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說話的分寸

第一章 把握好沉默的分寸

時機未到時就得保持沉默

哲學家說,沉默是一種成熟;思想家說,沉默是一種美德;教育家說,沉默是一種智慧;藝術家說,沉默是一種魅力。我們知道,在人際交往當中,沉默是一種難得的心理素質和可貴的處世之道,當然,任何事情又都不是絕對的。

心理學告訴我們,在不同的場合環境中,人們對他人的話語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現出不同的心理承受力。正因為受特殊場合心理的制約,有些話在某些特定環境中說比較好,但有些話說出來就未必好。同樣的一句話,在此說與在彼說的效果就不一樣。因此,說什么,怎么說,一定要顧及說話的環境,如果環境不相宜,時機未到,最好的辦法是保持沉默。

日本公司同美國公司正進行一場貿易談判。

談判一開始,美方代表滔滔不絕地向日商介紹情況,而日方代表則一言不發,埋頭記錄。

美方代表講完后,征求日方代表的意見。日方代表恍若大夢初醒一般,說道:“我們完全不明白,請允許我們回去研究一下。”

于是,第一輪會談結束。

幾星期后,日本公司換了另一個代表團,談判桌上日本新的代表團申明自己不了解情況。

美方代表沒有辦法,只好再次給他們介紹了一遍。

誰知,講完后日本代表的態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們完全不明白,請允許我們回去研究一下。”

于是,第二輪會談又告休會。

過了幾個星期后,日方再派代表團,在談判桌上故伎重演。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他們告訴美方代表一旦有討論結果立即通知美方。

一晃半年過去,美方沒有接到通知,認為日方缺乏誠意。就在此事幾乎不了了之之際,日本人突然派了一個由董事長親率的代表團飛抵美國開始談判,拋出最后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逼迫美方加快談判進程,使人措手不及。

最后,談判達成一項明顯有利于日方的協議。

這場談判成功的關鍵在于一句俗話“會說的不如會聽的”,聽出門道再開口,而開口便傷對方“元氣”,不很高明嗎?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故作“遲鈍”未必不是聰明人,“遲鈍”的背后隱藏著過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種“大智若愚型”的藝術——意即在商業活動中多聽、少說甚至不說,顯示出一種“遲鈍”。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少開口,不做無謂的爭論,對方就無法了解你的真實想法;反之,你可以探測對方動機,逐步掌握主動權。

這時候的沉默,實際是“火力偵察”。

“話到嘴邊留半句,不可全拋一片心”,“言多必失,語多傷人”,“君子三緘其口”的古訓,把緘口不言奉作練達的安身處世之道。今天,我們亦應謹記這些古訓,該沉默時一定要三緘其口。沉默,是一種態度。沉默,是一種特殊語言。沉默,也會贏得百萬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宁陕县| 阳山县| 探索| 故城县| 阿拉善右旗| 平遥县| 靖远县| 塘沽区| 莱州市| 赤水市| 呈贡县| 密云县| 阿城市| 涟水县| 三河市| 乌审旗| 庆阳市| 申扎县| 佛冈县| 土默特左旗| 德惠市| 兴义市| 滦南县| 宜良县| 凤台县| 营山县| 陈巴尔虎旗| 神木县| 新田县| 盐城市| 轮台县| 连云港市| 莎车县| 突泉县| 海口市| 云南省| 玉田县| 锡林浩特市| 孟州市|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