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圖解: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作者名: 楊婧本章字數: 24字更新時間: 2020-07-07 15:39:59
第二篇 設計理財藍圖,學習致富之道
第一章 為你的財務“診診脈”:你是否已深陷財務危機
理財體檢,看看你的財務是否陷入“亞健康”
理財體檢是相對于健康體檢而言的,健康體檢是檢查身體,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保證身體的健康。理財體檢則是對自己財務進行診斷,以便及時發現并消除自己理財過程中存在的誤區與隱患,讓自己的財務處于“健康”的狀態,避免自己陷入財務危機。
那么,怎樣對理財進行體檢呢?下面四個問題可以幫你測測財務的健康狀況。
一、自己該留多少錢備用
流動性資產是指在急用情況下能迅速變現而不會帶來損失的資產,比如現金、活期存款、貨幣基金等。
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資產÷每月支出
專家指出,如果某人月支出為800元,那么這個人每月合理的流動性資產,也就是閑錢就應在2400~4800元。如果這個人的流動性比率大于6,則表明這個人的閑置資金過多,不利于資金的保值、增值,也表明這個人打理閑置資金的能力不足;反之,若流動性比率過低,則意味著這個人已出現財務危機的跡象,也就是常說的資金“斷流”。此外,一旦這個人出現家人病重住院等突發事件,如果閑錢過少,受到的影響更是不可估計。
二、每月該花多少錢
消費比率=消費支出÷收入總額×100%
這一指標主要反映個人財務的收支情況是否合理。
專家認為,如果個人消費比例過高,則意味著這個人的節余能力很差,不利于財務的長期安全,如比例達到1,則表明這個人已達到“月光族”的狀況。
如果比例過低,表明這個人用于日常花費很少,會影響他的生活質量和品質,如果更低,就相當于我們常說的“鐵公雞”。
三、每月還貸多少錢
償債比率=每月債務償還總額÷每月扣稅后的收入總額×100%
這一指標主要反映一個人適合負擔多少債務更合理。
專家認為,債務償還比率主要針對目前準備貸款或已經貸款的個人而言,俗話說“無債一身輕”,若一個人的債務償還比率為零,則表明這個人的財務自由度會非常高。
相反,若一個人的債務償還比率接近或高于35%,再加上40%~60%的消費比率,那么這個人會隨時面臨財務危機,只能一方面減少消費比例,另一方面不斷增加收入。
四、每月投資多少錢
凈投資資產÷凈資產≥50%
這是反映一個人投資比例高低的指標,其中,凈資產是指包括房產和存款在內的總資產扣除個人總債務的余額。凈投資資產是指除住宅外,個人所擁有的國債、基金、儲蓄等能夠直接產生利息的資產。
專家認為,個人投資理財應該是一種長期行為和習慣,目的在于提升個人的生活質量,而這首先要建立在有財可理、有錢可投的前提下。若一個人投資比例過低,表明這個人節余能力不足,這與這個人的債務償還比率、消費比率、流動性比率都有關系。
若一個人投資比例過高,則意味著這個人的資金面臨的風險更大,一旦出現問題,對日常生活影響更大。
現在,請你自我評估一下,看看自己的財務是否健康。如果答案并不樂觀,那就要盡快想辦法解決。除此之外,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你還要考慮下列的問題。
(1)結婚計劃。
(2)購房計劃。
(3)子女教育計劃。
(4)老人的贍養計劃。
(5)自己的退休計劃。
綜合以上各個階段,你再檢測一下,看看自己的財務是否還健康。若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的財務通過了全面的測試,可以確定為健康了。若相反,你就要當心,危機可能隨時會光臨。總之,保持財務的健康是你的“理財之本”,這條千萬要切記!
【理財圣經】
理財體檢也可以利用網絡上提供的理財體檢系統,在線填寫家庭財務數據如資產負債、收支明細等財務狀況,自助完成對家庭財務隱患的診斷,讓自己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財務現狀。
如何使財富保持健康?

風險管理
要做家庭狀況風險評估,找出造成財務重大隱患的原因,再利用風險管理工具進行有效控制,達到家庭、個人和財務的最終安全。
退休管理
要做好退休金規劃。選擇穩健的投資工具,細水長流地積累養老基金,確保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質量。


財富管理
要明確財富管理的目標。可以根據將來資金使用的目的、時間和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的投資工具,進行合理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