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美學,人們都會想到“陽春白雪”,覺得自己既需要它卻又觸之不及。人們之所以覺得需要美學是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崇尚美的事物,都需要美的生活,都想讓自己從內到外都是美的。但是為什么人們又覺得美學是觸不可及的呢?因為人們總是覺得美學本身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它源于哲學范疇,向來都是美術領域和高校課堂上的一種課程而與實際的生活美化有很大一段距離。從蘇格拉底嘆息著說“美是難的”,到美學國度的“哥德巴赫猜想”,再到眾多美學家對美的親身實踐和探索,無不給人們一種錯覺,那就是美學是一種非常玄妙又深奧的學問,是普通大眾所不能觸及的。難道美學真的就這么遙不可及嗎?

雖然作為一種學術學科,美學是難的;雖然古今中外的美學家一直沒有準確地研究出“美是什么”;雖然審美涉及很多高深的學問,但是,我們統統可以不去理會,我們只要學會美化我們的生活,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美,學會提高生活品位就足夠了。這些與那些高深的理論無關,與那些美學研究無關!
其實,美學本身就是一門研究美、美感、美的創造及美育規律的科學。學習和探討審美活動的起源、美感心理、審美活動的構造與形態等,不但可以擴大哲學視野和提升理論素養,而且對我們理解人類生活價值追求和藝術創造,提高審美修養和藝術鑒賞力,提高人生品位大有裨益。
本書采取直觀的圖文呈現手法,引入“圖解”理念。上篇“美學的故事”,選擇了美學發展歷程中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作為端口。近50個精彩故事獨立成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美學的發展歷史,記錄美學大師的人生歷程,闡釋美學的重要理論,圖文并茂,組成一幅精彩的世界美學畫卷,清晰地呈現出美學發展的脈絡。下篇“生活中的美學”,將美學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靈活地聯系起來,從大眾的視角闡述美學知識,講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與應用,教會讀者如何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提升生活的美感,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真正地享受到生活中的美。無論是對美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還是專業學者,都可以從中汲取到美學的智慧與靈感,進而以美學的眼光審視自己、指引生活,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