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是健康的大敵
卡耐基金言
不知道如何抗拒憂慮的人都會壽命減少。
憂慮容易導致3種疾病:潰瘍、高血壓、心臟病。
在醫生接觸的病人中,有70%的人只要消除他們的恐懼和憂慮,病就會自然好起來。
很多年以前的一個晚上,一個鄰居來按我的門鈴,要我和家人去種牛痘,預防天花。他是整個紐約市幾千名志愿者中去按門鈴的人之一。很多嚇壞了的人都排了好幾個小時的隊接種牛痘。在所有的醫院、消防隊、警察局和大工廠里都設有接種站。大約有2000名醫生和護士夜以繼日地替大家種痘。怎么會這么熱鬧呢?因為紐約市有8個人得了天花——其中2人死了——800萬紐約市民中死了2人。
我在紐約市已經住了37年,可是還沒有一個人來按我的門鈴,并警告我預防精神上的憂郁癥——這種病癥,在過去37年里所造成的損害,至少比天花要大1萬倍。
從來沒有人來按門鈴警告我:目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中,每10個人就有1個會精神崩潰,而大部分都是因為憂慮和感情沖突而引起的。所以我現在寫本章,就等于來按你的門鈴,向你發出警告。
曾經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亞歷克西斯·卡銳爾博士說:
不知道抗拒憂慮的商人都會短命。
其實不止商人,家庭主婦、獸醫和泥水匠……都是如此。
幾年前,我在度假的時候,跟戈伯爾博士一起坐車經過得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戈伯爾博士是圣塔菲鐵路的醫務負責人,他的正式頭銜是海灣——科羅拉多和圣塔菲聯合醫院的主治醫師。當我們談到憂慮對人的影響時,他說:
“在醫生接觸的病人中,有70%的人只要能夠消除他們的恐懼和憂慮,病就會自然好起來。不要誤以為他們都是生了病,他們的病都像你有一顆蛀牙一樣實在,有時候還嚴重100倍。我說的這種病就像神經性的消化不良,某些胃潰瘍、心臟病、失眠癥,一些頭痛癥和麻痹癥等等。這些病都是真病,我這些話也不是亂說的,因為我自己就得過12年的胃潰瘍。恐懼使你憂慮,憂慮使你緊張,并影響到你胃部的神經,使胃里的胃液由正常變為不正常。因此就容易產生胃潰瘍。”
約瑟夫·蒙塔格博士曾寫過一本《神經性胃病》的書,他也說過同樣的話:“胃潰瘍的產生,不是因為你吃了什么而導致的,而是因為你憂愁些什么。”
梅奧診所的阿爾凡萊茲博士說:“胃潰瘍通常根據你情緒緊張的高低而發作或消失。”
他的這種說法在對梅奧診所的15000名胃病患者進行研究后得到了證實。每5個人中,有4個并不是因為生理原因而得的胃病。恐懼、憂慮、憎恨、極端自私,以及無法適應現實生活,才是他們得胃病和胃潰瘍的原因。胃潰瘍可以讓你喪命。
我最近和梅奧診所的哈羅德·哈貝恩博士通過幾次信。他在全美工業界醫師協會的年會上讀過一篇論文,說他研究了176位平均年齡在44.3歲的工商界負責人。他報道說:大約有1/3多的人因為生活過度緊張而引起下列3種病癥之一——心臟病、消化系統潰瘍和高血壓。想想看,在我們工商界的負責人中,有1/3的人都患有心臟病、潰瘍和高血壓,而他們都還不到45歲,成功的代價是多么高啊!而他們甚至都不能算是成功,一個身患胃潰瘍和心臟病的人能算是成功之人嗎?就算他能贏得全世界,卻損失了自己的健康,對他個人來說,又有什么好處?即使他擁有全世界,每次也只能睡在一張床上,每天也只能吃三頓飯。就是一個挖水溝的人,也能做到這一點,而且還可能比一個很有權力的公司負責入睡得更安穩,吃得更香。我情愿做一個在阿拉巴馬州租田耕種的農夫,在膝蓋上放一把五弦琴,也不愿意在自己不到45歲的時候,就為了管理一個鐵路公司,或者是一家香煙公司而毀了自己的健康。
