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們?yōu)槭裁聪矚g“隨大溜”

有心理學(xué)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讓5個人圍坐著一張桌子,實驗者請他們判斷線段的長度。每次呈現(xiàn)一組卡片,每組包括兩張,一張卡片上有一條垂直線段,稱為標準線段;另一張卡片上有3條垂直線段,其中一條與標準線段一樣長,另外兩條要么長了許多,要么短了許多,要求被試把那條與標準線段等長的線段挑出來。按理論,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做出正確無誤的選擇。

當?shù)?組兩張卡片呈現(xiàn)后,每個人依次大聲地回答自己的判斷,所有人意見一致,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然后再呈現(xiàn)第2組,大家又都做了正確的一致回答。就在大家覺得實驗單調(diào)而無意義時,第3組卡片呈現(xiàn)了,第1位被試在認真地觀察這些線段后,卻做出了顯然是錯誤的選擇,接著第2、3、4位被試也做了同樣錯誤的回答。輪到第5位被試,他感到很為難,左右看看,因為他的感官清楚地告訴他別人都是錯的,最后,他終于小聲地說出了與別人相同的錯誤選擇。

這個實驗是事先安排好的,前4名被試其實都是實驗者的助手,他們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程序進行正確或錯誤的選擇,而只有第5位被試不知道這一情況,是真正的被試。參加實驗的真被試是具有良好視力及敏銳思維能力的大學(xué)生,并且從表面上看,他們可以任意地做出想做的反應(yīng),而實質(zhì)上,也明確要求他們做出他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反應(yīng)。但是,來自群體的壓力很大,當絕大多數(shù)人都做出同樣的反應(yīng)時,個人就有強烈的動機去贊同群體其他成員的意見,因此有35%的被試拒絕了自己感官得來的證據(jù),而做出了同大多數(shù)人一樣的錯誤的選擇,這就是心理學(xué)上所說的從眾行為。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形?4個人一起去吃午飯,你看著菜單,小聲嘟囔著:“今天吃什么呢?來一份炸醬面吧!”這時同伴中的一個人說:“我要一份牛肉面?!苯酉聛砥渌麅蓚€人也都附和說:“那就吃牛肉面吧!”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也會說:“那我也和你們一樣吧。”

這種現(xiàn)象,恐怕在每個人身上都發(fā)生過吧。

人們都知道“我行我素”這句成語,而在現(xiàn)實中,卻很難做到這么“瀟灑”。在現(xiàn)實中,人們往往不是自己喜歡怎樣便怎樣,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在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要看多數(shù)人是怎樣做的,自己才怎樣做。

試驗和生活中的現(xiàn)象都說明,當個人的感覺與群體中的大多數(shù)人不一致時,個體為了使自己不被人認為“標新立異”,常常會放棄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數(shù)人的判斷。

為什么在理性和智力上都較完美的個人會拋棄來自他們自己感官的證據(jù),而同意別人錯誤的意見呢?一般認為從眾行為的原因來源于兩種壓力:一種壓力為群體的規(guī)范的壓力,任何與群體規(guī)范相違背的行為都會受到群體的排斥,個體由于懼怕受到懲罰,或者為了表明自己歸屬于群體的愿望,就會做出從眾行為。另一種壓力是群體的信息的壓力。他人常常是信息的重要來源,我們通過別人獲得許多有關(guān)外部世界的信息,甚至許多有關(guān)我們自己的信息也是通過別人獲得的。在一般情況下,那些我們認為能帶給我們最正確信息的人,往往是我們仿效和相信的人。這種信息壓力引起的從眾行為無論在實驗中還是在生活中的確存在,人們傾向于相信多數(shù),認為多數(shù)人是信息的正確來源而懷疑自己的判斷,因為人們覺得多數(shù)人正確的情況比較多。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隨大溜的行為更容易發(fā)生,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失去判斷自己行為的自信心。

不過,有的時候,人們的從眾心理會變得很可怕。

隨大溜其實是人類的一種思維定式。思維上的從眾定式使得個人有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能夠消除孤單和恐懼等心理。許多時候,在明知一件事情是違法或犯罪的情況下,一個人可能不會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經(jīng)做了,并且在當時得益而沒有產(chǎn)生處罰后果的時候,從眾定式就會使人們產(chǎn)生非理性思維,法不治眾的心理就會充斥于胸。這在犯罪心理學(xué)上叫“越軌的集群行為”,比較典型的如聚眾哄搶財物、集體盜墓等。一般說來,這種集體行為是相對自發(fā)的,主要是由于人們之間的互動、模仿、感染而形成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仁怀市| 临邑县| 西平县| 乌兰浩特市| 渭南市| 永仁县| 宁津县| 宜君县| 江门市| 葫芦岛市| 泊头市| 屏边| 谷城县| 渝北区| 台安县| 德安县| 绥芬河市| 泗水县| 乐亭县| 安新县| 襄城县| 安吉县| 怀集县| 岱山县| 甘南县| 时尚| 开平市| 瓮安县| 额尔古纳市| 洮南市| 石棉县| 江永县| 温宿县| 辉县市| 武鸣县| 平舆县| 伊宁市| 垦利县| 青神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