼓勵我,覺得這使命冥冥之中該由我去完成,于是應承了這本書的寫作。
當然,這只是苦逼日子的開始,盡管每天接觸的還是JavaScript語言,但實際上已經從前端領域進入了后端領域,我的知識面遠遠不足以支撐這本書的寫作。跨領域的過程是相當痛苦的,很少有人喜歡嘗試改變已有的習慣,而我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將我還不太熟悉的東西重新分享出來,要保證沒有錯誤,這是遠比專欄寫作高得多的挑戰,為此我屢次有上了賊船的感覺。直覺上,因為Node是JavaScript語言,所以前端工程師掌握它是相對容易的,但是事實上,“行百里者半九十”,熟悉JavaScript只是幫助我少了十里路,在整個歷程中,還有九十里需要完成,這就是興趣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經歷了拖稿、延期以及因為沒能按期出版而輸掉iPad獎勵等打擊,最終梳理出了這本書的內容。與大多數介紹Node的書不同,這些內容的寫作過程就是我自己學習Node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斥了改變帶來的痛苦和收獲,每一章講述的側重點都不相同,但又都是Node。我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己在操作系統、網絡方面的知識補充,蛻變的過程總是寂寞和喜悅的,過去因為前后端語言的不同而分散疏離的知識點,奇跡般地因為Node重新組合連接起來,這大概就是喬布斯提到的“connecting the dots”吧。寫完這本書時,我前端工程師的職位名已經被老板摘掉,姑且認為是玄澄對我轉變過程的認可。
最后,非常感謝王軍花老師跟進本書的進度,感謝CNode社區的朋友們提出寶貴建議,感謝阿里巴巴EDP部門給予我最好的環境去成長,讓這本書更精彩。
想不到曾經以文藝青年自詡的我,以這樣的形式完成了一本書的寫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這本書也不能用來致青春,這里獻給我的母親,沒有您的影響,不可能存在這本書。
- 零起點學Linux系統管理
- Kubernetes網絡權威指南:基礎、原理與實踐
- Linux性能優化
- Alfresco 4 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 Kubernetes從入門到實踐
- 零基礎學鴻蒙PC:新一代國產操作系統
- Linux命令行大全(第2版)
- Windows 7應用入門與技巧
- Fedora 12 Linux應用基礎
- Social Data Visualization with HTML5 and JavaScript
- 精解Windows 10
- Learn SwiftUI
- Linux應用大全 基礎與管理
- Implementing Cloud Design Patterns for AWS(Second Edition)
- Xamarin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or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