說到香煙,一位世界最知名的香煙制造商,最近在加拿大森林里想輕松一下的時候,因為心臟病發作而死了。他擁有幾百萬元的財產,卻在61歲時就離世了。他也許是犧牲了好幾年的生命換取了所謂的“生意上的成功”。
在我看來,這個有幾百萬財產的香煙大王,其成功還不及我爸爸的一半。我爸爸是密蘇里州的農夫,一文不名,卻活到了89歲。
心臟病是美國的第一號兇手。在二次大戰期間,大約有三十幾萬人死在戰場上,可是在同一段時間里,心臟病卻殺死了200萬平民——其中有100萬人的心臟病是由于憂慮和過度緊張的生活引起的。中國人和美國南方的黑人卻很少患這種因憂慮而引起的心臟病,因為他們處事沉著。死于心臟病的醫生比農夫多20倍。因為醫生過的是緊張的生活,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
“上帝可能原諒我們所犯的罪,”威廉·詹姆斯說,“可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卻不會。”
這是一個令人吃驚而難以相信的事實:每年死于自殺的人,比死于種種常見的傳染病的人還要多。
為什么呢?答案通常都是“因為憂慮”。
古時候,殘忍的將軍要折磨他們的俘虜時,常常把俘虜的手腳綁起來,放在一個不停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面……水滴著……滴著……夜以繼日,最后,這些不停滴落在頭上的水,變得好像是用槌子敲擊的聲音,使那些人精神失常。這種折磨人的方法,以前西班牙宗教法庭和希特勒手下的德國集中營都曾經使用過。
憂慮就像不停往下滴、滴、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憂慮,通常會使人心神不寧而自殺。
當我還是密蘇里州一個鄉下孩子的時候,星期天聽牧師形容地獄的烈火,嚇得我半死。可是他從來沒有提到,我們此時此地由憂慮所帶來的重重痛苦的地獄烈火。比方說,如果你長期憂慮下去的話,你有一天就很可能會患最痛苦的病癥——狹心癥。
這種病要是發作起來,會讓你痛得尖叫,跟你的尖叫比起來,但丁的《地獄篇》聽來都像是“娃娃游玩具國”了。到時候,你就會跟你自己說:“噢,上帝啊!噢,上帝啊!要是我能好的話,我永遠也不會再為任何事情憂慮——永遠也不會了。”如果你認為我這話說得太夸張的話,不妨去問問你的家庭醫生。
你愛生命嗎?你想健康、長壽嗎?下面就是你能做到的方法。我再引用一次亞歷西斯·卡瑞爾博士的話:“在紛繁復雜的現代城市中,只有能保持內心平靜的人,才不會變成神經病。”
你是否可以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呢?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答案應該是:“可以的”,“絕對可以”。我們大多數人實際上都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堅強得多。我們有很多也許從來沒有發現的內在力量,就像梭羅在他不朽的名著《獄卒》里所說的:“我不知道有什么比一個人能下定決心改善他的生活能力更令人振奮了……要是一個人,能充滿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決心過他所想過的生活,他就一定會得到意外的成功。”
精神失常的原因
卡耐基金言
