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生活中的博弈論
- 歐俊
- 14字
- 2020-07-07 16:21:06
第三節 檸檬市場:劣幣驅逐良幣
二手市場買不到好車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人們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使用的貨幣不是我們今天大量使用的紙幣,而是用金屬鑄造的鑄幣——類似我們今天的硬幣。但不同的是,今天的硬幣只是作為輔幣使用,而在當時,有錢人出門則要帶上一袋沉甸甸的貨幣——金幣或銀幣,這是財富的象征。
與今天紙幣不同的是,當時的鑄幣本身即有價值——其所采用的金屬的價值,其面值的基礎就是其重量和成色。隨之而來的有兩個問題:一是在鑄造的時候,不能保證每個貨幣都有相同的成色和重量;二是在長久的使用和流通中,有一定的磨損而導致重量下降。換句話說,同樣面值的貨幣,其實際價值會有差別。
那么,每個人都想著把“好”的錢(良幣)留在自己手里,把“差”的錢(劣幣)花出去。時間長了,市場上流通的就都是“差”的錢,于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產生了。
博比是伯勒馬戲團的大力士,他的表演很受歡迎:一根很粗的鐵棒,他輕輕一扳就斷了。然后,在觀眾的喝彩聲中,他提出100英鎊的懸賞:“你們看到這顆檸檬了嗎?現在我把它擠干,如果誰能把我擠過的檸檬再擠出一滴汁出來,我就給他100英鎊?!?/p>
一般情況下,總有三五個力氣大的人上臺試試,但都失敗了。
一天晚上,一個50多歲的小個子走進表演場碰運氣,令人吃驚的是這個小個子居然把大力士博比擠過的檸檬擠出汁來,而且幾乎擠了一湯匙!
博比驚叫:“你真行,你是干哪一行的?”
小個子“啊”了一聲,說:“收稅的?!?/p>
收稅的狠勁相信很多人都領教過,但我們今天說的不是收稅,而是笑話中的另一個物品,檸檬。“檸檬”在美國俚語中的意思是“次品”或“不中用的東西”?!皺幟适袌觥币簿褪谴纹肥袌?。為什么呢?
檸檬原生長于印度東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早先那里的人們是不吃檸檬的,人們是欣賞檸檬樹的美麗。后來西歐人到了印度,被檸檬的香氣吸引,把它們傳遍整個世界?,F在檸檬成為最美味的水果,被人們喜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檸檬畢竟有些澀,甜味不足,于是英國人就用檸檬來比喻性能和品質都比較差的低等商品,后來,經濟學家更進一步,將交易低的商品市場稱為“檸檬市場”。
舊車市場上,買者和賣者對汽車質量信息的了解是不對稱的。賣者知道所售汽車的真實質量,但一般情況下,潛在的買者要想確切地辨認出舊車市場上汽車質量的好壞是困難的,他最多只能通過外觀、介紹及簡單的現場試驗等來獲取有關汽車質量的信息,而從這些信息中很難準確判斷出車的質量,因為車的真實質量只有通過長時間的使用才能看出,這種方法在舊車市場上又是不可能的。
有一個二手車市場,里面的車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但質量有很大差別。賣家對自己的車的質量了解得很清楚,而買家則沒法知道。假設汽車的質量由好到壞分布比較均勻,質量最好的新車價格為50萬元,買方會愿意出多少錢買一輛他質量不清楚的車呢?最正常的出價是25萬元。很明顯,如此一來,價格在25萬元以上的好車的主人將不再在這個市場上出售他的車了。于是便進入惡性循環,當買車的人發現有一半的車退出市場后,他們就會判斷剩下的都是中等質量以下的車了。于是,買方的出價就會降到15萬,車主對此的反應是再次將質量高于15萬元的車退出市場。以此類推,市場上好車的數量將越來越少,最終導致這個二手車市場的瓦解。
如何減少“檸檬市場”
檸檬市場是道德松懈和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不良后果。要想消除檸檬市場,就要竭力營造出一種講究誠信的社會風氣,賣方的價格合理,買方得到高質量的產品。那么,如何減少“檸檬市場”呢?

買賣雙方如果真誠交易,共享某一商品的所有信息,就能實現公平、公正的交易。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檸檬市場”。購買二手車的人不知道市場上車的優劣,而賣主就知道車的底細,但賣主為了能夠賣個好價錢,肯定會隱瞞車的性能、運行信息和發生事故與否等。
于是,買者和賣者之間就不能實現信息共享,賣者永遠比買者擁有更多信息。而買者呢,就會覺得似乎所有的車都不可信任,買還是不買就拿不定主意,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拼命壓價。但賣者肯定不會同意,覺得自己的車這么好,哪能這么便宜就賣了呢!但如果提價的話,買者也不同意,誰知道你的車出過什么事故呢?
無奈之下,賣主要么低價賣出,要么將自己的好車開出二手車市場,長此以往,二手車市場上的好車越來越少?!吧街袩o老虎,猴子稱霸王”,在沒有好車的市場上,劣車占據了絕大多數。這時,價格低廉、品質不好的名聲就會越傳越遠,而前來買車的人出價就只會越來越低,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劣車”將“好車”趕出了二手車市場,于是,“檸檬市場”全是劣質貨。
當然,在現實中,一部分二手車的轉手原因跟它們性能的可靠性沒有關系。在這種情況下。賣方會盡力闡釋自己迫不得已賣車的原因,“因為我被公司調職到倫敦,只好賣掉這輛沃爾沃”或者“剛生了個孩子,只好忍痛賣掉這輛保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