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治療藥物的安全應用
- 李德愛 陳志紅 傅平主編
- 17字
- 2019-08-22 17:02:25
第四章 營養性疾病治療藥物的安全應用
第一節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由于食物攝入不足、吸收不良、不能充分利用、疾病影響等導致機體不能維持正常代謝,出現體重不增或減輕、脂肪逐漸消失、肌肉萎縮的一種營養缺乏癥。主要見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嚴重者可伴有各器官的功能紊亂。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一)病因
1.攝入不足
食物的數量不足、質量差,喂養方法不當,偏食,食欲缺乏,強迫進食。
2.消耗過多
患有慢性感染、長期發熱、結核、腫瘤等。
3.吸收不良
感染性腹瀉、脂肪瀉、酶缺乏吸收不良、糖不耐受等。
4.先天畸形
唇腭裂、肥厚性幽門狹窄、食管裂孔疝、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巨結腸等。
(二)發病機制
由于營養不足和機體缺乏消化、吸收與利用功能,體內糖原先開始動用,繼之脂肪減少,形成負氮平衡,血糖減低,血漿白蛋白水平降低,膽固醇下降,基礎代謝率降低。消化酶含量減少,出現各種內分泌不足的癥狀。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均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其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一)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體重不增、減輕甚至消瘦,皮下脂肪消減的順序為腹部、胸、背、腰部、上肢、下肢、臀部,最后是面頰部。最初多煩躁、睡眠不安,繼之為表情淡漠,或抑郁與煩躁交替出現、食欲減退,常伴有嘔吐或腹瀉,部分出現便秘,體溫低于正常,脈搏緩慢,基礎代謝減低,伴有各種維生素不足的癥狀,易患各種感染,各器官系統可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
臨床上根據癥狀的輕重將營養不良分為3度:①一度:體重比正常平均體重減少15%~25%,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為0.4~0.8cm之間;②二度:體重比正常平均體重減少25%~40%,腹部皮下脂肪層幾乎消失,四肢及臀部明顯消瘦,面部脂肪已減少,但呼吸及循環器官尚無癥狀;③三度:體重比正常平均體重減少40%以上,此時面部和臀部皮下脂肪層都已消失,皮膚蒼白干燥、完全失去彈性,體溫低于正常,心音低鈍,血壓偏低,呼吸淺。
(二)實驗室檢查
1.血漿白蛋白濃度降低 為特征性改變,某些快速轉變的血漿蛋白水平降低具有早期診斷價值,如維生素A結合蛋白、前白蛋白、甲狀腺結合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等。
2.血漿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降低 IGF-1在調節物質代謝和促進生長發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營養不良患者在體格發育指標尚未改變之前已下降,且不受肝功能的影響,被認為是蛋白質營養不良早期診斷的靈敏可靠指標。
3.血漿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相關比值下降,可出現氨基酸尿;血漿牛磺酸明顯降低,也可作為早期診斷指標。
4.多種血清酶活性降低,如淀粉酶、膽堿酯酶、氨基轉移酶、堿性磷酸酶、胰酶和黃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降低。
5.血糖水平降低,呈糖尿病型糖耐量曲線,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
6.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如血清鐵、鋅、硒、銅、鎂等均低,尤以血鋅在重度營養不良降低顯著。
(三)診斷
根據小兒的年齡、喂養情況、體重下降、皮下脂肪減少、全身各系統器官功能紊亂及其他營養素缺乏的癥狀和體征,診斷并不困難,確診后應進一步分析原因,作出病因診斷。
三、治療原則與策略
采用綜合治療措施,包括及時處理各種緊急情況,逐步調整飲食,補充營養物質,去除病因,改善消化功能及精心護理等。
1.熱量及蛋白質的計算
(1)輕度營養不良:
由于小兒消化功能及對食物的耐受力接近正常,可基本維持膳食不變,熱量由120kcal/(kg?d)逐漸加至140kcal/(kg?d)。
(2)中、重度營養不良:
其消化功能及食物耐受力較差,熱量計算應從60kcal/(kg?d)逐漸增加至120kcal/(kg?d)乃至170kcal/(kg?d)。
蛋白質攝入量從1.5g~2.0g/(kg?d)開始,逐漸增加至3~4.5g/(kg?d)。過早給予高蛋白飲食可引起消化紊亂加重、腹脹和肝大。
2.食物的選擇
補充能量和優質蛋白,嬰兒應鼓勵繼續母乳喂養,如已斷奶應給予牛乳等乳制品。選擇高能量食物如蛋、肉、肝、魚及少量植物油。從治療開始就應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3.糾正貧血
營養不良兒常伴有中、重度貧血,口服鐵劑、葉酸、維生素B12等治療貧血。
4.促進消化改善代謝
給予各種消化酶以助消化,肌內注射蛋白同化類固醇如苯丙酸諾龍,每次肌內注射0.5~1.0mg/kg,每周1~2次,連續2~3周。
5.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治療以健脾補氣、理中化積為主,主要采用參苓、白術加減。此外捏脊、推拿、針灸等治療亦有一定療效。
四、常用治療藥物的安全應用
苯丙酸諾龍 nandroIone phenyIpropionate
【制劑與規格】
注射液:10mg/1ml,25mg/1ml。
【藥理作用】
本品為蛋白同化激素。既能增加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又能抑制氨基酸分解生成尿素,糾正負氮平衡。同化作用較甲睪酮強大而持久,雄激素作用較弱。可使鈣、磷、鉀、硫和肌酸蓄積,促進骨骼肌發育、軀體骨骼生長、體重增加。
【適應證】
1.伴有蛋白分解的消耗性疾病的治療。
2.小兒發育不良、骨折愈合緩慢等。