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只有能保持內心平靜的人,才不會變成神經病。
醫生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他們想治療身體,卻不想醫治思想。可是精神和肉體是一致的,不能分開處置。
著名的梅奧兄弟宣布,我們有一半以上的病床上,躺著患有神經病的人。可是,在強力的顯微鏡下,以最現代的方法來檢查他們的神經時,卻發現大部分人都非常健康。他們“神經上的毛病”都不是因為神經本身有什么異常的地方,而是因為情緒上有悲觀、煩躁、焦急、憂慮、恐懼、挫敗、頹喪等等的情形。
柏拉圖說過:“醫生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他們想治療身體,卻不想醫治思想。可是精神和肉體是一體的,不能分開處置。”
醫藥科學界花了2300年的時間才認清這個真理。我們剛剛才開始發展一種新的醫學,稱之為“心理生理醫學”,用來同時治療精神和肉體。現在正是做這件事的最好時機,因為醫學已經大量消除了可怕的、由細菌所引起的疾病——比方說天花、霍亂、黃熱病以及其他種種曾把數以百萬計的人埋進墳墓的傳染病癥。可是,醫學界一直還不能治療精神和身體上那些不是由細菌所引起,而是由于情緒上的憂慮、恐懼、憎恨、煩躁,以及絕望所引起的病癥。這種情緒性疾病所引起的災難正日漸增加,日漸廣泛,而速度又快得驚人。
醫生們估計說:現在活著的美國人中,每20人就有1人在某一段時期得過精神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征召的美國年輕人,每6人中就有1人因為精神失常而不能服役。
精神失常的原因何在?沒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極可能是由恐懼和憂慮造成的。焦慮和煩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適應現實的世界,而跟周圍的環境隔斷了所有的關系,縮到自己的夢想世界,以此逃避他所憂慮的問題。
在我寫這一章時,我書桌上就有一本書,是愛德華·波多爾斯基博士所寫的《停止憂慮,換來健康》。書中談到了幾個問題:
1.憂慮對心臟的影響。
2.憂慮造成高血壓。
3.風濕癥可能因憂慮而起。
4.為了保護你的胃,請少憂慮些。
5.憂慮如何使你感冒。
6.憂慮和甲狀腺。
7.憂慮與糖尿病患者。
另外一本談憂慮的好書,是卡爾·明格爾博士所寫的《與己作對》。它沒告訴你怎樣避免憂慮的規則,卻告訴你一些很可怕的事實,讓你看清楚焦慮、煩躁、憎恨、后悔、反叛和恐懼情緒怎樣傷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憂慮甚至會使最強壯的人生病。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最后幾天里,格蘭特將軍發現了這一點。故事是這樣的:
格蘭特圍攻里奇蒙德有9個月之久,李將軍的衣衫不整、饑餓不堪的部隊被打敗了。有一次,好幾個兵團的人開了小差。其余的人在他們的帳篷中開會祈禱,叫著、哭著,看到了種種幻象。眼看戰爭就快結束了,李將軍手下的人放火燒了里奇蒙德的棉花,以及煙草倉庫,也燒了兵工廠,然后在烈焰升騰的黑夜里棄城逃走了。格蘭特乘勝追擊,從左右兩側和后方夾攻南部聯軍,而由騎兵從正面截擊,拆毀鐵路線,俘虜了運送補給的車輛。
