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養花和陽臺種菜一本全
- 朱立春主編
- 1330字
- 2019-11-01 17:35:21
第四章 能監測污染、凈化空氣的花草
八仙花

【花草名片】
◎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別名:斗球、繡球、紫陽花、粉團花。
◎科屬:虎耳草科繡球屬,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原產地:最初產自中國華中及西南區域,現在全國各個區域都廣為栽植。
◎習性:喜歡溫暖、潮濕、潤澤的半蔭蔽環境,光照充足也可以,忌干旱和水澇,不能忍受寒冷。
◎花期:6~7月。
◎花色:粉紅、藍、白色。
監測功能
八仙花對二氧化硫的反應非常靈敏,空氣里的二氧化硫濃度達到0.05~0.5ppm(1ppm是百萬分之一)后8小時,八仙花便會受到侵害,受侵害部位的葉脈會失綠,葉脈之間的葉片表面會變為白色,被損傷的葉組織會使葉片表面出現褐色斑點或斑塊,同正常葉組織的綠色葉面有清晰的分界線。另外,八仙花長時間置于二氧化硫濃度比較低的環境中,葉片表面會褪綠,葉組織甚至會漸漸壞死。
選盆
最好選用透氣性良好的泥盆,也可使用瓷盆,最好不要用塑料盆栽種。
擇土
宜選用排水通暢的酸性土壤。在酸堿度不一樣的土壤中,八仙花的顏色也會有顯著的不同,在酸性土壤中為藍色,在堿性土壤中則主要是粉紅色。
栽培
把植株移栽到新花盆中后,先將土壓好。澆充足水分,再將盆放置在蔭蔽的地方。大約10天后,可將盆移至室外正常料理。
澆水
八仙花喜歡潮濕,怕旱怕澇。在春、夏、秋三個生長期內,每日應澆一次水,令盆土經常處于潮濕狀態。在炎熱的夏天,花盆中的水分蒸發量較大,更要為其提供足夠的水分,從5月到8月末,除澆水外,還要每日或每隔一日朝葉片表面灑一次水。冬天則要以“不干不澆”為澆水原則。
光照
八仙花喜歡溫暖、潮濕的半蔭蔽環境,耐陰,陽光直射會造成日灼,因此需遮陰。
溫度
冬季,要把盆花移入房間里,室內溫度宜控制在5℃上下,以促使其進入休眠狀態。自12月中旬開始,應把盆花搬至朝陽的地方,室溫需保持在15℃~20℃左右,以促進枝葉的生長發育。
施肥
八仙花嗜肥,在生長季節通常需每隔15天左右施用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一次。如果將1%~3%的硫酸亞鐵加到肥液里施用,就能夠很好地維持土壤的酸性;如果想讓植株枝繁葉茂,那么就可以常澆施礬肥水;在孕蕾期內多施用1~2次磷酸二氫鉀,則可以令植株花大色艷。
新手提示:勿在炎熱的伏天施餅肥,否則會導致發生病蟲害及使花卉的根系受到損傷。
病蟲防治
八仙花不易受蟲害,常見病害多為葉部病害,如白腐病、灰霉病、葉斑病等。所以要定期噴施藥劑預防,發現病情后需及時噴施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病重葉片可摘除燒毀。
修剪
八仙花的生命力較強,經得住修剪。當幼株長到10~15厘米的時候便能進行摘心,這樣可以促其下部萌生腋芽。摘心后,可挑選4個萌生好的中上部的新枝條,把其下部的所有腋芽都摘掉。等到新枝條有8~10厘米長的時候,再施行第二次摘心,促進新枝條上的芽健壯成長,對翌年開花十分有益。花朵凋謝后應馬上把老枝截短,僅留下2~3個芽,以促使其萌生新枝,防止植株長得太高。為了不讓枝條再生長,也為了能安全過冬,在立秋以后應及時將植株的新枝頂部剪掉。在搬進室內料理之前,要把植株的葉片摘去,以防止葉片腐爛。
新手提示:每年初春3月,都要從基部把瘦弱枝、病蟲枝剪掉,留下健壯枝并對其短截,讓每枝留下2~3個芽,以促使其萌生新的枝條,令其多結蕾、多開花。
繁殖
八仙花可采用扦插法、分株法或壓條法進行繁殖。
擺放建議
八仙花適宜擺放在客廳、書房的窗臺、桌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