3.女性晚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療。
【用法與用量】
深部肌內注射。
常用劑量:①兒童嚴重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0.5~1mg/(kg?d),1周1~2次,連續2~3周;②蛋白大量分解的嚴重消耗性疾病,如嚴重燒傷、慢性腹瀉、大手術后等:每周25~50mg,肌內注射,同時須攝入充足的熱量和蛋白質;③嚴重女性轉移性乳腺癌姑息性治療:每周25~100mg,肌內注射,一般須持續至12周,如有必要,治療結束4周后可進行第2個療程。
【注意事項】
本藥不能作為營養品應用。
【不良反應】
1.本品有輕微的男性化作用,婦女使用后可能會長胡須、粉刺增多、多毛癥、聲音變粗、陰蒂肥大、閉經或月經紊亂。
2.男性長期使用可能會有痤瘡、精子減少、精液減少。
3.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瀉、黃疸、肝功能異常。
4.水鈉潴留、皮疹、顏面潮紅等。
【藥物相互作用】
1.可增強抗凝血藥香豆素、華法林等的抗凝作用。
2.與皮質激素合用可使血糖升高。
【應急處理】
兒童長期或過量用藥可使骨骺提早閉合、長骨生長抑制、性早熟、水鈉潴留。要特別注意藥物用量,應嚴格遵醫囑應用,發現超量或中毒宜及早停藥和對癥處理,包括催吐或洗胃以及支持療法等。
胃蛋白酶 pepsin
【制劑與規格】
片劑:100mg/片。本品主要成分為胃蛋白酶,每片含胃蛋白酶120U。
【藥理作用】
促進蛋白質分解,在含有0.2%~0.4%鹽酸時消化力最強。由于胃蛋白酶缺乏癥常伴胃酸缺乏,故單用難奏效,多與稀鹽酸同時服用,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適應證】
助消化藥。用于胃蛋白酶缺乏或病后消化功能減退引起的消化不良癥。
【用法與用量】
口服:兒童1次1~2片,1日3次,飯前服。
【注意事項】
1.遇熱不穩定,70℃以上失效。
2.本品易吸潮,使蛋白消化力降低,如已吸潮或變性者不宜服用。
【不良反應】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用。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在中性、堿性及強酸性時消化力較弱。在含有0.2%~0.4%鹽酸(pH 1.5~2.5)時消化力最強。
2.本品水溶液遇鞣酸、重金屬溶液即發生沉淀。
3.忌與堿性藥物配伍,不宜與抗酸藥物同服。
4.本品與硫糖鋁相拮抗,不宜合用。
【應急處理】
有消化性潰瘍傾向或患者服用胃蛋白酶過量會誘發或加重潰瘍,出現藥物過量立即停藥,并給予對癥處理。
多酶片 muItienzyme tabIets
【制劑與規格】
片劑:每片含胃蛋白酶0.4g,胰酶0.12g,淀粉酶0.12g。
【藥理作用】
本品所含的胃蛋白酶能將蛋白質水解為蛋白胨,胰蛋白酶則可進一步將蛋白胨水解成短肽等。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則起消化淀粉和脂肪的作用。
【適應證】
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用法與用量】
口服:兒童1次1片,1日3次,飯前服。
【注意事項】
1.本品在酸性條件下易破壞,故服用時切勿嚼碎。
2.孕婦、哺乳期婦女及老年人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3.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請立即就醫。
4.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5.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不良反應】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用。
【藥物相互作用】
鋁制劑可能影響本品療效,故不宜合用。
【應急處理】
過量服用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有消化性潰瘍傾向或患者服用胃蛋白酶過量會誘發或加重潰瘍,出現藥物過量立即停藥,并給予對癥處理。
干酵母片 saccharomyces siccum
【其他名稱】
食母生。
【制劑與規格】
每片含蛋白質(以干酵母計)不得少于標示量的40.0%。
【藥理作用】
本品為一種酵母菌的干燥菌體,富含B族維生素,對消化不良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適應證】
用于防治維生素B族缺乏癥,也可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的輔助治療。
【用法與用量】
口服:成人1次2~13片,1日3次,咀嚼服用。
【注意事項】
1.如服用過量或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2.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3.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藥物相互作用】
本品不能與堿性藥物合用,否則B族維生素可被破壞。
【應急處理】
過量服用可致腹痛、腹瀉,出現過量應立即停藥,并給予對癥處理。
乳酸菌素片 IacidophiIin tabIets
【制劑與規格】
每片0.4g(按乳酸菌素計)。
【藥理作用】
本品在腸道形成保護層,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襲;刺激腸道分泌抗體,提高腸道免疫力;選擇性殺死腸道致病菌,保護促進有益菌的生長;調節腸黏膜電解質、水分平衡;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
【適應證】
用于腸內異常發酵、消化不良、腸炎和小兒腹瀉。
【用法與用量】
嚼服:小兒1次0.4~0.8g(按乳酸菌素計),1日3次。
【注意事項】
1.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2.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3.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藥物相互作用】
1.鉍劑、鞣酸、藥用炭、酊劑等能吸附本品,不宜合用。
2.不宜與抗生素同時使用。
【應急處理】
同干酵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