由于劇烈頭痛而使眼睛半瞎的格蘭特無法跟上隊伍,就停在了一個農家。“我在那里過了一夜,”他在回想錄里寫道,“把我的兩腳泡在了加了芥末的冷水里,還把芥末藥膏貼在我的兩個手腕和后頸上,希望第二天早上能恢復。”第二天清早,他果然復原了。可是使他復原的,不是芥末藥膏,而是一個帶回李將軍降書的騎兵。“當那個軍官來到我面前的時候,”格蘭特寫道,“我的頭痛得很厲害,可是我一看到那封信的內容,我就好了。”
顯然,格蘭特是由于憂慮、緊張和不安才生病的。一旦他在情緒上恢復了自信,想到他的成就和勝利,病馬上就好了。
憂慮會使你患風濕癥或關節炎而坐進輪椅,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羅素·塞西爾博士是世界聞名的治療關節炎的權威,他列舉了4種最容易得關節炎的情況:(1)婚姻破裂。(2)財目上的不幸和難關。(3)寂寞和憂慮。(4)長期的憤怒。
確實,以上4種情緒狀況,并不是關節炎形成的唯一原因,而是關節炎產生的最“常見的原因”。
不久以前,我和一個得這種病的朋友到費城去。我們去見伊莎瑞爾士內·布拉姆博士——一位主治這種病達38年之久的著名專家。
他問我朋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什么問題使你的情緒產生這種情況?”他警告我的朋友說,如果他繼續憂慮下去,就可能會染上其他并發癥,例如心臟病、胃潰瘍,或是糖尿病。“所有的這些病癥,”這位名醫說,“都互為親戚關系,甚至是很近的親戚。”一點都不錯,它們都是近親——由憂慮所產生的病癥。
憂慮是容貌最大的克星
卡耐基金言
再沒有什么會比憂慮讓一個女人老得更快,進而摧毀了她的容貌。
化妝品不只是搽在肌膚上的東西,它更應該是搽在精神上的東西。使用化妝品后人會變得心情舒暢,其實它應從更深層次上減輕女性們的精神痛苦。
我去訪問女明星英樂·奧伯恩時,她告訴我她絕對不會憂慮,因為憂慮會摧毀她在銀幕上的主要資產——她美麗的容貌。她告訴我說:
“當我最先想要進入影壇的時候,我既擔心又害怕。我剛從印度回來,在倫敦一個熟人也沒有,卻想在那里找一份工作。去見過幾個制片家,可是沒有一個人肯用我。我僅有的一點錢漸漸用光了,整整有兩個星期,只靠一點餅干和水過活。這下我不僅是憂慮,還很饑餓,我對自己說:‘也許你是個傻子,也許你永遠也不可能闖進電影界。歸根究底,你沒有經驗,也從來沒有演過戲,除了一張漂亮的臉蛋,你還有些什么呢?’”
“我照了照鏡子。就在我望著鏡子的時候,才發現憂慮對我的容貌起了極壞的影響。我看見了憂慮造成的皺紋,看見了焦慮的表情,于是我對自己說:‘你一定得馬上停止憂慮,不能再憂慮下去了,你所能給人家的只有你的容貌了,而憂慮會毀了它的。’”
再沒有什么會比憂慮讓一個女人老得更快,進而摧毀了她的容貌。憂慮會使我們的表情難看,會使我們咬緊牙關,會使我們的臉上產生皺紋,會使我們老是愁眉苦臉,會使我們頭發灰白,有時甚至會使頭發脫落。憂慮會使你臉上的皮膚發生斑點、潰爛和粉刺。
曾經有一段時期在日本掀起了第一次“自然化妝品”熱潮,與現時的“自然”有所不同,主要以使用更加原始的原材料生產化妝品為特色,比如使用赤豆、絲瓜等所謂“傳統智慧”的化妝品大行其道,對流行時尚極為敏感的年輕女性完全陷于其中不能自拔。這種自然化妝品的依據便是“絕不使用任何界面活性劑、防腐劑以及香料等成分”,使用這些“含對皮膚有害的物質的大型化妝品生產廠家的化妝品對人的肌膚是極其危險的”,等等。這種極端的論調使陷于其中的女性們紛紛對著名廠家的化妝品敬而遠之,甚至持否定態度,一心追捧赤豆和絲瓜。
在這一片熱潮中,有一位起勁地抬轎子而立下汗馬功勞的女性,她在接受各種雜志的采訪時曾語出驚人,發出豪言壯語:“除了純自然的化妝品,其他都令人可怕,使用不得!”
