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經濟學一本全
  • 微陽
  • 1527字
  • 2019-11-01 19:55:04

非多考個證不可嗎

當前最流行的是盡可能多地擁有幾個證,畢業證、四六級證就不說了,還有什么口語證、聽力證、駕駛證……多種從業證書,很多人想把它們作為擁有好工作的條件之一。現在我們從經濟學成本與收益的角度分析一下多考證件的選擇問題。

曾經流行IT熱,從事IT業就代表著高薪一族,所以大家都一窩蜂地去學計算機,但很多人最后發現自己學得很苦、很累,最要命的是自己剛剛學會某一種基礎編程語言,突然發現這種語言已經被淘汰了,新的又出來了。你還沒把前面用來學習的包括機會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收回來,你又需要不斷地去追加學習培訓的成本,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的就是你的學習培訓總成本被無限地增大,由于總成本的增大,你必然希望要通過獲得更高的回報來彌補這一投入的成本。眾所周知,成本越高,市場競爭力就越弱,這樣導致你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進一步減弱,這樣你就會越痛苦,這就是非理性“選擇”職業的必然結果。

人若對自我沒有足夠清醒而堅定的認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自己的“比較優勢”的認識,便不能自主,而要經常受到外界的影響。聽到別人的一句贊美,便得意洋洋;別人的一句嘲笑,便勃然大怒,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里,完全喪失了自我。這樣的人最容易隨波逐流、盲目跟風,別人說好的,自己也跟著說好;別人說熱門的,自己也就跟著踏進去;別人說流行的,自己也就稀里糊涂地去跟風……

人們之所以會去考這么多證書,原因就是一個,“多張證書,多點機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已經知道了做任何“選擇”都是有機會成本的,你去學習并參加了一項證書考試,必然要放棄相當一部分在你自己最擅長的、最喜歡的領域所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等資源。

我們也很容易發現,任何一種學習都是開始的時候收效很大,但學到較高的程度后都會覺得要再獲得進步就比較困難了,需要花費比原來更多的時間、精力等資源才能進步一點點。任何一門證書的學習也是一樣,盡管它主要消耗的是時間資源,但這種時間資源的投入越來越高,而收效卻是越來越少,如果你不是真的日常工作需要如此大量使用這項技能的話,你的這些投入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除非這是你的興趣愛好,那另當別論。

何為“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把一定資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高利益。機會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計算上大學的成本。

由此可知,上大學的成本,并不是我們通常說的學費多少錢,而是上述所有成本的總和。

你要想在某一學科獲得進步,就必須更多地投入時間以及與之配套的金錢、精力等資源,這樣勢必進一步擠占本來具有“比較優勢”的另外一門學科的學習資源。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你早先投入某項學習里的成本所形成的比較優勢,在逐步缺乏學習資源支持的情況下也在逐步流失,而你原本不具有“比較優勢”的“一項證書的考核”卻吸收了你極大的學習資源。因為如果你是學英語專業的,與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相比你在“金融精算師”方面不具有任何“比較優勢”,所以你要達到和他們一樣的專業水平的話,必須要付出更為高昂的投入總成本,成本越高,越不具有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由于你在你原本具有“比較優勢”的英語方面學習投入的減少,導致你與其他英語專業的同學相比,你的英語的“比較優勢”也在喪失,最壞的結果就是,兩邊的比較優勢都在下降。

我們保持我們自己的“比較優勢”,不能隨便地受到周圍的浮夸宣傳的影響,一會兒去考什么會計資格證書,一會兒去考什么計算機二級,這樣只會無謂地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抬高自己包括機會成本在內的總成本,使自己進一步喪失市場競爭力。教育培訓的投入要有的放矢,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比較優勢”為目的,而不是盲目的,隨波逐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沙坪坝区| 海宁市| 洛南县| 南陵县| 韩城市| 深圳市| 峨边| 岳阳市| 东安县| 江城| 大安市| 洛隆县| 朔州市| 沂水县| 新野县| 榆树市| 萝北县| 淅川县| 清新县| 民权县| 海安县| 彭水| 越西县| 乳山市| 永嘉县| 富平县| 乾安县| 尖扎县| 丹棱县| 新安县| 广丰县| 黑龙江省| 繁昌县| 来凤县| 恭城| 巴彦淖尔市| 买车| 巴东县| 罗甸县| 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