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不是陷阱還能是餡餅嗎
- 一世煙火只為你
- 蘇囜染
- 1015字
- 2019-11-20 23:21:47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今天面對未來形勢,青年成為主導者。我們要致力于國家的未來,不斷要求自己,把學習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腳踏實地、厚積薄發,承“厚德博學、筑基建業”的校訓,傳承“五四”精神火炬,心懷家國天下,勇擔時代使命,將個人的青春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征程中!
兄弟之情,親臣的背叛,后唐的滅亡可讓李煜痛心不已。你說他膽小也罷,懦弱也好,但是李煜在親情面前卻可以放下心里的軟弱。卷三寫到去國悲黍離,無限江山終空落。從《謝新恩》和《清平樂》中可以看出,李煜就算面對皇權的爭奪,也保持謙讓,他覺得兄弟的情義比任何都重要,他不想讓兄弟義變得淡漠。《清平樂》因為自己的弟弟被宋扣留,為了讓自己的弟弟出來,李煜多次上報,無果之后卻生了反抗之心,只為救出自己的弟弟。當李煜終于狠下心來,準備反抗,重回自己的國家。但是終被自己的親臣騙了,自己的親臣與外面的人勾結,最終王朝真正的覆滅了。不管怎樣,李煜這一生可謂沒有一天是做好一個君王,他有錯嗎?是挺有錯的,原本一個富饒的國家卻在他一點點軟弱覆滅了。失去國家的李煜多后悔,但最后不管怎么掙扎,江山終空落。離歌別淚,國破歸降。
卷四全在寫李煜寄離宋的無奈之感,一生的心得感受全在卷四多情空余恨,一江春水千古愁體現。我們熟悉的有《浣溪沙》《相見歡》《虞美人》這些等等都體現了李煜對于亡國的悲痛寂寥。半生浮華,物是人非。中國的古人寫亡國之詩的有很多,但是李煜寫的亡國之詩卻給我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我認為他的亡國之詩給我一種不屈之感,雖說每每面對宋的壓迫,李煜都是一種屈服,無條件接受的感覺。但是作為一個詩人,一個文人,他心里是有一股尊嚴的,他的尊嚴沒有體現出來,卻體現在了流傳的詩句里。
李煜他失去一切,失去了江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文藝生活,也失去了尊嚴,他是孤獨的,他是痛不欲生的,但他在史上是不可忽視,不可磨滅,也是不可替代的。作為帝王的李后主,只是一個庸碌無為的亡國之君,但作為詞人的李煜,卻是那樣的才華橫溢。他辜負了江山,也被江山所誤。他與江山纏纏綿綿,終究還是他的,命運的捉弄,還是成全,這大概就是李煜的一生所經歷的結合。今天的李煜給我們一個飽讀詩書的賢人文士形象,我們再也體會不到那種情感,他寫的詩卻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意味。最后讓我引用書中一句話,“字字血淚,句句錐心。再無花間習氣,再無柔靡之音,剩下的,只有至真至純至悲,至精至雅至情。”這就是李煜帶給我們的無限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