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恩退役看需求曲線
德國著名的足球門將,奧利弗·羅爾夫·卡恩突然宣布自己即將退役,而9月2日慕尼黑安聯球場進行的拜仁慕尼黑和德國國家隊的比賽將是他在德國的最后一場比賽。如果你作為他忠實的球迷,要想得到比賽的球票無非有兩種方法:
(1)到售票處購買一張季度票或者單一比賽門票。
(2)從“黃牛”手中買到一張門票。
可是實際情況是,人們在知道這場比賽是卡恩的退役之戰時,可能會蜂擁而至,很可能你會選擇從“黃牛”手中購票。倒票并不總是合法的,但通常是有利可圖的。“黃牛”們可能在售票處買票,然后把這些票以更高的價格賣給那些在最后一刻決定觀看比賽的人。
有時候賽事出人意料地“冷門”的話,“黃牛”就會遭受損失;而當一場賽事會出人意料地“熱門”,“黃牛”手里的票能賣個好價錢。很顯然,卡恩的退役賽為囤積了不少票的“黃牛”們迎來了一個天賜良機。
你可以想象,幾乎每一個還沒買到票的球迷都想從去看卡恩的告別賽,但是其中多數人都不愿意為之花上相當于正常票價四五倍的錢。簡言之,想要購買門票或者其他任何商品的人的數目取決于價格。價格越高,愿意購買的人越少;價格越低,愿意購買的人越多。
“有多少人想買票去看卡恩的告別球賽?”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于門票的價格。如果你還不知道價格,那么你可以先畫一張表,列出不同價格上愿意買票的人數。這樣的表叫做“需求表”。根據這個表可以畫出一條需求曲線——供給和需求模型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
需求表表示的是在不同價格水平上消費者對某種產品或服務愿意購買的數量。下圖的右邊部分是假設的足球比賽門票的需求表。

根據門票的需求表中的條目可以畫出相應的需求曲線,后者表示了一種商品的消費者在任一給定價格上愿意購買的數量。需求曲線和需求表都反映了需求規律:價格上升導致需求數量下降;類似的,價格下降導致需求數量上升。因此需求曲線向下傾斜。
根據這個表,如果“黃牛”要價和門票的面值差不多時(100美元),那么將有20000個人愿意買;如果要150美元的話,有些球迷就會認定票價過高,那么就只有15000個人愿意買。如果價格進一步上升到200美元,想買票的人就更少了,依此類推。所以票價越高,想買票的人越少。換言之,隨著價格上升,門票的需求量將下降。
上頁圖中的曲線形象地展示了需求表里的信息,縱軸表示門票的價格,橫軸表示門票的數量。曲線上的每個點都對應著表里的一個條目。把這些點連接起來的曲線就是一條需求曲線。需求曲線就是需求表的圖形表達形式,也就是另一種表示在任意給定價格下消費者愿意購買的產品或服務的數量的方式。

假設“黃牛”們每張票收取250美元。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到有8000名球迷愿意支付這個價格,亦即8000就是250美元這個價格水平上的需求數量。
在真實的世界里,除了極少數例外情況,需求曲線幾乎總是向下傾斜的。這些例外商品被稱作“吉芬商品”。但是經濟學家認為,這些例外非常罕見,以至于我們可以忽略不計。總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越高導致需求越少這個命題是如此可靠,以至于經濟學家們更愿意將其稱為一種“定律”——“需求定律”。
當卡恩退役的消息被公之于眾時,馬上產生的效果是在任一給定價格上都將有更多的人愿意購買9月2日的比賽的門票。就是說,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由于這個消息的宣布,需求量上升了。下圖中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線表明了這一現象。
上頁圖給出了兩個需求表。其中,第二個需求表表示的是消息宣布之后的情況,也就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線圖”中的那個需求表。但是第一個需求表表示的是消息公布之前對二手票的需求。正如你所看到的,消息宣布后愿意花350美元買票的人增加了,愿意花300美元買票的人也增加了,其他同此。所以,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第二個需求表表示的需求量都較大。例如,在200美元這個價格上,球迷們愿意購買的門票數量從5500張上升到了11000張。
卡恩退役的消息催生了一個新的需求表,其中在任一給定價格上的需求量都要比原來的需求表里的大。上圖里的兩條曲線傳達了同樣的信息。消息宣布后,新的需求表對應于一條新的需求曲線D2,它位于消息宣布之前的需求曲線D1的右方。需求曲線的移動表明了在任一給定價格上的需求量的變化,需求曲線移動到新的位置代表的就是這樣一個變化。
需求的條件和需求曲線
需求包括兩個條件,即消費者愿意購買和有支付能力。

需求曲線
·需求定理
其他條件不變,需求量與價格呈反方向變動。
商品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
P↑,Q↓;
P↓,Q↑。
比如,應對能源危機,減少汽油消耗量的辦法是:
提高汽油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