可是大約一年之后,她又突然宣稱自己是“敏感性肌膚”,開始熱衷于由皮膚科醫師開發研制的化妝品,說“即使不使用防腐劑的自然化妝品也令人可怕,使用不得”。再過了大約兩年左右,她又轉而竭力稱贊起所謂“無任何添加物”的化妝品來,對皮膚科醫師開發研制的化妝品也變成了否定:“那只不過是一種錯覺而已!”后來,每當與她聯系時便換了一種“愛用品”的她,又迷上了我只聽到過名字的二線品牌的郵購化妝品,而選擇的理由自然是每次都各不相同,真是很有意思。毫無疑問,她就是那種“化妝品信息源”、“超級時尚發布中心”,同時又是稍嫌不成熟的狂熱的化妝品愛好家。
彷徨于各種化妝品間而無法確定自己所適合的,這本是誰都會發生的事情,沒有什么不好。可是,她的情況卻稍稍有些病態,對各種化妝品一一熱衷又一一幻滅,因而肌膚老是不能變得光滑美麗。她盡管嘗試了各種各樣的化妝品,但是一點兒也沒有美麗起來,臉色總是顯得暗淡無光,一直在為臉上的疙瘩而煩惱。
后來她又隨著時尚潮流開始為“冥想化妝品”而傾倒,但是臉色仍然未見絲毫好轉,終于發出了“難道所有化妝品都沒有什么效果么”的疑問,即使這樣,她還是沒有停止嘗試和彷徨,先后使用了各種“冥想化妝品”。她將毫無改善的原因統統歸結為化妝品,而旁觀者則清清楚楚地知道這絕不是化妝品的原因。3年前,她結婚當了一名全職主婦,出于很容易理解的原因,她聽從住所附近主婦們的推薦,又試著換用了在主婦中間很受歡迎的上門推銷的化妝品,結果如何?令人簡直不敢相信,她的肌膚一下子變得光滑美麗起來。
“真的是好不容易才遇上了這樣好的化妝品啊!”她興奮異常地給我掛來電話報告。我問她:“怎么個好法?”她回答:“臉上的疙疙瘩瘩全都不見了,皮膚也變白了……”
我情不自禁地想:果不其然!
她為肌膚持續煩惱了約10年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沒有遇見好的化妝品”,而是她身體內反反復復蓄積下來的令人感覺不適的精神壓力,巨大的精神壓力會導致植物神經系統失調,血液循環不暢,皮膚的免疫機能低下或出現紊亂。她總是臉色暗淡,稍有一點小事臉上便長出疙瘩等,全都是內在的精神壓力所致。那么,為什么持續了10年的討厭的問題會在一瞬間全面解決呢?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吧,那就是結婚。年過35歲的“閃電式結婚”,不要說周圍人都覺得驚訝不已,她本人可能也最最想不到會有這樣的事情吧?
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許多。一位皮膚粗糙不堪的女性先后嘗試了各種各樣的化妝品,在某次人事變動后被調到了其他科室,突然間仿佛全身的毒素全部排出似的肌膚變得光滑潤潔起來;還有一位女性在與長期同居的男友分手、重新搬家之后,立即顯得容光煥發,終于告別了彷徨于各種化妝品的生活。不管是誰,都是在改變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場所的同時發生了變化。
然而更重要的卻是,現今的時代在被稱作狂熱的美容愛好家的人群中,像這樣類型的人——將自己不幸的原因指向毫不相干的化妝品,漫無目標地熱衷于化妝品中——其實真的是很多。這些人往往不信任“主流”化妝品,而寧愿更相信自然化妝品、郵購化妝品等“支流”的化妝品,熱衷于從一些二線品牌的化妝品中發現所謂的“價值”,因而她們“追求更好更有效的化妝品”的意識比一般人更加強烈,以至一直彷徨于頻繁地更換化妝品的病態之中。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龐大的浪費”,不過我卻有一瞬真的覺得:靠著化妝品或多或少解救了深陷于“暗無天日”的巨大精神壓力中的她們,這不也是一件好事嗎?就拿上述那位女士來說,大概甚至將“或許結不了婚”的原因也歸罪于“化妝品一點也沒有效果”,假如真是這樣的話,這種歸罪也就不至于使她產生“我不是一個好女人”、“我缺少女性魅力”一類的自卑感。她之所以能夠結婚,可以說也正是因為她并沒有這種自卑感的緣故。她所反復嘗試和彷徨于其中的許許多多的化妝品,即使沒有治愈她肌膚上的問題,但至少減輕了她精神上的自卑感,所以說還是產生了效果的,一點也沒有浪費。
