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 楊婧
- 1323字
- 2020-07-07 15:39:57
謹慎防范投資理財中的各類陷阱
現在,中國投資市場異常火熱,在投資過程中,投資人還要防范下面的幾種陷阱,以防被詐騙。
一、不要盲目跟隨“炒股博客”炒股
股市火爆帶動各種“炒股博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投資人若盲目跟隨“炒股博客”炒股,將可能面臨財產損失求告無門的風險。同時,“炒股博客”可能成為“莊家”操縱市場的工具,股民若盲目將“炒股博客”上獲取的所謂“專家意見”當成投資依據,只會大大增加投資風險,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二、謹防委托民間私募基金炒股
從2006年下半年股市逐漸升溫以后,新入市的投資人有相當一部分對股票、基金等一竅不通,這就讓民間私募基金有機可乘。他們常常以咨詢公司、顧問公司、投資公司、理財工作室甚至個人名義,以委托理財方式為投資人提供服務。但事實上,民間私募基金本身并不是合法的金融機構,或不是完全合法的受托集合理財機構,其業務主體資格存在瑕疵。其次,民間私募基金與投資人之間簽訂的管理合同或其他類似投資協議,往往存在保證本金安全、保證收益率等不受法律保護的條款。更有部分不良私募基金或基金經理存在暗箱操作、過度交易、對倒操作、老鼠倉等侵權、違約或者違背管理人義務的行為,上述做法都將嚴重侵害投資人利益。
三、不要私自直接買賣港股
調查顯示,內地居民私自直接買賣港股的方式有兩種,即內地居民利用“自由行”等機會到香港開立港股證券交易賬戶,投資港股;或者由證券公司協助開立港股證券交易賬戶進行投資。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除商業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發行的QDII(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人)產品以及經過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特殊情況外,無論是個人投資人還是機構投資人都不允許私自直接買賣港股。內地居民通過境內券商和其他非法經營機構或境外證券機構的境內代表處開立境外證券賬戶和證券交易都屬于非法行為,不受法律保護。如果私自買賣港股,投資人的風險無形之中將大大提升。
四、謹防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詐騙
有些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利用股市火爆,趁機對投資人實施詐騙活動。例如,深圳有關執法機構就曾聯合查處了羅湖和福田兩區8家非法證券投資咨詢公司。這些公司通過電話、電視和網絡等方式大肆向全國各地做廣告,宣稱推出了新的理財方式,會員無須繳納會員費,只要將自己的資金賬戶、證券賬戶及交易密碼告知公司的業務員,公司就可代會員進行股票買賣,聯合坐莊,保證每年100%或者更高的收益,贏利后按約定的比例收取咨詢費用。但實際情況是,這種公司取得投資人的資金賬戶、證券賬戶和密碼后,會以對坐莊個股保密為由,立即修改密碼,然后將賬戶中的股票全部賣出或將資金全部轉走。
【理財圣經】
總而言之,投資是自己的事,用的也是自己的錢,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務必謹小慎微,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資金風險。
如何防范投資理財中的陷阱?
投資理財充滿著各種未知風險,只有做好防范措施,才能獲得預期中的收益。對于如何防范風險,可以參看下面的建議。

“知己知彼”
選擇理財產品,不僅要對自身所能承受風險力有所認識,還需對所投資的理財產品及其所在機構有所了解。

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指選擇不同機構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通過分散投資,可以有效分散風險。

隨時調整資產結構
投資市場千變萬化,投資者需要及時調整自身的資產結構以抵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