一位知名的女性心理專家說得好:“我覺得化妝品不只是搽在肌膚上的東西,它更應該是搽在精神上的東西。我們經常說使用化妝品后人會變得心情舒暢,其實它還從更深層次上減輕了女性們的精神苦痛。”
憂慮是女人容貌的最大克星,擁有一份好心情就是最好的天然化妝品。如果你不想讓你的眼睛周圍那些皮膚特別薄的地方過早出現皺紋,請及時地脫離憂慮。
你的生活與憂慮無關
卡耐基金言
憂慮最能傷害到你的時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動的時候,而是在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之后。
不知怎樣抗拒憂慮的人都會短命;同理,就事業而言,不知抗拒憂慮同樣會失敗。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天必須親自處理各種各樣的日常工作,這些工作不僅滿足我們生存的需要,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快樂,但在相當多數情況下我們其中的一些人卻享受不到工作的快樂,而是痛苦于由工作壓力帶來的種種憂慮。
我曾參與過一項名為“壓力下的家庭健康”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20000人中有近85%的人認為,絕對需要學習如何處理壓力。根據過去10年美國家庭醫師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ractitioners)的調查估計,一般的病人中,有近3/4具有與壓力有關的問題。這樣的調查和其他類似的調查統計,引起許多公司機構與企業界領導人的關切,因為在過去的一年里,怠工以及與壓力相關的疾病而造成的生產效益低下,已使得他們的公司損失了500億美元。而且他們相信在兩年以內,這種花費會增至750億美元——平均每位美國的工人要花750美元。家庭與婚姻是受壓力影響最嚴重的領域。一般來說,壓力是婚姻問題與人際關系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艾柯森博士在他的一篇醫學報告中為我們總結了一些關于工作壓力帶來的憂慮癥狀。他說:“壓力是精神與身體對內在、外在事件的生理反應與心理反應,具有下列特征:A.主觀性——同樣的事件有人覺得有壓力,有人卻覺得不怎么樣;B.評價性——同樣的壓力有人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然而有人卻認為對自己有副作用;C.活動性——壓力會因為對每一個人造成的嚴重性不同,從而產生程度不同的壓力。”艾柯森仔細地觀察他的病人,發現80%的人因為工作的壓力產生憂慮,而煩躁和憂慮致使他們的身體經常呈現如下這樣一些癥狀。
情緒:緊張、敏感、多疑、不穩定、焦躁不安、憂慮煩惱、難以放松等。
生理:口干舌燥、心跳急速、異常出汗、肌肉緊繃僵硬、便秘、頭痛、失眠、血壓升高、全身酸痛、疲勞、精神不濟、消化系統不良、新陳代謝失調等。
行為:抱怨、爭執、挑剔、責備、暴力、濫用藥物、生活作息混亂、坐立不安等。
不錯,工作的壓力是憂慮的主要來源,但憂慮最能傷害到你的時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動的時候,而是在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之后。你曾否注意到,當你在工作出現過失或者差錯的時候,你害怕別的同事或者上司會發現這事時,你心中有著一股怎樣強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因為我們都曾經或多或少地在工作中出現過失誤。
我在得州舉辦的成人教育班上,一個叫瑪麗·蘇伊曼的女士講述了她一段至今難忘的經歷:
“10年前,我剛剛從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畢業進入一家洗滌品公司銷售部工作,當時公司新研制出了一種冰箱除味劑,首先在幾家超市做了試銷,效果還不錯,接著上司肖恩向我布置了新的銷售任務——一星期內作出一份銷售除味劑的策劃案。當時我異常緊張:‘我只是個新手,為什么讓我來做挑戰性這么大,風險又這么高的策劃案?為什么肖恩不讓已經在這里工作了兩年的彼得去做?’在這樣的不安中我度過了前兩天,我當時真實的感受是,當黎明到來的時候,我迅速起床趕到一個個社區中給每個家庭主婦分發除味劑,然后就在現場統計關于價格啊、包裝啊、氣味啊等方面的調查結果,到了晚上我面對擺在桌子上的一堆資料開始憂慮:‘這樣能行嗎?別的同事是否會取笑甚至在會上反對這種銷售方式?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少?’整個夜晚就在這樣的質疑中迷迷糊糊度過。到了第四天事情開始出現轉機,一位退休在家的老教授找到我們公司,急切地問你們的除味劑怎么在超市的貨架上找不到。這樣簡短的一個問題使我打消了憂慮,我自信地告訴肖恩我的策劃案已經完成。壓力消失了,困擾也不在了,我們成功地推銷了新除味劑。”雖然事情時隔10年了,瑪麗依然很激動,“可能很多人生活中的憂慮和不快樂來自工作中的壓力,其實更多的情況是,工作的壓力不是因為工作本身,而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制造的壓力。”
著名的心理學者哈里·賴文生博士曾談到我們對自己將來的光明前景的期待的問題。他說,我們總是盡力使每一件事盡善盡美,因為我們希望能活得更像心目中的自己。但在實際狀況與自我期望之間總是有一段距離,這距離就是引起壓力的根源,也稱為自我的壓力。因此理想中的我是導致潛在問題的原因。
前幾年一個經常和我聯系的商人談到了他在這種壓力中掙扎的經驗。他說:“許多年前我的公司曾經問過我,是否愿意考慮調職到日本。那真是表現自我的好機會,但我知道,若我接受,很可能會造成家庭問題。我已因職業的關系,而搬家至4個不同的城市,某一次搬家之后,當時我那15歲的大兒子,離家出走了幾天,以示抗議。我知道我不應再考慮為事業而搬家,因我另外一個兒子,那時也已經15歲,正值青春期的危險年齡。但我仍讓上司將我列入考慮人選中達6周之久。在這段時間里,我說:‘我不會自我推薦的,上帝啊,我會讓別人來決定。’我的太太瓊說:‘我禱告,求神指示我們。’而我知道,這是她表示不愿意去的方式。我那15歲的兒子則坦白地對我說:‘爸爸,我不要再搬家。’在6周后事情決定了,是由另一位同事去。雖然我口里說‘那好啊’,但兩天以后,我患了腸疾,而且并沒有立刻就好,就在那個時候我才明白我的掙扎有多嚴重。病了4天后,半夜肚子不舒服使我醒來,我輕聲地禱告:‘我現在才知道我一直在苦苦掙扎,請赦免我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請醫治我與家人的關系……并且也請醫治我身體上的不舒服。’那夜我也不必再爬起來了,因為我的罪已得赦免,而我的難處也隨著緊張一并消失。結果我得到寶貴的教訓,當一個人不顧一切要得到一個工作上的地位,而甘冒失去家庭和鄰里的和諧關系這種風險時,就會喪失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
在忙碌的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實在很重要,而正確處理理想的自我便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或許我們生命中有90%的時間,是花費在自己的事情與追逐自我的理想中。我們只為自己著想,因為那會使我們陷在自我的捆綁中。古羅馬有這樣一句諺語:“不是負擔,而是過重的負擔殺死熊。”換句話說,是每日的壓力,加上過多的焦慮傷害了我們。
另外還有一種壓力,是來自猶豫不決的困擾。
有的時候你在工作中受到的壓力,就和你得了感冒一樣,是漸漸形成的。沒人能事先警覺,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一點點的壓力不會傷害你,或許還有些好處呢。但當有一天你可能會發現你受到的壓力,已超過了負荷量,而你甚至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于是,你必須尋求一種醫治的方法使你從十分疲憊的爭斗中得以解脫。在這項個人與壓力的搏斗中,你若放棄自己的一意孤行,壓力就可以減少許多。